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常见问题汇编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国际收支常见问题汇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国际收支申报常见问题汇编

目录:

一、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方面

1、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的范围的界定。(汇发【2003】21号)

2、关于境外机构和非居民个人在境内银行开立离岸帐户所发生的交易行为的申报问题。(汇国复【2002】12号、汇国复【2003】2号、汇综复【2007】7号) 3、关于外币信用卡申报的问题(汇国复【2002】12号)

4、深加工结转(转厂)收付汇的国际收支申报问题(汇国函【2000】50号)

5、外汇指定银行自身涉外收入和对外付款的国际收支申报问题(汇国函【2000】50号)

6、关于统借自还贷款项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问题(汇国函【2000】28号) 7、限额内申报的问题(汇国函【2000】28号、汇国复【2002】21号)

8、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取得的外币利润在境内再投资的问题(汇国复【2002】13号) 9、关于携带证申报问题(汇国复【2002】18号)

10、关于外资参股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收支统计问题(汇国复【2003】2号) 11、关于汇路跨境的境内资金划拨的国际收支申报问题(汇国复【2003】2号) 12、委托贷款的存量报送的申报(汇国复【2004】1号) 13、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存款的申报(汇国复【2004】1号)

14、向境外购汇偿还银行卡垫付资金的申报(汇国复【2004】2号) 15、有关旅行支票的申报(汇国复【2004】2号)

16、有关银行卡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汇国复【2008】12号)

17、关于现钞结算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和核销问题(汇综复【2006】106号) 18、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的主体(汇综发【2005】133号)

二、特殊申报方面

1、关于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进行涉外收支的申报问题(汇发【2001】72号) 2、关于B股保证金涉外收入和支出的申报问题(汇发【2001】72号)

3、关于福费廷业务(汇复(2000)413号、《案例分析》P28、汇国复【2003】2号、汇国复【2004】1号)

4、关于押汇申报的问题(汇国函【2000】28号、汇国函【2001】2号、汇国复【2003】2号、汇国复【2004】1号)

5、从境外收到的各种退款,应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汇国复【2002】11号、汇国复【2002】21号、汇国复【2003】1号)

6、关于“商务单位”代理三来一补企业收汇申报的问题(汇国复【2002】12号、汇国复【2002】11号)

7、一笔涉外收入款可能涉及不同的用途如何申报(汇国复【2002】11号) 8、出口贸易中现金收入的申报(汇国复【2002】1号)

9、关于外商以携款入境方式支付国内企业服务费问题(汇国复【2002】6号) 10、信用证转让项下涉外收入的申报处理。(汇国复【2003】1号)

11、邮政汇兑中心与境外通汇机构之间进行的国际汇款业务(汇国复【2004】1号)

12、关于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的申报(汇国复【2003】3号) 13、关于中资银行担保履约申报问题(汇国复【2002】18号) 14、关于收回境外欠款的申报问题(汇国复【2002】21号)

15、关于不合格产品异地处理费用支出问题(汇国复【2003】2号) 16、关于对海洋合作油田筹款收支业务的申报(汇国复【2003】2号)

17、关于转口贸易收支的申报(汇国复【2003】2号、汇国复【2004】2号) 18、外币现钞办理光票托收业务的申报(汇国复【2004】1号)

19、融资性租赁项目及其发生经常性费用的申报案例(汇国复【2004】1号) 20、船长借支业务的国际收支申报(汇国复【2004】1号)

21、个体工商户委托银行收回支票款的申报问题(汇国复【2004】1号)

1

22、海外代付业务的申报(汇国复【2004】2号)

23、出料加工直销第三国的申报(汇国复【2004】2号) 24、西联汇款业务的申报(汇国复【2004】2号)

25、境外银行卡消费支出的申报(汇国复【2004】4号)

26、非居民在境内外资银行贴现境外银行票据的申报(汇国复【2004】4号)

三、交易编码方面

(一)经常项目项下:

1、关于预收货款、预付货款及其利息的申报(汇国复【2002】19号、汇国复【2002】21号、汇国复【2003】2号、汇国复【2004】4号)

