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长度范围内粘结应力的积累。

对于存在锚固粘结应力的地方,必须保证足够的锚固长度,必要时采取机械锚固措施,避免产生脆性粘结破坏。 ◆ 裂缝间粘结

轴心受拉构件开裂前,粘结应力仅发生在构件端部; 开裂后(见图2-28),粘结应力发生在裂缝截面两侧; 粘结应力可以减小裂缝宽度、提高构件的刚度。

图2-28 裂缝间粘结应力

2.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续-2) 粘结的机理 ◆ 粘结作用的组成

※ 水泥胶体与钢筋表面的胶结力

——当钢筋与混凝土产生相对滑动后,胶结作用即丧失 ※ 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摩擦力

——取决于握裹力和钢筋与混凝土表面的摩擦系数 ※ 机械咬合力

——变形钢筋可显著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 对于光面钢筋,摩擦作用和机械咬合作用都很有限。为保证光面钢筋的锚固,通常需在钢筋端部设置弯钩(图

2-29)。 图2-29 光面钢筋的端部弯钩 ◆ 机械咬合作用的受力机理 请看图2-30!

21

图2-30 变形钢筋外围混凝土的内裂缝

※ 变形钢筋受力后,其凸出的肋对混凝土产生斜向挤压力

※ 水平分力(轴向拉力和剪力)使产生内部斜向锥形裂缝,径向分力(环向拉力)使产生内部径向裂缝。

◆ 变形钢筋的粘结破坏形态

当混凝土保护层、钢筋间距较小时,径向裂缝可发展达到构件表面,且相互贯通,产生劈裂式粘结破坏(见图2-31a)。

图2-31 粘结破坏形态

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大或者配置有横向钢筋时,径向裂缝的发展受到限制,肋前部的混凝土在水平分力和剪力作用下最终将被挤碎,产生所谓 \刮犁式\的剪切型粘结破坏(见图2-31b)。

2.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续-3) 粘结强度

◆ 粘结强度的测定

设拔出力为F,则以粘结破坏(钢筋拔出或混凝土劈裂)时钢筋与混凝土界面上最大平均粘

结应力作为粘结强度

,即

22

(2-19)

式中, d——钢筋直径; l——钢筋锚固长度或埋长。

图2-32a所示的拔出试验主要用于测定锚固长度。试验中粘结应力分布地不均匀,加上张拉端局部应力的影响,故不能准确测定粘结强度

图2-32 拔出试验

图2-32b所示的拔出试验在张拉端设置了(2~3)d长的套管,可避免张拉端局部应力的影响;有粘结的锚固长度仅为5d,其上粘结应力分布较均匀,由此测定的粘结强度◆ 粘结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

试验表明,粘结强度与混凝土抗拉强度保护层厚度

相对保护层厚度c/d越大,混凝土抵抗劈裂破坏的能力也越大,粘结强度越高。 钢筋净间距

钢筋的粘结破坏形态还与钢筋净距s有关(见图2-33)。 ※ 当钢筋净距较大时(s>2c),可能是保护层劈裂; ※ 当钢筋净距较小时(s<2c),可能沿钢筋连线劈裂,导致

粘结强度降低。 图2-33 横向配筋

横向钢筋的存在限制了径向裂缝的发展,阻止了劈裂破坏的发生,使粘结强度得到提高。 钢筋表面特征和外形特征

※ 光面钢筋表面凹凸较小,机械咬合作用小,粘结强度低。

※ 变形钢筋肋的相对受力面积(挤压混凝土的面积与钢筋截面积的比值)越大,其粘结强度

23

较为准确。

成正比。

越大。 受力情况

※ 若在锚固范围内存在侧压力,则可增大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粘结强度; ※ 若在锚固范围内存在剪力,则其产生的斜裂缝会使锚固钢筋受到销栓作用而降低粘结强度;

※ 受反复荷载作用的钢筋,肋前肋后的混凝土会被挤碎,导致咬合作用降低,从而降低粘结强度。 锚固长度

※ 锚固长度越短,粘结应力分布越均匀,平均粘结应力较高;反之亦然。但总粘结力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 当锚固长度增加到一定值,钢筋受拉达到屈服时未产生粘结破坏,该临界锚固长度称为基本锚固长度la。

将式(2-18)中的换成 ,可得 (2-20)

此外,对混凝土质量和强度有影响的因素,如混凝土的坍落度、浇筑质量、养护条件和扰动等,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向、钢筋在构件中的位置等,都对粘结强度产生一定影响。 2.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续-4) 粘结应力-相对滑移关系

◆ 钢筋混凝土分析中的三大基本物理关系 ※ 钢筋应力-应变(※ 混凝土应力-应变(

--)关系 )关系

※ 粘结应力-相对滑移(η-s)关系 ——全面反映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 τ-s关系的测定

一般采用粘结强度拔出试验测定η- s关系。试验中可同时量测加载端和自由端的滑移,一般自由端滑移比加载端要滞后(见图2-34)。

2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