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三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的对策思路及建议

距。

4.进一步完善各种技术贸易法规制度。我国应借鉴和参考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并根据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新要求,在WT0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快补充、制定和完善各种现行法规制度。

- 18 -

第四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战略

第四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战略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对外技术贸易结构,提高对外技术贸易的竞争力。因此,从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1 我国技术贸易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我国正处于强烈依赖对外技术贸易的历史阶段,对外技术依存度相当高,面临着国际知识产权对我国对外技术贸易的严峻挑战,我们要适应潮流,与国际制度全面接轨,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参与和主导技术标准的制定,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⑴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中国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大国,为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我国“十一五”期间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贸易中,在中国未来成为世界上技术领先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认识到以下几点:第一,遵守知识产权保护与执行的国际化标准,是成为WTO成员从而享受在他国市场准入权利的条件之一。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领域的合资企业与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技术许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越健全,交易的安全性就越高,风险也就越低,从而企业进行投资与技术转让的意愿就越高。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本土研发、鼓励创新性生产,发展诸如商标、地理标志等品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在世界产业链中向附加值高的方向升级,依靠的不仅仅是外国的技术,而且需要开发自身的技术。第四,中国知识产权的海外维权越来越重要,随着中国向全世界出口技术及其产品,在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基础上维护中国企业利益,维护国家对外贸易良好的发展环境刻不容缓。

⑵适应潮流,全面接轨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是世界技术贸易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世界技术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要参与世界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建立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技术贸

- 19 -

第四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战略

易规则,跟上全球化的脚步。建立应对贸易摩擦和规范恶性竞争的法律机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增加话语权,争取在国际规则制定上实现新的突破。

⑶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为了与TRIPS协议接轨,我国已对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进行全面修订,然而当今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问题,要求我国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垄断的立法及执行措施,反垄断法中对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不适当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应作出明确规范。我国目前规范权利行使、禁止权利滥用的法律规范零散,效力等级各异,仍需要完善。由于反垄断法的缺失,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欠缺有效规制。上述制度的缺陷,也常使我国企业在谈判中处于劣势。前述的DVD事件中的6c、3C联盟就涉嫌垄断。因此,立法部门应积极推动反垄断法的制定,尤其是知识产权许可中反垄断审查的立法工作,以限制国外企业在国内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目前《反垄断法》已被列入2007年计划安排审议的立法项目中,国家应尽快制定并出台《反垄断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要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活动。在技术贸易中,除加强保护外国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外,依法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专利、商标等实行有效的保护,以鼓励创新,使知识产权成为激励技术创新的恒久动力,使我国企业在国际技术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⑷参与和主导技术标准的制定

标准已经成为新的全球竞争的领域,目前知识产权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标准领域。我国在专利技术与标准的结合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大多数领域不掌握核心技术。因此,在企业层面上,特别是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企业,要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增加企业在技术标准中可利用的资源,通过行业协会、企业联盟等方式主导国内标准的制定。在国家层面上,应当尽快完善标准制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在标准技术的采用中应尽量采用中国的技术,适当考虑国际标准,促进中国标准国际化。同时,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因为我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达70%左右,国际标准化活动对中国贸易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⑸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缺少核心技术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就意味着缺乏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条件。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的关键组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

- 20 -

第四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战略

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应建立法律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加强科技兴贸,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利用,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还应建立机制,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关系,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后再创新。当前,一个国家竞争力指标主要集中在发明专利质量的评价上。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技术贸易壁垒,基本上是以高技术和专利权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利用科技手段形成的技术贸易壁垒,归根结底是国家之间技术实力的较量。中国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从根本上跨越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科学技术、贸易发展在世界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引进技术不仅有利于我国各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科技事业的进步,同样,技术出口也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家和企业的创汇,也有利于我国技术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国际技术贸易往来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在知识产权和对外技术贸易方面,建立较为完整的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法律体系。这样有利于中国在技术贸易中,遵守国际规范和国际惯例,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引进、借鉴别国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积极鼓励开拓技术出口市场,广泛参与国际分工,逐步使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国际技术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4 .2 我国技术贸易的专利技术发展战略

⑴在引进专利技术时,根据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时间性、无形性的特点,我方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专利权许可使用协议中明确约定知识产权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条款,写明外方出现以上问题时,应对我方承担何种责任。

2.在谈判过程中,中方应严格审查外方提供的专利权证明文件的真实性、权利的范围、期限及其有效性。最好是亲自或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查询与协议涉及的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产权的法律状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曾经发生的外国商人的不法行为。

3.在签订合同时,应就专利技术引进的合作范围、使用期限,尤其是在合同期满而专利有效期未满情况下对该技术的继续使用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以避免将来发生争议。

4.在合同中要订立明确的授权条款,明文规定技术受让方是否有权再将该项

- 21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