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 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近现代史 复习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头》、《警世钟》以及与康梁保守派进行论战。 ? 三民主义学说内容及其意义。 (一) 民族主义:

? 推翻满清专制;主张废除满清政权推行的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实行民族平等。 ? 局限:没有强调反帝 (二) 民权主义:

? 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局限:忽略了下层大众的政治地位。 (三) 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

? 局限: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总体评价: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对推动辛亥革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为什么? (参看教材2013版p64)

? 在人员构成上——总统孙中山、政府各部部长、临时参议院的议员等均为革命党人。因此,

资产阶级革命派实际控制着这个政权。

? 在南京临时政府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也集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意义 内容:

? 国体方面:规定了主权在民、资产阶级专政。 ? 政体方面:规定了三权分立以及责任内阁制的政体。 ? 此外,《临时约法》还规定了国民基本权利与自由。 意义: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近现代历史上有几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都是什么?)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1)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2) 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3) 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4) 思想上:给人们带来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 国际关系:支援、推动了亚洲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二)近现代历史上有几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 三次历史巨变: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民国。

?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旧中国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体现在什么地方?(参看教材p70)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 主观原因有三个方面:

1) 革命纲领的局限——三民主义太过狭隘,对下层大众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2) 主观上,革命党人也没有致力于争取下层民众的支持。 3) 领导核心——国民党太过软弱、不团结。 ? 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力量的强大。

?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中国要摆脱危机必须另谋出路。 中篇综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主要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代表。

1) 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其代表先是北洋军阀、后是国民党政府。 2) 民族资产阶级,其代表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3)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其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简介从1921年中共建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国内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 在中国继续实行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专制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 政治上,实行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政治权力决不能为少数特权阶级(即官僚资产

6

阶级和大地主)所操纵。

? 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决不容许官僚垄断资本横行,即必须节制资本。 3、中共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提出的建国方案:

? 首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

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 然后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四章

1、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 (一)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 德先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 赛先生: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宣扬理性主义及追求真理、反对盲从及蒙昧主义。 3)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 提倡白话文及新文学运动、反对文言文。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扫荡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及封建旧文

化。

2) 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启发了民智,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创造了思想文化的条件。

(三)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参看教材

2、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导火线,过程及其历史特点和意义。 (一)社会历史条件(历史背景)

1) 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发展壮大为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五四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 2)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平等、自由、反对强权等思想宣扬启蒙激发了人们起来外

争国权、内惩国贼。

3) 十月革命的影响:苏联主张国家之间平等交往、反对西方的强权政治与巴黎和会上对中国

主权的随意践踏形成了鲜明对照激起了人们对西方强权的愤慨。 4)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则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7

(二)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中国在山东的权利被转让给了日本。 (三)过程:前期以北京为中心;后期以上海为中心。-----参看教材 (四)历史特点:---------参看教材 (五)历史意义: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 五四运动是一次广泛的群众运动---工人阶级首次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

由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的转折。

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后来中共的成立作了组织

和干部的准备。

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 1) 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2) 毛泽东、蔡和森: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

3) 董必武、林伯渠: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XX、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洋务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中国的先进分子期待着新的理论学说指导中国人民完成救亡图存的任务。于是,中国人把目光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严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逻辑严密、结构严谨、非常先进的科学理论。这一特点引起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注意并最终将它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3)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是中国人变得更乐于接受外来新思想新事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初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严谨性之后便很快接受了它。

(4)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5)外来影响——“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 “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用资本主义方案救亡图存产生

了怀疑。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