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燕子(节选)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选段分别写了________的燕子和________的燕子。 A.停歇 B.飞行

(2)通过读文,我知道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________。

(3)“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为什么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思想感情。 【答案】 (1)B;A

(2)轻快灵活、自由自在

(3)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

(4)热爱大自然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B A(2)轻快灵活、自由自在(3)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 (4)热爱大自然

故答案为:(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③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④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_______ 凶猛—________ 镇静—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①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②远处天空中的云朵像是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

(3)请用波浪线画出第②自然段里表示时间的词语。 (4)第②③④自然段说明火烧云的特点是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手法,说明了火烧云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清晰;温顺;慌乱 (2)不是;是

(3)一会儿、两三秒钟

(4)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 (5)排比;颜色变化很多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①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②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天空中的云朵(本体)比作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喻体)。

(3)此题较容易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连用三个以上(一会儿……)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突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很多。

故答案为:(1)清晰、温顺、慌乱 (2)不是;是 (3)一会儿、两三秒钟 (4)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5)排比、形状变化很多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对时间词语的掌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用“________”分别画出这两段话的中心句。

(2)第1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特点;第2自然段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海底植物的差异。

(3)海参的活动方法是( )

A. 附着在船底 B. 靠肌肉伸缩爬行 C. 利用水的反推力

(4)用“________”画出描写贝类活动的语句。这句话把贝类当作人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举出一个例子来吧!

【答案】 (1)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②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2)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色彩;形态 (3)B

(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海星不慌不忙,慢慢地蠕动着身子往前爬行。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两段的中心句分别在段首。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顺顺溜溜:________。 ②严丝合缝: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________

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 ③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3)考考你: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方向一致,有次序;指缝隙严密闭合 (2)①②③ (3)益虫;害虫

(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回答这种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①方向一致,有次序。②指缝隙严密闭合 (2)①②③(3)益虫、害虫 (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天鹅与黑天鹅

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