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细菌与病毒的“真面目”讲稿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四课 细菌与病毒的“真面目”讲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四课 细菌与病毒的“真面目”

第1课时 讲稿

一、学习词语部分: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集体读,抽读。 2、学生练习书写。 3、重点讲解:

1、仅(副)仅仅 不仅如此 例:这家医院仅有一天早上可以CT检查。 2、原始(形)最初的,第一手的,最古老的 ~记录,~资料,~动物,~社会,~森林

3、依次(副) 按照次序 ~入座 ~就诊 例: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自内~为。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4、变异(动)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

所表现的差异。

5、保存(动) 使事物,性质,意,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 ~有生力量 ~写画 ~文物 ~证件

例: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完好地~下来了。 蔬菜~得真新鲜。 他的思想和精神永远~在我们心里。

6、进化(动)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 7、适应(动)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例:(1)我身体不好,一下子~不了这种气候。 (2)我还得~~这里的民情风俗。

8、耐药性:有些药物(如咖啡)在反复应用时,机体对该药可产生耐药性。 则称抗药性或耐药性。 9、独立(形)能单独的(从事某种活动) ~工作,~思考,~完成

例:她需要保持自己~的人格。 他第一次~完成了任务。

10、分裂(动)整体的事物分开 ~行为,~活动,~状态,~群众队伍 例:要团结,不要~。 细菌的生殖方式为~生殖。 11、适宜(形)合适,相宜。

例:夏天挂绿色窗帘非常~。这种鞋十分~于老人和儿童。

(动)适合。例:这种气候非常~橡胶权的生长。

教师、医生在工作时,都不~浓妆艳抹。

“适合”与“适宜”的区别

“适宜”有相宜的意思,还有形容词用法。不常名词性宾语。

“适合”没有形容词用法,带名词性宾语,能带程度补语“适合得很”。

12、抑制(动) 医学用语,大脑皮层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是在外部或内部刺激

下产生的,作用是阻止皮层的兴奋,减弱器官机能的活动。

例:大脑皮层外于~状态。 他尽量~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13、鉴别(动) 辨别(真假好坏 ~古画 ~真伪 ~细菌的毒素 14、息息相关:呼吸相连,比喻关系密切,也说息息相通。 15、取决(动)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例:成绩多少~于努力的程度不同。

16、敏感(形)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例:有些动物对天气的变化非常~。他是一个~的人。 17、复制(动)防造原件(多指艺术品)或翻印书籍等。复制品。

例:这些文物都是复制的。

18、增殖(动)(1)增长。(2)繁殖 增殖率/增殖耕牛 19、悬殊(形)相差很远 众寡~、贫富~、敌我力量~ 20、纳米(名)最小的长度单衡量,一般用来指病毒和细菌的大小。

21、宿主(名)又称寄主。指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昆虫等寄

生物所寄生的植物。动物或人。寄生物在寄居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往往损害宿主,使之生物,甚至死亡。

22、在于(动)(1)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 例:先进人物的特点~他们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2)决定于 例:去不去~你自己。

4、学生再次朗读。 5、练习书写。

第2—3课时

讲稿

一、学习课文: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集体读、抽读 3、按自然段分段讲解:

4、讲解过程,就语言点进行训练

第一段(1-1自然段):微生物存在的地方

知识点:1、我们生活在一个微生物的世界,空气中,桌子上,书包里都有许多看不见的

生物体存在。甚至在人的身上也有数不清的微生物。

“?,甚至?。”:强调突出的事例。

例:在城市,在农村,~在偏僻的山区到处都流传着这个故事。

第二段(2-6自然段)细菌的概念、结构、化学成分、形态、分类、生命特征、生殖方式、

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点:1、它的化学组成与其他生物细胞相似。

“与??相似”:说明事物之间在某个方面情况差不多。 例:我和古丽的经历相似。 2、细菌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在??下”:表示行为动作发生所需要的某种条件或情况。 例: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进步了很快。 3、遗传使细菌的种属可以保存

“??使??”:致使、让、叫之意。 例:这样才能使群众满意。

4、其生长繁殖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其?”:人称代词,在本句中指细菌。 例:他这次考试不及格,其原因在于他平均不努力。

第三段(7-10自然段):病毒的概念、结构、增殖方式、形态、化学组成以及与人类的关

系。 知识点:1、它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以自我复制方式增殖。 “?以?”;表示凭借,有通过之意。 例:我以老朋友的身份劝您。 2、由宿主细胞提供能量。 “由??”:介词,引进施动者 例:有些问题~他们解决。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细菌是一种什么养的生物?

(2)细菌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样的? (3)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五、小结:

这两节课我们以学习课文为中心,学习了细菌的结构、生命特征、对人体的益处和害处、以及病毒的传播。通过学习,同学们应掌握课文的意思,并要运用于日常生活。 六、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记忆生词、背诵课文。 2、书面作业:课后练习第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