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区胶带下山反掘作业规程 执行(修复的的)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1采区胶带下山反掘作业规程 执行(修复的的)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概 述

一、巷道名称:一采区胶带下山反掘

二、巷道位置:一采区胶带下山反掘,开口里程为1303工作面进风巷0+27m处。开口位置坐标及顶板高程:

X=3995493.424; Y=38398585.196; Z=+427.635(顶板)。 巷道开口方位角为: N 197°44′51″E。

三、相邻巷道关系:一采区胶带下山反掘开口于1303工作面进风巷0+27m处。巷道北翼区域为李村煤矿井田南区勘探线边界,南翼区域为1302工作面,东部为1302、1303、1305、1307工作面,西翼与一采区2#回风下山平行间距30m,区域内煤层赋存状况原始,探明无采空区巷道或采空区。 四、巷道用途:运输 五、巷道设计基本技术特征:

(一)掘进方向:N 197°44′51″E;设计掘进全长557.5m,剩余330米,与85队对掘,预计施工200米。对掘相距30米时,本工作面停止掘进。 (二)沿中心与顶板掘进;

(三)设计断面形状:断面掘进宽度5500mm,掘进高度3500mm. (四)支护形式:巷道采用锚网+双钢筋梯子梁+锚索。 (五)、掘进长度:巷道设计长度为200m。 六、开工时间:2014年12月。

附图1-1:一采区胶带下山反掘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 编写依据

一、李村煤矿建井处提供的一采区胶带下山反掘施工图。 二、工程部下达的“规程编制通知书”。

三、地质部门提供的一采区胶带下山反掘“地质报告书”及井上下对照图等。 四、按照《煤矿安全规程》(2011)、《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0》、《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2011》、《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同时执行。

- 1 - 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一、工作面地面标高为:+966m;巷道上方为耕地,无建筑物,对该巷道施工无影响。

二、工作面标高为:+427.665- +451.998m;巷道左右四邻关系:北面为矿井井田边界,西面一采区2#回风下山,南面为1302工作面。东面为1302、1303.1305.1307工作面,周围巷道布置对该巷道施工无影响。

附表2.1:井上下对照关系表

表2.1 井上下对照关系表

水平、采区 地面标高 一采区 工程名称 一采区胶带下山反掘 +966 井下标高 +4427.665- +451.998m 地面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他 无影响 井下相应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无影响 无影响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3#煤层为黑色、条痕为浅黑色~黑色,断口参差状~阶梯状,玻璃~金刚光泽,内生裂隙较发育。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夹镜煤条带。细~中条带状结构。属半亮~光亮型煤。煤层属不自燃煤层,煤尘具有一定爆炸危险性。3#煤层走向,随该段巷道掘进,煤层呈逐步下降趋势,煤厚约4.2-5.3m。

- 2 -

附表2.2:煤层特征情况表

指 标 参 数 备 注 煤层厚度(最大~最小/平均)5.3-4.2/4.75m 巷道掘进里程至20-370m段时,将/m 穿过一条走向西北-东南的冲刷带区域,煤层将明显变薄。 煤层倾角(最大~最小/平均) 3°-11°/7° 煤层硬度? 煤层层理(发育程度) 煤层节理(发育程度) 自然发火期/d 2-3 较发育 较发育 180d,不易自燃 ------- ------- ------- ------- ------- 续表2.2 煤层特征情况表

指 标 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1) 相对瓦斯涌出量/(m3。t-1) 煤尘爆炸指数/% 地温/C 0参 数 4.0 — — 22 表2.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备 注 — — 煤尘具有一定爆炸危险性 — 顶底板名称 岩石类别 老顶 顶板 直接顶 硬度 厚度(m) 2.60 1.24 1.92 岩性 灰黑色,中厚层状,含植物化石 深灰黑色,中厚层状,含云母片 深灰黑色,中厚层状,平坦状断口,偶见散状黄铁石 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矿物成分以细粒砂岩 ------ 泥岩 4-6 直接底 砂质泥岩 ----- 底板 石英为主,含白云母碎片,下部具老底 细粒砂岩 4-6 2.10 薄层煤线,钙质胶结,分选、磨圆中等,裂隙发育,被方解石脉填充,斜层理 附图2-1: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及附图2-2:巷道地质剖面图。

- 3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根据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该巷道处于冲刷带中,该冲刷带走向西北~东南,长度约1700m左右,宽度约340m.根据地测部提供地质勘探资料,一采区胶带下山掘进199m将揭露一正断层WE,落差0~5m,∠35°。区内构造主要以宽缓褶曲、冲刷带为主。

第四节 水文地质

3#煤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受顶板K8砂岩富水区影响,巷道掘进涌水主要来自于顶板裂隙渗水,该含水层含水性弱~中等;区内构造主要以宽缓褶曲、冲刷带为主。掘进施工中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规定。

一采区胶带下山反掘巷道正常涌水量3-5m3/h,最大涌水量5-16m3/h。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一、巷道简述

该巷道开口位置位于1303进风巷里程0+27m处,开口坐标及标高为: X=3995493.424;Y=38398585.196;Z=+427.635。巷道开口方位角为N 197°44′51″E。巷道设计长度200m,顶板坡度小于7°沿中心与顶板掘进,大于7°时按7°向前掘进。

二、巷道断面形式及支护参数

一采区胶带下山反掘巷道设计长度200m,设计断面形状均为矩形,掘进断面面积为19.25m2,掘进宽度5500mm,掘进高度3500mm,支护采用锚网索梁联合支护方式,顶板锚杆间排距85031000mm,帮部锚杆间排距100031000mm。断面锚索间排距160032000mm,锚索长度7300mm,沿巷道中线对称布置三根;水沟布置在巷道右帮,水沟净尺寸3003200mm。

三、巷道内每间隔200m,顶底支护采用5排一组绝缘网片铺设,替代铅丝经纬网,绝缘网片网幅宽度1000mm,用于防止静电的传递。

附图3-1:断面巷道支护断面图 四、巷道中腰线布置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