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 ,松树多少棵? (3)松树30棵,正好是杨树棵数的 ,杨树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或方程,老师板书。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杨树棵树”做除数?第(2)、(3)题为什么都用“杨数棵数”乘言?你认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关键:确定单位“1”的数量)追问:上面题里与“÷”对应的数量是什么?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要怎样算?第(2)、(3)题都是技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子的?

2.归纳基本思路。

从上面的题可以看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数量,并且找出与“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对应的量,然后联系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或者一个数乘分数(或百分数)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列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式子解答。如果要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就用“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除以单位“1”的数量;当“几分之几”是已知条件时,就要根据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等于与“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来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3.组织练习。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然后提问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不是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同?指出: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时,要找准相应的数量。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名口答算式和方程,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所用的解题方法不一样?

3.做练习十六第9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问题相同,而解题方法不一样?这两题各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子的?

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般先确定单位“1”的量,(板书:定“1”)再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确定解题方法,明确用算术方法还是用方程解答,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式子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对于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你进一步明确了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的计算;练习十六第10、11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58——60页的内容。 教科书58——60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对一些分数计算采用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其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其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建立初步的数感.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使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同时让其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

结合相关内容,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方法:巩固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课件显示) a·b=________(乘法交换律) (a·b)·c=________(乘法结合律) (a+b)·c=________(乘法分配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25×98×4 (1.25+0.9)×8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时,指名说说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定律. 要求学生运用计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小组交流:学生分4人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着重讨论:①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

②这样算,简便在哪?(即有什么优势或避免了什么麻烦) (3)全班反馈:指名到展示平台前进行汇报. 二、综合练习:

教科书58——60页内容。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方程

教学内容:教科书62——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1.能力目标:

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3.情感目标:

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为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解简易方程,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 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 乘法交换律。

(3)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你能举例说明吗?(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1)等式的意义: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如:3+6.5=9.5、7-4.2=2.8、3.6× 0.5=1.8、3.5+x=9.5等都是等式。

(2)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首先要看这个式子是不是等式,接着再看这个式子中是否还含有未知数。如x 3.2=8、11x=363、x+7.6=11.4等都是方程。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35 ÷7=5、2x=0、 3.5x=4、11.2-x=11.14等都是等式,但35÷ 7=5不是方程。

2.复习解方程

(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32是方程x-32=0的解。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如: 4x=6 解: x=6 ÷4 x=1.5

提问: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怎样进行验算 ? 解方程的依据:

A、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商 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B、等式的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解方程应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四、综合练习

教科书62——62页的练习。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正比例和反比例

教学内容:教科书63——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异同点。

(2)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 能力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整理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1.让学生举一个正、反比例的例子,说说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 (1)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