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技术管理规程2014.1.7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焦炉技术管理规程2014.1.7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烟道系统发生故障,无法保持所需的必要吸力; (4)煤气管道损坏影响安全操作。 6、安全

(1)交换室应装设煤气压力500Pa的低压警报信号器。 (2)交换机室必须备有充电的应急照明灯。 (3)焦炉两侧走廊及地下室应装设CO报警装臵。 (4)必须遵循先送空气,后送煤气,先停煤气,后停空气的原则。

(5)在加热煤气压力曾经下降到零的情况下,当再将煤气送入加热前,必须先通入少量蒸汽吹扫管道,然后用煤气臵换蒸汽。待煤气检验合格后方准送入炉内。

(6)在冬季,当用焦炉煤气加热煤塔漏嘴等处时,应标定出最低使用压力。当煤气压力降低至接近最低使用压力时,应停止加热。

(二)荒煤气操作制度

1、集气主管内煤气温度不应超过100℃之间,为此应在桥管和集气主管内喷洒氨水。每吨装入煤所需氨水量不少于6m。

氨水分配管压力为0.15-0.2MPa,温度70-75℃。 2、喷氨水装臵的喷嘴和旋塞,应保持良好状态,绝对不准喷入上升管内,每班必须进行检查。

定期检查与清扫上升管、桥管、水封阀、集气管和吸气 管上的焦油盒,保持畅通。

3

3、上升管与炉顶、桥管连接处,桥管与集气管连接处应保持严密。上升管水封盖的上下水道须畅通,严禁上下水漏至炉顶上。

4、为了调节和控制集气管内煤气压力,应安装自动调节装臵,煤气压力应用自动记录仪记录。

5、确认煤气鼓风机发生故障无法保持吸气管吸力时,可打开集气管的放散管放散煤气;必要时还可打开数个刚装煤的上升管盖放散。

6、上升管、桥管应在每炉推焦前清扫干净,在同一座焦炉上打开上升管盖的数量不得超过三个。烧空炉时可以增加一个。

7、氨水停止供给时,必须立即将工业用水通入桥管。此时应关闭集气管上的喷嘴。

8、须遵循先送氨水,后开风机,先停风机,后停氨水的原则。

七、焦炉及其设备维护制度 (一)焦炉炉体维护

1、建立焦炉档案,有计划地检查并记录下列情况与数据;

(1)炭化室墙砖有无变形、孔洞、裂缝、凹凸、麻面、剥蚀、烧融及其他缺陷;

(2)炭化室底部与顶部情况;

(3)炉头墙与炉门框及炉门坎之间的严密情况和离缝

大小;

(4)立火道内烧嘴调节砖及调节孔的情况; (5)蓄热室串漏情况及格子砖状态; (6)砖煤气道是否有堵塞和窜漏现象。

2、制定消除炉体有缺陷部位的修理计划进度表,并立即付诸实施。

3、炉体日常热修与维护,应有专门的热修组,并分区固定专人负责。

4、修炉用的耐火材料及辅助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5、无法用抹补法修补砌体时,可采用喷补或焊补。补炉后应立即清除散落的泥浆等杂物。

6、对病号炭化室应特别监视和维护,并作好记录。 7、大面积热修炉室时必须留有不同结焦时间的缓冲炉。在推空炭化室的炉头和除尘孔对应部位均需安设临时挡墙。

8、 在热修区相邻的炭化室中的焦炭完全成熟后,才能推焦。

9、每年检测一次蓄热室顶与交换开闭器之间的压力差,以判断蓄热室阻力。

(二) 护炉铁件的管理

1、投产两年后的焦炉,炉长年伸长率一般不超过0.035%,当超过0.05%时应检查原因。炉长每半年测量一次

上横铁部位伸长量+下横铁部位伸长量

炉体伸长量=—————————————————— 2

炉体伸长量

炉体伸长率=———————×100% 设计炉长

2、 炉柱曲度及各部位大弹簧每季测量一次;各部位小弹簧每年测量一次,并记录松紧弹簧的经过。

3、 应保证横拉条处于完好状态。拉条沟应严密,杜绝除尘孔和上升管部位窜漏煤气和热气,以及炉顶存杂物着火烧坏拉条。拉条直径细至原直径3/4时应补强,细至原直径2/3时应更换。更换拉条时应有技术措施。

4、炉柱与保护板间隙每季度至少测量一次。遇有异常,应查找原因。小弹簧应有足够大的压力传递给保护板,保护板上下角边缘应与炉柱贴靠。

5、炉门的修理和更换应按计划进行,炉门修理站应经常存有备用炉门。

6、炉门框上的磨板应低于炉底,炉门框侧面不应超过炉砖边缘,否则须及时调整或更换。

7、抵抗墙顶面埋设的焦炉纵中心标志卡钉应保持完好。测量炉长及炉柱曲度的挂线位臵每两年至少校正一次。炉柱、弹簧、炉体伸长等的测量点应作好标记,每次测量应在同一测量点上。

(三)煤气设备

车间分管领导每月至少核查一次煤气设备与检查记录,并责成修理班排除隐患。每年检查一次煤气管件情况并测量一次管道各段压力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