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巩固提升检测3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最新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巩固提升检测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爱人、恭敬。

18.谈谈你对“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种仁道精神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敬是出于爱心的,爱与敬既是仁的外在表现,也是仁的核心内容。与人交往,我们提倡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管理和领导百姓,我们更提倡爱护和尊重百姓,真诚地为人民服务。

①孔子接见穿丧服的人,穿着祭祀礼服的人和盲人时,即使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②仲弓向老师请教如何行“仁”政。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见到贵人那样敬重人民,役使百姓要像进行大祭那样恭敬谨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创建一个其乐融融的和谐社会、和平世界。”仲弓说:“弟子虽然愚钝,但一定将您的教诲铭记在心,谨遵而行!”

十、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19~20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19.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能赡养,提供物质保障。异:孔子认为孝更在于“敬”,和颜悦色,从内心尊敬、关爱父母。

20.“新二十四孝”行为标准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符合孔子的孝道观。列举的“新二十四孝”行为标准更关注、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使父母的生活更具品质,这正是孔子所倡导的“敬”的体现。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就告诉他说:“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了,有了佳肴让父母兄长先吃,难道这就算是孝顺了吗?”

子游(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就对他说:“现在我们

所说的孝,只是能够赡养父母。我们知道狗或马也有人养;人若是不尊敬父母的话,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

十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21~22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21.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22.后两章表现了孔子学说的基本观念中的哪一个侧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恕”这一侧面。在有丧事的人旁不吃饱饭,对齐衰者和瞽者表示同情和尊敬,正是仁爱宽厚、推己及人这一恕道的表现。

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

么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老师所讲的道,就是忠恕之道而已。”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孔子接见穿丧服的人,穿着祭祀礼服的人和盲人时,即使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