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行走于课堂间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专心行走于课堂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三个儿子》是一篇蕴含着浓浓情感教育的课文,在教学《三个儿子》这一课后,我认为以下这几点做得比较满意:

一、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上课伊始播放了《我的好妈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歌曲中孩子孝敬妈妈的歌词内容也为学习本文奠定了情感基础。同时,自身生动的教学语言及身体语言也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激发着学生对学习的无限热情。

二、注重朗读感悟,突出朗读的层次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课教学应以读为本,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更应多让孩子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注意朗读感悟,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朗读,有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范读,配上动作读、合作读。通过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身,记于心,更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我还注意让学生有层次地读,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找三个妈妈说各自儿子的话,然后再读读,从三个妈妈的话中知道了什么?以及让学生体会三个妈妈说起各自儿子时的心情怎样,指名学生读,读后其他学生评价,然后再师生比赛读等。

三、有趣的识字教学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大部分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在本课识字教学中,我变着法子通过各种形式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联系生活实际,平时见过什么桶?我们班上谁有一付好嗓子,能给大家唱几句吗?让学生上台来演一演,怎样“拎”水桶,拎水桶有什么感受,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说水很重吗?当学生说出“沉甸甸”时,教师出示词卡,并让学生认真看,说说发现了什么?很多学生眼疾手快,马上注意到“甸”单个字念“diàn”,在“沉甸甸”的词语中读作“diān”。 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例如:在学习课文1-6自然段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划出三个妈妈说各自儿子的三句话,再自己读读这三句话,并说说从妈妈的话中知道些什么。

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问题。比如有些问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就草草收场;在识字教学过程花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的教学延时。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个儿子》教学评析

一、实实在在的识字教学

在初读课文阶段,王老师安排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相互检查自学情况,通过看拼音读,去拼音读和学生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有效完成了生字教学的任务,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要求,也体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在本课识字教学中,王老师变着法子通过各种形式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联系生活实际,平时见过什么桶?我们班上谁有一付好嗓子,能给大家唱几句吗?让学生上台来演一演,怎样“拎”水桶,拎水桶有什么感受,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说水很重吗?

二、以读为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以读为本”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学习课文1-6自然段过程中,王老师始终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读中找出三个妈妈说各自儿子的话,读中理解妈妈所说的三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感情朗读和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王老师还注重朗读形式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同桌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等。

三、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王教师积极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例如:在学习课文1-6自然段中,在学生默读课文后,划出三个妈妈说各自儿子的三句话,再自己读读这三句话,并说说从妈妈的话中知道些什么。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文中的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王老师采用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道理,得到情感的熏陶。

《林海》教学评析

3月26日下午,听了我校方城祝老师上的《林海》一课,收获很多。这节

课给人一种朴素且干净利落的感觉,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扎实,观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在许多细节之处,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精心,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意识。本堂课的教学就遵循这一理念, 在课前让同学们自学,通过查找工具书,同学们了解了老舍。在作介绍时,同学们能说得头头是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我发现,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讲了林的绿“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要求学生给这种绿取个名字,一生取名“迷宫绿”。是呀,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迷宫绿”最合适了。

二、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在教学时,方老师紧紧抓住了“亲切舒服”这条贯穿全文的感情主线 ,层层剥笋,递次展开,教学显得很有章法。方老师要求学生找到含有“亲切舒服”的三个句子,并比较一下表达程度。当学生一致认为三句相比,步步加深之后,再结合课文逐句理解。在教学岭这部分内容时,重点说“岭”的温柔。这一特点是通过同秦岭的对比突出的。“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云横秦岭”,都描写了秦岭的高大、突兀、险峻;而大兴安岭的岭,却“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岭”的另一个特点是连绵不断,形态各异:“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

三、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方老师十分重视读的训练,整堂课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轮读等)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指导“岭”这部分内容的朗读训练是精彩的。学生在开始朗读的时候,未能读出温柔的语气,教师引导学生先进行词语对比,使学生从“高的,矮的??”与“高点的,矮点的??”这组词语的对比中,明白山与山的差别不大,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哪座山会“盛气凌人”,从而改变了读的语气,读出了温柔的境界。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四、关注学困生,落实到实处。

我们平时虽强调关注学困生的学习,但往往不能落到实处。方老师让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后,发现一个学生还未读完,他说:“同学们,我们再等他一下,等他读完我们再继续学。”在读生字时,先给学困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展示的空间。真正做到了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五、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林海》一课的多媒体运用是恰当的,得体的。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教师把较长的语句投影出来。如:“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等三句。为了突出某些关键词语,教师在电脑中有意选择了不同的色彩。如把“高点的,矮点的??”这句话中的“点”字设为红色。这些都是教学所需要的,是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训练的,给人的感受不是华而不实,而是真正体现了多媒体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六、不落俗套,敢于创新。

方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对对子”。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方老师注重让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在教学岭这部分内容时,方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云横秦岭”的出处,以及韩愈写这首诗的背景。在教学“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这个句子时,要求学生通过对对子的形式,让两部分成为字数相等的一句话。通过思考,生对上了:“千年万年”对“万古长青”,“积累”对“生长”,“几尺厚”对“几丈高”。虽说万古长青和千年万年词性不同,对仗不工整。但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文学素养定会提高。

当然,每一堂课都有不足的地方。这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在学生概括介绍老舍后,方老师最好把他的资料投影出来,这样更直观。 2.农村学生在查阅资料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他们只会查查工具书,对上网搜寻资料就无从下手,何况很多学生家里都还没有电脑。

3.我们提倡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但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在这堂课中,学生也未能全部进入角色。能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少。

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也是我们全体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