2、“1800”服务专利和特许权使用费、“1910”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和“1920”咨询费的申报(汇国复【2002】10号、汇国复【2003】1号、汇国复【2003】2号、汇国复【2004】2号)

3、向境外支付的租金,应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汇国复【2002】10号、汇国函【2001】26号、汇国函【2001】30号、《案例分析》)

4、关于售后服务类支付、佣金、回扣、担保金、押金和订金的交易编码(汇国复【2002】10号、汇国复(2003)1号、《案例分析》P20)

5、关于境内机构承包境境外工程和境外机构承包境内工程的申报(汇国复【2002】7号、汇国复【2002】19号、汇国复【2002】10号)

6、投标保证金和入学保证金的交易编码问题(汇国复【2002】1号、《案例分析》P53)

7、中标服务费的交易编码(汇国复【2002】1号)

8、易混入1960项下的涉外收入、非贸易对外付款项目附表(汇国函【2001】22号)

9、外籍员工工资取现的申报(汇国函【2001】30号、汇国复【2002】12号) 10、境外汇入“工资”、“海外员工工资补贴收入” 的申报问题(汇国复【2002】11号、汇国复【2003】2号、汇国复【2003】2号)

11、非居民个人收支申报(汇国复【2003】1号、《案例分析》)P18)

12、境内居民个人收支的申报(汇国复【2002】8号、汇国复【2003】2号、《案例分析》)P18)

13、境内居民拍卖物品收入及拍卖公司收取费用的申报(汇国复【2003】2号) 14、保险公司贸易项下偿付款追回的申报(汇国复【2004】2号)

15、无偿转让“3100”项下的申报(汇国复【2002】10号、汇国复【2002】11号、汇国复【2002】14号、汇国复【2003】1号、汇国复【2003】2号)

16、境内保险公司收到境外保险公司汇入的分保理赔款的申报(汇国复【2004】1号)

17、服务项下其他疑难问题的申报(汇国函【2001】30号、汇国复【2002】10号、汇国复【2002】11号、汇国函【2002】15号、汇国函【2002】19号、汇国复【2003】1号、汇国复【2002】14号、汇国复【2002】21号、汇国复【2003】2号、汇国复【2004】1号、汇国复【2004】2号、汇国复【2004】4号、《案例分析》)关键字索引:加工费、企业筹办经费、非贸易项下货运费用、公告、钻井平台、检验费、样品款、物业管理、石油公司、维修费、商品检验检疫费、快递费、外债担保费用、养老保险费、气象导航费、外国驻华使领馆、押钞服务、合作项目项下经费、报纸、期刊及软件、搬运代理费、印刷费、滞纳金、系统管理费、垫付款、折旧费、境外公司向境内A公司购买商品供境内B公司使用、IP地址费、仓储费、非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搬家费、会议费、医药咨询、演讲费、乐手劳务费、标书费、银联网络服务费、银联清算备付金、港口服务费、集装箱租金、海运加速费、解聘补偿金、海运包装费用、房屋装修费、货物分拣费、版面费、模具费、入渔费。 (二)资本项目项下:

1、境内机构归还境内银行外汇贷款的申报(汇国复【2002】13号) 2、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的申报(汇国复【2003】2号、汇国复【2003】1号、《案例分析》P162-164、汇国复【2004】1号)

2

3、偿还外国母公司、附属或关联企业贷款本金和利息的申报(偿还股东贷款本息的申报(《案例分析》P103-104)

4、外债转贷款的申报(《案例分析》P103)

5、境内企业向境外某非相关企业借款的申报(《案例分析》P126)

6、关于中外合作企业先行收回投资支付汇出款的申报(汇国函【2001】4号) 7、股权转让的申报(汇国复【2002】6号,汇国复【2002】11号)

8、实物投资市场价格溢价部分汇出境外的申报(汇国复【2002】10号) 9、将境内固定资产向境外拍卖收入的申报(《案例分析》P169) 10、境外公司出售境内房屋款项的申报(汇国复【2003】2号)

