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插图改编试题及答案:8年级上》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插图改编试题及答案:8年级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7题) (8题)

8.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逐渐变_小_(填“大”或“小”),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这表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频率_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_。在用大力拨钢尺,这时钢尺的振幅_变大_,发出声音的响度变_变大_,这说明响度与_振幅_有关.

9.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AB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由图A可知:甲乙音叉发出的声音_响度_不同,由图B可知:甲乙音叉发出的声音_音调_不同.

(9题) (10题)

10.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如图甲所示,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

序号 甲 乙 橡皮筋长短 相同 相同 橡皮筋粗细 细 粗 振动快慢 快 慢 声音 尖锐 低沉 实验②:如图乙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因为_橡皮筋在振动__。

(2)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_音调_与发声体振动的_快慢_有关; (3)实验②中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将音叉的振动放大_; (4)实验②主要研究声音的_响度_与发声体振动的_振幅_有关。

11.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D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 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C.D.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12.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 ) A.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5

13.为了测出两个山崖的距离,在两个山崖间的某处大喊一声,1s后听到一个山崖回声,又经过1s,听到由另一山崖返回的声音,求两山崖间的距离.s=vt=340m/s×1.5s=510m 14.如图中的“小资料”给出了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

从图中可以看出,可以听到次声波的动物是_狗_,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猫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蝙蝠_.

15.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由波形图可以看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_相同_,响度_相同_,音色_不同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15题)

16.(1)如图甲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敲击编钟,编钟因_振动_发出声音,用同样大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能发出不同_音调_的声音.

(2)如图乙所示的音乐会上,悦耳动听的音乐是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一般说来,管乐器是利用_气体_(填“气体”、“液体”、“固体”)振动发声的;打击乐器是利用_固体_(填“气体”、“液体”、“固体”)振动发声的. 我们可以用耳朵分辨出这三类乐器,这主要是因为这三类乐器发出的声音_音色_不同,

17.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 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C.D. 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 18.小红同学用来研究“弦乐器的音调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自制“吉他”通过研究发现,下列因素中与弦乐器音调无关的是( D ) A.弦的长度 B. 弦的粗细 C. 弦的松紧程度 D. 用力大小 19.(1)如图所示,8个完全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ⅰ”的声音来.这些声音是由_水和瓶子_(水和瓶子/空气柱)振动发出的.越用力敲,声音就越响,是因为:_振幅越大、响度越大_.从左到右敲击音调越来越_高_.(填“高”或“低”),在瓶口向内吹气,声音是由于_空气柱_振动而产生的。(2)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20次振动,频率是_360Hz_

6

(19题) (20题)

20.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如图甲所示。

(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_空气柱_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音调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1)”、“ruai”、“mi(3)”三个音阶,则dou(1)这个音阶与_B_图位置对应。

21.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都能产生_次声波_,它的能量很强,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如图所示,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_超声波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_反射_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_回声定位_.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声呐_.

(21题)(22题) (23题)

22.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知识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B )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回声 C.D. 超声波 23.如图,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 C ) A.“B超”声波的频率很高 “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B. “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C.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24.在扬声器旁放一点燃的蜡烛,她发现烛焰随音乐“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_能传递能量_.

(24题) (25题) (26题)

25.如图所示,取一可乐罐,在其底部开一个孔(直径为5cm),去掉盖子,蒙上一张牛皮纸.在桌子上沿一直线每隔5cm放置几支点燃的蜡烛.用手不断地敲击纸膜,会看到蜡烛火焰由近及远逐一被“吹斜”,此实验生动的证明了,声音在向前传播的过程中,减小的是_能量(响度)_

26.如图所示为正在清洗眼镜片的超声波清器,它能产生频率高于_20000_Hz的声波,从而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这也说明了超声波传递_能量_,超声波_不能_(能/不能)被人耳听到.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_能量_;我国传统中医中,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说明声波能传递_信息_.

7

27.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声音的音调不同 C.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7题)(28题) (29题)

28.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深度为_3000_m。

29.如下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甲_是音乐的波形,图_乙_是噪声的波形.

30.如图甲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_响度_;如图乙在学校附近设立禁止呜笛标志,其减弱噪声的措施是_在声源处减弱__。

(30题)(31题)

31.噪声令人心烦意乱,是四大污染之一,如图所示,请分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_声源处_减弱噪声;“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_传播过程中_减弱噪声;“工厂里工人戴耳罩”是在_人耳处减弱_减弱噪声.中考期间,学校周围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_声源处_处控制噪声。

32.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33.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衣服 2.1 报纸 2.8 平装书 3.7 塑料袋 5.2 袜子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小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好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强_(选填“强”或“弱”).

(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海绵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教材插图试题——物态变化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