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MCS-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MCS-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LJMP DDOOP1 NEXT2_Mode:

SETB RS1 CLR RS0 MOV A,R5 CJNE A,#00H,DD1 MOV R5,#00H CLR RS0 CLR RS1

LJMP DDOOP DD1:

MOV R5,#01H CLR RS0 CLR RS1 LJMP DDOOP1

DDOOP: MOV DPTR,#ADR_PC_MIN;//指向C口 MOV A, #11111110B MOVX @DPTR,A; //选中个位数码管 MOV DPTR,#DTATAB; //数据表格起始地址送DPTR MOV A,02FH;

MOVC A,@A+DPTR; //查得个位数码管输出信号 MOV DPTR,#ADR_PA_MIN; //指向A口 MOVX @DPTR,A; //数码管输出个位数 ACALL DELAY; //延时5ms MOV DPTR,#ADR_PC_MIN MOV A, #11111101B MOVX @DPTR,A //选中十位数码管 MOV DPTR,#DTATAB; //数据表格起始地址送DPTR MOV A,30H MOVC A,@A+DPTR; //查得十位数码管输出信号 MOV DPTR,#ADR_PA_MIN; //指向A口 MOVX @DPTR,A; //数码管输出十位数 ACALL DELAY; //延时5ms MOV DPTR,#ADR_PC_MIN MOV A, #11111011B MOVX @DPTR,A; //选中符号位数码管

MOV DPTR,#DTATAB; //数据表格起始地址送DPTR MOV A,31H MOVC A,@A+DPTR; //查得符号位数码管输出信号 MOV DPTR,#ADR_PA_MIN; //指向A口 MOVX @DPTR,A; //数码管输出符号位 ACALL DELAY; //延时5ms DJNZ R3,DDOOP; //循环显示十次

RET

DDOOP1:

MOV DPTR,#ADR_PC_MIN; //指向C口 MOV A, #11111110B MOVX @DPTR,A; //选中个位数码管 MOV DPTR,#DTATAB; //数据表格起始地址送DPTR MOV A,032H; MOVC A,@A+DPTR; //查得个位数码管输出信号 MOV DPTR,#ADR_PA_MIN;//指向A口 MOVX @DPTR,A; //数码管输出个位数 ACALL DELAY; //延时5ms MOV DPTR,#ADR_PC_MIN MOV A, #11111101B MOVX @DPTR,A //选中十位数码管 MOV DPTR,#DTATAB; //数据表格起始地址送DPTR MOV A,33H MOVC A,@A+DPTR; //查得十位数码管输出信号 MOV DPTR,#ADR_PA_MIN; //指向A口 MOVX @DPTR,A; //数码管输出十位数 ACALL DELAY; //延时5ms MOV DPTR,#ADR_PC_MIN MOV A, #11111011B MOVX @DPTR,A; //选中符号位数码管 MOV DPTR,#DTATAB; //数据表格起始地址送DPTR MOV A,34H MOVC A,@A+DPTR; //查得符号位数码管输出信号 MOV DPTR,#ADR_PA_MIN; //指向A口 MOVX @DPTR,A; //数码管输出符号位 ACALL DELAY; //延时5ms DJNZ R3,DDOOP; //循环显示十次 POP ACC RET

DTATAB: DB 3FH, 06H, 5BH, 4FH, 66H, 6DH, 7DH DB 07H, 7FH, 6FH, 00H, 40H

第五章 辅助调试工具

使用Visual Stdio 2010编写的温度调节上位机进行温度监控和调试系统,利用串口实现PC机和单片机的通讯,该调试系统具有温度设定,PID参数调整,温度保存文件,温度变化曲线显示等功能,为以后系统的扩展提供了方便。系统效果图如下:

图十四 温度调节工具效果图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到了怎样去查找翻阅有关理论资料和

技术手册,把书本上知识总结起来去应用于实践,初步学到了研究、开发,设计单片微型计算机对工业过程控制的一套完整的方法,受益很大。作为自动化111班1组课程设计的组长,我平时定期给组员开会,督促组员设计进度,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不断鼓励队员,让他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真正的学到东西,首先冲整体上把握本次设计的目的,从而达到巩固课本知识的目的。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分配每个人的任务,最终每个人都很好的完成了分配的任务。达到了很好的合作效果。我在本次设计过程中,主要负责的任务如下:一,作为组长,掌握课程设计的总进度。二、督促队员,给他们设计的积极性和战斗力。三、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并给队员们真正的讲明白。四、进行软件的最终汇总和加入了附加部分的功能,思考设计出,解决16为数据求平均值的算法。五、使用C#语言编写了上位机系统,为以后扩展提供方便。六、制作PPT,为最终答辩提供方便。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课本中的知识,把课本知识掌握的更加熟练,并且将之用于实际,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作为组长,我应该学会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给队员合理安排合适的任务。这样会达到极佳的效果。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锻炼的机会。这种课设的模式真的不多,不仅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且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此,感谢老师对我的经心指导和队友们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三版) 胡汉才 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组 编 阎石 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组 编 华成英 童诗白主编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第三版) 张毅 张宝芬 曹丽 彭黎辉 编

附录:

附录一 原理图及PCB图

图十五 总原理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