11、关于境内外汇指定银行归还境内企业用于质押的外汇申报(汇国复【2002】9号)

12、外国政府贷款直接汇至境内中标企业的的申报(汇国复【2002】8号、汇国复【2003】2号、汇国复【2004】1号)

13、私人股权转让金收入的申报(汇国复【2003】3号) 14、境外期货业务收支的申报(汇国复【2003】2号) 15、备用金退回境内的申报(汇国复【2003】2号)

四、其他方面

1、在非开户银行以人民币直接购汇对外支付时帐号的填写(汇国复【2003】1号)

2、收款银行在向解付银行拨付涉外收入款项时的责任(汇国复【2002】12号) 3、关于“涉外收入申报单金额之间的平衡关系” 及“其他金额”栏的问题(汇国函【2000】28号 、汇国复【2002】4号) 4、关于对银行直接从境内扣除应收取国外费用的国际收支申报金额的问题(汇国函 【2001】31号)

5、关于贸易项下信用证付款申报金额的问题(汇国复【2003】2号)

6、关于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的国别问题(汇国复【2002】3号、汇国复【2002】18号、汇国复【2002】2号)

7、关于技术监督部门与《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的单位基本情况表中申报单位企业属性划分标准的对应关系(汇国复【2002】21号)

8、关于结算货币与入账货币不同的情况下申报币种的选择(汇国复【2002】21号)

9、关于银行代申报单据盖章问题。(汇国复【2002】21号)

10、关于境内外资银行对公涉外收入申报企业账号无法填写的请示(汇国复【2002】21号)

11、一些申报主体的界定(汇国复【2003】2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军队、报社、电视台、基金会、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12、外国投资者开立临时账户涉及国际收支申报的名称问题(汇国复【2004】1号)

13、境内金融机构申请国际收支赋码问题(汇国复【2004】1号、汇国复【2004】2号)

14、境外实际付汇人与合同对方不同时付款国别的填报(汇国复【2004】2号) 15、出口结汇行与解付行不同时的申报问题(汇国复【2004】1号、汇国复【2004】2号)

16、对私涉外收入中外汇现钞和人民币收入申报的金额填写问题(汇国复【2004】1号、汇国复【2004】4号)

17、外资银行改制有关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事项

3

━━━━━━━━━━━━━━━━━━━━━━━━━━━━━━━━━━ 正文:

一、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方面

1、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的范围的界定。(汇发【2003】21号)

目前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体系是银行代客业务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体系。交易主体应当按照规定向外汇局申报其以各种支付方式(包括本外币电子支付手段和现钞等)进行的对外交易和相应的收支情况,即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的范围为交易主体的所有跨境资金流动。

2、关于境外机构和非居民个人在境内银行开立离岸帐户所发生的交易行为的申报问题。(汇国复【2002】12号、汇国复【2003】2号、汇综复【2007】7号)

(1)离岸账户与境外发生的所有收支交易均须按照《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对B股等跨境资金流动进行统计监测有关事项的通知》(汇发[2001]72号)第二条等有关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汇国复【2002】12号)

(2)离岸账户与境内发生的所有收支交易,由境内收付款人按照《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有关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其国别应填写开立离岸账户的境外机构和非居民个人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汇国复【2002】12号)

(3)离岸账户收支及资金运作情况统计的问题将在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升级后通过设置专门的交易编码来解决。(汇国复【2003】2号)

(4)关于离岸业务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交易编码的填报问题。对离岸客户与境外的资金往来,如在资金汇入/汇出时能够明确资金用途和交易性质的,则按照实际的交易性质填写相应的交易编码;如在资金汇入/汇出时确实不能明确资金用途和交易性质,则交易性质填写在“其他投资-负债-货币和存款—境外存入款项/境外存入款项调出”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802031”。(汇综复【2007】7号) 3、关于外币信用卡申报的问题(汇国复【2002】12号)

待《银行卡条例》颁布实施后,有关外币信用卡的申报将按照外币信用卡业务统计申报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申报。目前有关外币信用卡申报应视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1)从境外将款项直接汇入境内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包括外币信用卡),应按照《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及其有关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