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微力量大学生公益组织部门划分及各部门职能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华中科技大学微力量大学生公益组织部门划分及各部门职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备注:

1、宣传部门有项目划分:每个项目有专属宣传人员负责该项目的宣传,岗位有相互交叉,灵活分配任务。

信联部

职责: 信息中枢。对内负责信息的采集、筛选、分类、传达;对外负责联络其他校园

公益力量以及社会公益力量

职能单位划分: 一、校务组

主要职能:校园微公益的摇篮与纽带。采集校内信息,联合策划团孕育校园公益项目并取得信息反馈。联系校内各组织。与校内公益力量积极配合,整合校内公益力量,形成良好公益氛围。

工作:

(1)内部信息中枢:组织内采集、筛选、分类、传达信息。将组织的活动信息及时传达给宣传部、项目部和监察部,保证信息流畅,事务高效处理。 内部信息流程:

<1>信息来源:

1》信联部成员主动收集的信息(信联部成员有从各渠道搜集信息的责任,包括网络信息、校际信息、城际信息等)

2》其他部门成员反应的信息(紧密结合宣传部以及项目组,对校内信息进行采集,包括校园生活动态、公益组织动向、校园待解决的某些不便与师生的呼吁,以及项目信息采集与反馈。必须保证此信息通道时刻对组织内所有成员畅通,信联部门主要负责人需在一天之内回复收到信息(紧急信息可电联),否则提交监察部处理。) <2> 信息分类及储存:将信息分类。其中确定校园微公益项目前的调查及时交付策划团孕育校内项目;跟随项目发展的信息反馈与总结交付监察团。所有信息存放在资料库中

<3> 信息传达:信联部门需及时传达信息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需在一天之内回复收到信息(紧急信息可电联),否则提交监察部处理。

(2)公益联盟:对各大公益组织(援之缘,爱心协会,漂流书会,红十字会等)以及各学院具有部分公益活动职能的部门进行友好渗透,并且与每个组织进行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收集并整合校内各类公益信息,是开展校园微公益的主力军。并将学院每周的相关公益信息整合并提交宣传部由其集中精简发布校内公益动向,提交时间为每周六晚8:00,当晚10:40未收到回复信息需提交监察部处理。

(3)校园助力:与各大校级组织(校学生会、社联、新闻中心、学校各大媒体等)保持紧密联系,在开展活动时尽量获得其支持和合作。

(4)取得支持:负责联系校领导、校团委和各院系负责人,确保在开展活动时能得到批准,并尽量获得其支持。

要求:保持注视并重视信息,包括组织内部发布的信息以及生活中每个角落可能有价值的信息。人际交往、心理素质较佳。能以平和友善态度积极与各组织沟通并展示微力量整体形象。在校各组织有一定职位、交际圈广、形象健康健康者优先。

二、外务团

主要职能:社会微行动的组织者。对外交流团结社会公益力量,维持网络志愿者平台及与项目组共同组织社会公益活动。

工作:

1.微力量网络微公益群体组织中心:团结组织并进行可能的对外直接接触由渗透团网络上联络到的大批爱心人士、志愿者,与项目组社会公益项目共同动员爱心群体出资出力,共同承担大型对外活动。集中体现了微力量由规范大学生组织集结社会公益力量地特点。其直接来源于十堰总部的模式。 2.对外交流中心:结合媒体组、渗透团力量积极与武汉其他高校公益组织、社会志愿者、义工组织、当地媒体、未来的微力量分部甚至政府部门交流,团结各界力量。与行政组共同密切联络总部,学习经验。各形式具体为:

(1)高校公益联盟:适时(每年1-2次)开展、组织开展校间联合公益活动(具体活动提交项目部策划,监察部审核)。配合媒体组在各高校权威平台发布微力量组织项目活动信息,以及在华科本校适当宣传武汉高校整体公益动态,并且招募活动志愿者。每月末将有意向成为微公益志愿者的学生名单提交项目部,监督机制同上。其他高校建立微力量分部后联合招募成员。

(2)社会公益沙龙:每季度举行心得交流,学习相关组织成功经验。适时联合相关公益组织举办大型公益活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配合宣传部成员进行校外宣传,扩大影响力。

(3)社会媒体助力: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举办前与校内其他组织联合邀请武汉宣传媒体(包括报纸、网络媒体、电视台)对活动进行报道宣传,报道内容媒体组同期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力。

3.争取爱心企业:密切交流总部已经发展合作的爱心企业武汉分部以及主动接触企业通过合作取得支持,探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逐渐获得资金上的独立。发展爱心企业可借助赞助商广告模式,可通过校内组织已有经验以及渠道,注意到公益无功利性、易传播性,以组织活动通过众多渠道宣传,赞助商需提供资金支持及必要募捐。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由监察部在组内设置监察小组,确保资金来源,储存,流动,支出透明。外务组每季度向监察部及十堰总部提交财务明细,并向组织内全体人员公示。

要求: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对拉外联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敢于接触众多群体。特别代表组织形象。

网络渗透团

主要职能:利用网络进行全方面渗透,团结社会公益个人与公益团体,开拓组织公共平台关注人群与网络微公益群体规模,承担艰苦繁琐的社交渗透任务。获取社会公益信息

与社会事件信息交付策划团策划活动与媒体组传播公益理念。 工作:

