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三角形(二)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专题十一三角形(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DC,∠A=∠D不能证明△ABC≌△DE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E,∠A=∠D可利用ASA证明△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二.填空题(共4小题)

8.(2014?无锡)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 8 .

考点:

勾股定理;直角

?2010-2015 菁优网

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分析: 计算题. 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2DE=10;然后在直角△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CD的长度即可. 解答: 解: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DE=5, ∴DE=AC=5, ∴AC=10. 在直角△ACD中,∠ADC=90°,AD=6,AC=10,则根据勾股定理,得 CD===8. 故答案是:8. 点评: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的长度是解题的难点.

9.(2014?山西)如图,在△ABC中,∠BAC=30°,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CE=∠BAC,CE交AB于点E,交AD于点F.若BC=2,则EF的长为

﹣1 .

?2010-2015 菁优网

考点: 勾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 过F点作FG∥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F=CF,在Rt△CDF中,根据三角函数可得AF=CF=2,DF=,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比例式GF:BD=AF:AD,求得GF=4﹣2,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比例式EF:EC=GF:BC,依此即可得到EF=﹣1. 解答: 解:过F点作FG∥BC. ∵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 ?2010-2015 菁优网

∴BD=CD=BC=1,∠BAD=∠CAD=∠BAC=15°,AD⊥BC, ∵∠ACE=∠BAC, ∴∠CAD=∠ACE=15°, ∴AF=CF, ∵∠ACD=(180°﹣30°)÷2=75°, ∴∠DCE=75°﹣15°=60°, 在Rt△CDF中,AF=CF==2,DF=CD?tan60°=, ∵FG∥BC, ∴GF:BD=AF:AD,即GF:1=2:(2+), 解得GF=4﹣2, ∴EF:EC=GF:BC,即EF:(EF+2)=(4﹣2):2, 解得EF=﹣1. 故答案为:﹣1. 点评: 综合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 ?2010-2015 菁优网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