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由图看出∠OAB=+φ 由以上各式得:vM=故选:A

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和竖直墙壁之间放置质量为m、高为h的木块A和质量为M、半径为R的球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系统处于静止状态.O为B的球心,C为A、B接触点.现撤去外力F,则

.

A. 撤去外力F瞬间,墙壁对球B的弹力B. 撤去外力F瞬间,球B的加速度C. 撤去外力F瞬间,木块A的加速度

D. 撤去外力F瞬间,木块对地面压力N=(m+M)g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于AB之间有力的作用,B要受到A的斜向上的力的作用,而B在水平方向上又不运动,所以墙对B一定要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 撤去F后,A要向左运动,B要向下运动,A和B的运动状态都要发生变化,所以都要有加速度,即A和B的加速度都不是零。故B错误;

C. 撤去F后,A、B之间力的关系也随之改变,因为对整体而言,墙壁的弹力是由形变产生的,撤去F,墙壁的弹力会发生变化,随之B对A的作用力也要发生变化,则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比F要小,所以加速度也就小于F/m,故C正确;

D. 对整体分析,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所以N<(M+m)g.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A和B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当撤去F时,A、B原来的平衡状态就改变了,它们之间力的关系也随之改变,B球对A、对墙都要有作用力,可以判断A、B的加速度.对整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可知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8.如图所示,A、B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两颗卫星,A、B两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之比为2,则A、B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A. 16 B. 2 C. 4 D. 8 【答案】D 【解析】

设卫星A的线速度为vA,轨道半径为RA;卫星B的线速度为vB,轨道半径为RB,则经过时间△t卫星A扫过的面积

,卫星B扫过的面积

,根据题意A、B两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之比为2,

可得,根据可得,联立解得,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所以,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解决天体问题的核心原理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

,对同一个中心天体比值相同.

9.某行星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其自转周期为T,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对于行星的近地卫星A,行星的同步卫星B,已知同步卫星距地表高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卫星A环绕速率B. 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C. 行星的质量为

D. 当发射速度略大于【答案】BCD 【解析】

时,卫星可以绕行星运动

【详解】A. 卫星A绕行星表面运行,其周期不是自转周期,环绕速度不等于B. 卫星A受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则有:mg=man,故an=g0,故B正确; C. 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可知

,解得:M=

,故A错误;

,故C正确;

D. 根据故选:BCD.

可知,第一宇宙速度为v=;故只要发射速度略大于时,卫星仍可以绕行星运动,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是滑梯斜面体(倾角为θ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简化图,一质量为m的小孩从滑梯上A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段匀加速下滑,在BC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段和BC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AB与BC长度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小孩在AB段滑动时地面对滑梯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μ1cosθ)cosθ,方向向右 B. 动摩擦因数μ1+μ2=2tanθ

C. 小孩从滑梯上A点滑到C点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

D.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始终等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 【答案】ABC 【解析】

小朋友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a1=gsinθ-μ1gcosθ,则对梯子及人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地=ma1cosθ= mg(sinθ-μ1cosθ)cosθ,方向向右,选项A正确;设AB的长度为L,AB间的高度为h,则sinθ=,小孩在B点的速度为v.小孩从A到B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μ1mgLcosθ+mgh=mv2-0小孩从B到C为研究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2mgLcosθ+mgh=0-mv2.联立代入数据得:μ1+μ2=2tanθ,故B正确.小孩在AB段先向下加速,然后在BC段向下减速,即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即小孩从滑梯上A点滑到C点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选项C正确;小孩在AB段失重,则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小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在BC段超重,则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选项D错误;故选ABC.

11.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甲和乙。已知t=0时,甲、乙两车的距离是16 m,由图可知

A. t=(6+2)s时两车可能相遇

B. t=8 s时两车可能相遇

C. 在两车相遇之前t=6 s时两车相距最远 D. 相遇地点距甲车的出发点的距离可能是12 m

【答案】BD 【解析】

A、B项:由图可得,甲的加速度为的位移为

,乙的加速度为,乙的位移为

,设在t时刻两车相遇,则在t时间内甲

开始阶段,若两车相向运动,以乙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相遇时有:-x甲+x乙=16m,解得 t1=4s,t2=8s 开始阶段,若两车相互背离,相遇时有:x甲-x乙=16m,解得

,故A错误,B正确;

C项:在两车相遇之前,在0-6 s时两车间距减小,t=6s两车间距增大,所以t=6s时相距最近,故C错误; D项:当t1=4s时,代入

所以相遇地点距甲车的出发点的距离可能是12m,故D正确。

点晴:本题是追及问题,关键是抓住两车相遇时位移关系列式,要注意速度图象不能反映物体初始位置,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12.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连接在光滑轴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v图象如乙图所示,则

2

A.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B. 小球的质量为

2

C. 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a D. 当v2 =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 在最高点,若v=0,则N=mg=a; 若N=0,由图知:v=b,则有mg=

2

,解得g=b/R,m=,故A错误,B正确;C. 若v=2b时,则N+mg=

2

解得N=mg=a,即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v2=c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故D正确; 故选:BCD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