1.微力量信息渗透、关系网络的核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群等公共平台进行渗透,适时一定频率发布公益活动与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的消息,广泛社交发现爱心人士并保持沟通,积极回复,适当重复发布消息,增加组织公众网络平台的关注量,开拓网络微公益群体新成员并密切接触。作为一个特殊社交渗透部门,其对于社会微行动,对于组织发展、人力物力来源至关重要。主要形式有

a.对于QQ、微信、人人等私人社交平台,以信联部成员私人身份,通过一定的渠道,不断的加群水群加好友宣传 。

b.对于百度贴吧、白云黄鹤BBS以及其他论坛长期活跃进行水贴跟帖。在高校贴吧承担“微米计划”,利用微小粽公主系列发布大型公益贴,已有微米成员进行顶贴以及发布小公益贴、在他人合适的贴内以公益人与吧友的形式进行互动,提高脸熟度与影响力,招募微米新成员。

c.对于各门户网站,尽可能的寻找能发布公益信息的各个角落进行宣传。 d.收集并整合以上所有组员所收集的信息,时机成熟交友监察部吸纳入组织或者作为志愿者或智愿者,再由外务团接手沟通组织。

2.外部信息中枢:密切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与民生细节问题,寻找微力量的帮扶对象,结合渗透团获得的信息反馈,在交际中倾听思考,取得社会智愿者的成熟方法与渠道,提交有价值的信息交付策划团寻找捐助对象、项目方向,策划项目活动。联合媒体组积极整理网络公益信息与公益创意创意项目,作为策划团学习的资源、媒体组报道公益事件并做出评论的重要来源。

要求:认真负责,不辞劳苦,熟练网络交际,真诚对待每个爱心人士。原则上微力量全体成员应该主动兼任起网络渗透的责任,并对渗透团专职成员提供信息等的高度支持。

项目部

职责:对于项目的策划、维护

职能单位划分:

一、策划团

主要职能:利用信联部信息与公益创意比赛获取公益创意策划公益项目与活动并进行

可行性分析。采用组织内部项目竞标形式与开放式智愿者、项目征集模式。

具体职能(工作范围):

A长期公益项目详细策划:利用信联部校务组信息策划校园公益项目,该项目由学生团队承担。利用外务团与渗透团信息策划社会公益项目,该项目由外务组组织,集结网络微公益团体共同承担。具体项目如爱在书中,爱心传送带,爱心包裹,公益行,车扶帮等具

有可长期经营性质的公益项目。

B义工相关项目或日常公益活动策划:如我爱楼(楼栋清洁),美丽东湖。与一定数量的资助委员建立联系,如建立资委联盟,在资委公益群中定期发布集体义工相关公益项目信息。以义工工时来吸引志愿者参义工形式的公益活动。 C大型社会事件(自然灾害、事故以及固定纪念日):及时反应,以较高的机动性来进行友好表示,宣传传递正能量的活动。每年年末制作公益年鉴。

D对口援助计划:利用外务组的寻找信息,就具体帮扶对象策划长期帮扶计划,计划可分布在不同项目或者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尊重帮扶对象。

策划团人员要求:

能充分合理利用信联部信息,倾听意见建议,可进行项目分析组之外的自我项目考察作为策划的必要部分具有较高的策划安排能力与大局观,有责任感能,力求设计出的项目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不流于形式,能切实帮助帮扶对象与方便广大人群。项目详细方案全部备份上传编辑库并加密(组织内人员可见)。整理活动策划案与注意事项(注明预估花费)交由信联部进行消息发布和人员安排。整理策划案及相关重要信息(如工时信息)与公益理念传达给宣传部进行宣传。

二、项目分析组:

主要职能:利用信联部信息,对于策划团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提交分析报告交付监察

部审核。承办并全程跟进公益创意大赛。

A项目可行性分析:

a项目开展前联合信联部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考察如问卷调查,判断可实施性,如爱心包裹,车扶帮等交流互助类公益活动。

b对某些对口帮扶性公益项目联合外务团进行实地考察,如爱在书中活动,应对对口资助学校进行一定调查与观察。

c结合财务组,对所有公益项目应考虑到财务支出问题与该公益活动的实际效益之间的对比,详细预估所需花费。

d结合人资组,对具体活动进行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的调度安排,详细考虑微力量内部人员数量与分布。

e对社会事件类宣传类活动应更全面考虑到文化政治地缘因素,及时交付校务组与校方交涉。

f提交项目可行分析报告交付监察部,投票表决是否开展此项目。 B承办公益创意比赛:

每学期举办一次,主题为公益项目创意征集比赛,项目部承办做好比赛详细安排及相关奖项设置。比赛征集项目前一个月利用“微米计划”智愿者传播分析组宣传并吸纳公益想法,比赛期间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征集项目策划案,一周的网络投票与项目筛选、监察部审核保留百分之二十的项目,最终举行项目答辩展示并选出校园与社会各3个优秀项目试运行,项目所得款项经建设可以项目团队名命名,经过一学期的运行确定核心项可保留团队成员名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