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商业伦理现状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企业商业伦理现状与建设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国企业商业伦理现状与建设研究

近年来,从安然到施乐,从世界通信到花旗银行,世界范围内若干严重的商业丑闻的暴露,成了国际国内媒体最热衷的话题,而所有事件的背后无疑都是由残缺的商业伦理这一内质决定的,由此再次激起了人们对商业伦理进行讨论的热情。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唤醒了古老中国沉睡的冒险精神和东方智慧,身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国企业推动着伟大的商业创新,合力创造了一个令世界震撼的经济奇迹。西方用两百多年逐步完成的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我们压缩为短短二十多年。‘然而,我们还来不及为之欢欣鼓舞,仅积淀二十多年的中国式商业伦理已被置在全球社会的天平上衡量。商业活动中的败德行为,如欺诈、侵权、不守信、“不按牌理出牌”等等,似乎更加普遍。虽然在当前的工商业界,人们讨论的焦点仍然集中在核心竞争力、渠道、物流、信息化、资本运作等问题上,但诚信缺失带来的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相当的重视,建设一个信誉社会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呼吁之声不绝于耳;而在企业界和学术界,这样的讨论就更热列一些。商业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信誉经济,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健全的商业伦理支撑,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商业伦理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性问题。伦理问题之所以复杂,就是它不是唯一的答案,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人会做出自己的选项。

说起中国乳业恶性竞争,自然绕不开蒙牛、伊利这一对“生死冤家”。作为中国乳业前二强,他们都是“蒙派”企业高手,都非常善于公关和传播,但我们看到的却总是相互诋毁、缠斗不休。难道偌大一个草原,真的容不下两个企业?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渊源颇深的两家企业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明争暗斗:1998年,伊利副总裁牛根生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尔后白手起家,蒙牛诞生,仅用6年之后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伊利成为全国第一,从那时起,“没有伊利哪有蒙牛”的江湖传言就开始,其潜台词似乎是不满后者是靠“抢”了前者的许多资源才起来的;从那时起,这一对乳业兄弟一直暗战不休:未晚事件、奥运赞助、提价失约、三冠王事件......以及更多不为人知的幕后争斗,“终端战”、“价格战”、“口水战”、“公关战”此起彼伏。

从直观原因来看,这两家企业犹如同母所生、有着相同基因的两兄弟,它们所拥有的资源、所采取的竞争手段,甚至思维理念,都有很多的相似相同之处。如同战场上的两员猛将在同一条通途上狭路相逢,都想用同样的方法取得最终的胜利,当然免不了正面恶战,拔刀相向。

这些年来,我始终觉得它们俩实在是太“像”了,从经营模式到产品开发,从终端战术到广告宣传,伊利和蒙牛几乎都是相互跟风模仿、采取拿来主义,似乎已经成为行业一个公开的秘密,其结果就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做真正的创新和差异化发展了,而是采取赤祼祼的血战。

不幸的是,在其它行业这样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比如饮料行业娃哈哈的

“HELLO-C”对农夫山泉的“水溶C100”的全面跟进,比如IT行业里金山、百度、腾讯、傲游、可牛等公司近日联合发布的“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比如中国汽车公司频频被指责的“设计侵权”之争……我们缺失应有

的商业行为原则和规范、缺失应当有的优良商业精神,商业道德的匮乏让竞争更加失衡。

但在今天的中国,完全指望政府监管到位,就能还中国商业社会一个海晏河清,肯定还不太现实。监管还仅仅是外力的作用,目前的中国商业社会缺乏的是一种自发性的商业道德规范与准则,这就是商业伦理。 那么商业伦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最近刚刚下发了一个食品安全的宣传纲要,这个纲要里面明确把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对食品安全的从业人员,包括政府的监管人员来进行培训。这也不单纯是食品安全领域需要这样一个培训。我们现在的伦理、道德应该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一个国外的机构对23个国家做了一个调查,这个调查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认为人一生中什么最重要。第二,你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70%左右的人认为钱是最重要的。西方欧美的国家,他们只有20%几的人认为钱是重要的。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说我们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我们国家的老百姓还是一个比较贫困的状态,或者是不富裕的状态,我们认为钱对于改善生活很重要。第二个问题,人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中国人仍然认为挣钱多就是成功的标志。在欧美国家钱的比例仍然是很低的。

大家可以从这样一个调查看出,我们现在社会从伦理和道德方面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在全社会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会不会像荷叶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这很难做到。但是我们考虑食品是老百姓一日三餐离不开的东西,而且吃到嘴里会影响人的健康,所以老百姓对食品不安全的容忍度很低。我们想,在全社会弘扬高尚价值观的同时,我们首先要在食品领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来促使食品安全领域有一个好的环境。也希望媒体在这方面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讨论商业伦理的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结果。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商业伦理问题是促进解决还是有一些其他作用?我们看到新技术发展使得透明度提高。透明度的提高应该有利于信息对称、有利于企业经营者和用户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整和他们选择的平均分配,但是,信息技术的复杂性也给商业伦理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挑战。企业经营行为的内部和外部边界是不是比以前模糊,现在很多企业内部的情况和信息,跟其他的关联度提高,那么企业还存不存在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商业利益?

