有机化学要义、例题、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有机化学要义、例题、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紫外光谱

紫外光是波长100~400nm的电磁波,其中100~200nm为远紫外区,200~400nm为紫外区,可见光是指波长为400~800nm的电磁波。通常紫外光谱仪的工作范围在200~800nm,用以测量可见的和紫外区的光的吸收;紫外光及可见光谱主要是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引起的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三种价电子:ζ电子、π电子和n电子(未共享电子),重要的跃迁是n→π*和π→π*跃迁。

有共轭体系存在时,跃迁所需能量显著减少,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向红移动或红移。

通常将含有π键的基团 C=C、C≡C、C=O、C=N、—NO2等称为发色团,一些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团如—NH2、—NR2、—OH、—OR、—SR、—Cl:、—Br:等,连在发色团上有增色效应(帮助发生和起颜色加深作用),称为助色团。

紫外光谱吸收带分四种类型:

①R带 相当于P—π共轭体系中n→π*跃迁时所吸收的能量,其特点是λmax较大εmax<100;

②K带 π-π共轭体系中π→π*跃迁所吸收的能量,λ<104;

max

较R带小,而ε

max

③B带 芳环特征吸收带,是环振动及π→π*跃迁的重叠所引起,在230~270nm(ε~200)有精细结构。

④E带 也是芳环特征吸收带,是环中三个双键的环状共轭体系的跃迁所产生,可分为E1带(~180nm,ε~47000)和E2带(~200nm,ε~27000)。有颜色的化合物一般分子中共轭单位总数大于5。

紫外光谱主要能提供共轭体系的信息,并可检出能吸收紫外光谱的杂质,有时还可用于定量分析。

顺反异构体的紫外光谱有明显差别,一般反式异构体的λ体,ε也较大,可用于顺反异构体的测定。

max

大于顺式异构

【例1】乙烯、1-丁烯和 1,3-丁二烯三种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λmax值最大?

解 1,3-丁二烯的λ

max

最大,因为存在共轭体系。

【例2】苯、苯胺、苯胺盐酸盐三者的紫外光谱之间何者彼此相似? A.苯和苯胺相似

B.苯和苯胺盐酸盐相似 C.苯胺和苯胺盐酸盐相仪 D.均不相似

解 B。因为紫外光谱是反映分子中发色团和助色团的特征,在苯胺盐酸盐中只有苯环在紫外光谱中反映出来,故与苯相似。苯胺中有—NH2助色团,与上二化合物不同。

(2)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带是由于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光,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的振动形式有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产生红外吸收的跃迁必须符合一定的选择规律:

①跃迁只能在二个相邻能级之间发生;

②分子振动时偶极矩大小和方向必须有一定的变化,吸收频率随键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键所连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

红外光谱图是以透射百分率T%(或吸收百分率1—T%)或吸光

光谱仪所用频率为4000~625cm-1,其中3200~1500cm-1主要是伸缩振动,可用以确定某些特性官能团和键是否存在,称为官能团区。例如,醛酮分子中的羰基在1690~1750cm-1处有一强的吸收带,如未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中这一范围内没有吸收带,可以肯定它不是羰基化合物;如有吸收带,它可能含有羰基,在1500~650cm-1间吸收带既有伸缩振动,也有弯曲振动,吸收带的位置和强度随化合物而异,它与整个分子结构密切相关,称为指纹区。如未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指纹区与某一标准样品相同,则可断定它们是同一化合物。因此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在 700~ 1000-1范围内的吸收带还常常用来鉴别烯和苯环的取代情况。

一些重要基团的特征频率见表4-7。

(3)核磁共振谱

以氢原子所产生的核磁共振谱为最常用,称质子核磁共振谱PMR(HNMR)。 ①化学位移(信号的位置)反映各类质子的电子环境。由电子的屏蔽和去屏蔽引起的核磁共振吸收位置的移动称化学位移。谱图上有几个信号就意味着分子中几类氢原子。从这些信号的化学位移(ζ值)可以推测氢原子的类型。选用四甲基硅烷(CH3)4Si(TMS)为标准化合物,它的信号位置记为0。

化学位移定义是

δ单位用10-6(ppm)表示,是一无因次量;有时也用η表示,

η=10-δ。η值增加的方向和磁场强度增大的方向是一致的。有机化合物中不同类型质子的化学位移见表4-8。

屏蔽效应使质子信号出现在高场,去屏蔽效应使质子信号出现在低场。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Ⅰ)和质子相连的碳原子上若连有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如N,O,X等,产生去屏蔽效应,使共振吸收移向低场,如醛基氢δ=9~10。

(Ⅲ)重键所连H的δ:

(Ⅳ)杂原子上的氢(OH、NH、SH)受温度、浓度影响很大,δ值没有规律,一般在1~5之间,N上质子常出现馒头形。

(Ⅴ)氢键:因氢键缔合而产生去屏蔽效应,使共振峰移向低场。缔合程度越大位移越大。当用惰性溶剂稀释时,因缔合程度降低而移向高场。

②自旋偶合 子中位置相近质子之间自旋的相互影响称为自旋偶合。自旋偶合信号峰裂分为多重峰。相邻二峰之间的距离称为偶合常数,其单位为赫(Hz)。相互偶合的峰从最外面逐渐向上倾斜,从而可以作出判断。根据偶合常数的不同,可以测定顺、反异构体的构型。

(n+1)规律:邻近原子上有n个磁等同的质子将信号裂分成n+1个峰,

n

其强度比例为(a+b)展开后各项的系数。如1∶1(双峰)、1∶2∶1(三重峰)、1∶3∶3∶1(四重峰)等。

磁不等同氢核:

(Ⅰ)化学环境不同的氢核磁不等同。 【例3】乙醛的核磁共振谱有几组峰? 解:

甲基上三个H与醛基连接的H磁不等同,故有二组

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