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专题三 物质的构成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 - 3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科普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专题三 物质的构成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 - 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 微粒构成物质 标准 1.理解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科普2019课标版专题三物质构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理解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安排在学习空气、氧气等宏观物质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经验,通过观察、实验来了解分子基本性质为突破口,进而通过度析化学变化过程的本质,初步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前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以探究物质的性质为主,比较直观,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接下来要学习的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以往的其他学科中都接触过度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因为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理解分子、原子等微观微粒的特征。

3.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感知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通过探究实验,对比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相关性质。

3.逐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通过建立微观模型图的方法,模拟分子的构成、扩散,分析宏观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宏观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微观粒子运动和变化的体现”的观点。

3.培养抽象思维水平、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2.教学难点: 形成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想象,以及微观分析宏观物质性质的意识与水平。

五、教学准备

1.媒体资源使用:电子白板、希沃授课助手、实物投影仪

2.实验准备:

药品:浓氨水、酚酞溶液、水、香水、

仪器:分子模型、25mL烧杯3个、1000mL烧杯1个、注射器2个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 鲜活的生活创设情境 将毛巾蘸香水在黑板上观看实验,根据已有知识回素材入手,引引入新课 写下“分子”两字,提答,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 出本课要研问“分子去哪儿了?” 究的内容,为宏观现象向微观解释做好铺垫。 【过渡】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一起和老师开始一场奇妙的分子之旅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比如:为什么墙外开花墙内香?为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被晾干?为什么樟脑丸放在衣柜里一段时间后不见了?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他们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观察到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构成,这些微观粒子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子、原子等,所以说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感受分子的真实存有。 环节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视感知分播放视频:宇宙间之尺 频,让学生直子、原子寸 边观看边思考,感知分子和观感受微观的真实存播放图片:苯分子、氧原子的真实存有,初步形成粒子的真实有 分子、铜原子、硅原子、 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树立存有性,体会 “换个距离看世界”的世界物质的微粒观。 性,从而渗透 化学微粒观。 【讲解】我们不但能观察到微观粒子,而且能对其实行操纵和控制。通过图片我们发现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但是这些微观粒子实在太小,无法看到,为了方便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我们采用微观粒子模型图将分子和原子表示出来。 环节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几种原子模型,以氧分子 借助微观粒 为例,带领学生学习如何拼分 子模型图,让 子模型。 分子和原子建构微观活动1:学生利用原子模型模以小组为活动,讨论从不可视变粒子模型仿教师拼出氢分子、水分子,交流,完成活动1和为“可视”,图 并画出其微粒图。 活动2,教师将学生让学生深刻氧分子 符号 微粒图 的答案图片上传。 理解构成物氢分子 符号 微粒图 质的微粒与水分子 符号 微粒图 物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宏-微-符”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方式,为后续学习化学式做铺垫。 【过渡】通过前面的实验、图片和视频,大家能描述一下对分子的感受吗?你觉得分子有哪些特征? 环节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使用具体的 数字和形象 展示图片:水分子的自通过数据分析,总结特征之的对比,使抽 述 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 象的知识形 象化。 演示实验:浓氨水使酚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蒸 酞变红 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浓 资料链接:百度百科—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氨水通过演示实体验分子浓氨水、酚酞 中挥发出的氨分子比较活验,学生观察的特征 创设问题情景:分子运跃,容易从烧杯中扩散到空现象,感悟控 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相气中。 制变量法实 关?提示湿衣服在冬天由此得出特征之二:分子是行实验的探 容易晾干还是夏天容易持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究思路。 晾干? 子运动越快。 活动3: 学生实验:用注射器挤 压空气、水。 通过动手实验和微观模型学生自己动活动4: 的绘制,得出特征之三:分手实验,再借用微观示意图描绘部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气态分子助微观示意水受热后水分子的变化间的间隔>液态分子间的间图描绘物质情况(提问:水的蒸发隔>固态分子间的间隔,所三态的微观过程中水分子有没有发以气体容易被压缩,固体不变化,理解物生变化?) 容易被压缩。 理变化的微动画演示:水受热后水观实质。 分子的运动情况。 【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宏观世界跨入微观世界,感受微观粒子的存有和特征,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用微观的角度去看待物质。 环节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议一议: ①温度计中的水银热 练习深化对 胀冷缩。 知识的理解,课堂检测 ②50ml水和50ml酒精学以致用,实行自我提升 了解对本课巩固新知 混合后,总体积小于题知识的掌100ml 握水准。 活动2:请画图模拟大量分子聚集成宏观物质的示意图。 氧气 符号 氢气 符号 水 符号

八、板书设计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持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凸显教学模块化,教学环环相扣,整体通过借助模型,将分子、原子实行可视化,突破传统微观粒子的教学模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