商业伦理的环境和建设,可能是三个问题,第一,主流意识形态过去这么多年的偏差。第二,我们改革以后选择了一个市场经济制度,但是我们在选择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制度的时候是不是也存在着某种功利性,选择了市场经济制度又不重视法制、不重视民主和政治制度的改善,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制度在我们看来,你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第三,涉及到信仰,人在做,天在看。在今天这样一个环境下,一个人应该怎么不功利地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日本的情况大体也是这样,河水也是黑的,食品也是假的,人心也是惶惶的。人心会随着环境异化,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作为人而言,

他也会追求一种向上、向善的回归,这可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相关。但是法律的体系不能垮掉,要善于去打造一个信得过的专业中介体系,你们还要特别重视一个媒体的环境。

我们的媒体负有社会监察的责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作为媒体在商业发展方面无疑是负有责任的。但是我们也要理性来看待,一种商业理论的弘扬,我们要为其营造一种环境。最后想简单呼吁一句,在我们判别很多问题的时候,确实要落实到人、人性、人心,而不是简单的脸谱化。 其实,商业伦理的建立,离不开“四个人”: 倡导者——媒体

目前的舆论环境几乎是成功一元论。多大的企业规模,多少的销售利润,多少的企业市值,都成为衡量一个商业体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不论他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这无疑就是对小偷、强盗的公开推崇。要成功建立商业伦理,离不开舆论的引导,我们应当有效利用媒体和舆论的正面力量进行商业伦理的倡导。 培育者——教育机构

一个过度商业化的社会,很多人包括很多企业家脑子中却没有商业伦理这回事。“轻商”的传统中国家庭教育,使得商业伦理认识是完全缺失的;学校教育中,商业伦理几乎也是一个空白。即使是商学院,也更多强调战略、经营、管理等,商业伦理仅成为形式象征性。显然,商业伦理的培育已经必须提上教育议程。 管控者——政府

道德还需法律的红线管控。监管体制的及时完善,及时跟进,法治社会,事事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让监管制度化、透明化,尽量不让那些无良商人钻到法律的空子,给消费者更大的信心,才能为商业伦理的回归提供一片良性的土壤。 践行着——企业家

企业家是这个链条最后的一环,如何真正去遵循商业道德,落到实处,如何真正从消费者处着手,为消费者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商人,应该是每一个企业家的自我追求和自我要求。

只有在一个商业伦理建立起来的社会,企业间之间才能建立互信机制,才能以竞合方式实现长久发展,中国社会要商业化,但绝对不应该是只有商业化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蒙牛事件拷问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是这个时代的缺失。 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国际贸易共同的游戏规则,实行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再加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交通、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的伦理理念不仅受到那

些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伦理文化理念的影响,而且作为一种“虚构性”的价值观念,它必须主动完善自身价值体系,以适应中国推进“走出去’’战略所带来的积极融入世界的价值诉求。因此,关注全球化及其对中国企业商业伦理发展的影响,反思如何在全球化的实践中既增进共识,维系合作与稳定,又承认差异和多样性的合理性,从而在反思与探讨中国特色的商业伦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增强中国企业对外竞争力和对内凝聚力。对此,我们应该可以获得以下启示: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有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才能正确处理普遍伦理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或全球化与本土化冲突、人类整体与企业发展的冲突、国际经济规则和市场秩序的冲突、企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冲突、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等价值冲突与矛盾关系。其次,全球化是一种对世界越发成为一个整体意识的强化,这种意识的强化是与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共生的。全球化的影响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全球化使得世界在文化层面上越来越“超时空”、“信息化”、“虚拟化”,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并遵守的规范、习俗、交往方式和互动模式这一文化形态由于受到外来文化(表现为全球化文化的扩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阐述中国企业商业伦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求全球化时代下中国企业的商业伦理观念的新方向,即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伦理、完善企业员工伦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吸收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商业伦理思想等向度。最后,伦理既是人们行为的指南,又是人们行动中的具体表现。商业伦理也就包括商业伦理理念与商业伦理行为。文化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中国企业必须维护和发展出具有极大竞争优势的民族伦理文化。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文化竞争并不是绝对排斥式冲突。相反,只有积极开放和参与,善于兼容和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才能推动中国企业商业伦理体系建设的更新与发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