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 应急队伍保障; c) 物资装备保障; d) 其他保障。 6.2.4.1.9 应急预案管理

a) 应急预案培训; b) 应急预案演练; c) 应急预案修订; d) 应急预案备案; e) 应急预案实施。 6.2.4.1.10 附件

a)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b)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c) 规范化格式文本; d)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e)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6.2.4.2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6.2.4.2.1 事故风险分析 6.2.4.2.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6.2.4.2.3 处置程序 6.2.4.2.4 处置措施 6.2.4.2.5 附件

a)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b)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c) 规范化格式文本; d)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6.2.4.3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6.2.4.3.1 事故风险分析

a) 事故类型;

b)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d)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e)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6.2.4.3.2 应急工作职责 6.2.4.3.3 应急处置

a)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b)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c) 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管理部门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

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6.2.4.3.4注意事项

a)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6.3应急预案培训、演练、修订

6.3.1 各预案的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报综合管理部组织落实,应急培训的内容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分析;应急职责、应急响应及程序;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使用方法;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个人防护、自救、互救基本知识等,保存培训记录。

6.3.2 各部门每年制定应急预案的演练计划,演练形式可包括桌面演练、功能演练或现场演练等;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

6.3.3 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前应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步骤和人员职责。

6.3.4 演练结束后,现场指挥要组织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组织编写演练效果评估报告,针对评估结论和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对预案进行修订。 6.3.5 为提高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各预案每两年要进行评审和修订,根据评审结果、应急演练反映的问题及其他情况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6.3.6出现以下情况时,各应急预案要及时进行修订:

a) 因兼并、重组、控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

化的;

b) 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c) 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d)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e)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f)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g) 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6.3.7 应确保现场使用的预案是现行、有效版本;现场处置方案要张贴在作业场所。

6.4 应急资源配置

6.4.1 各部门根据各自特点,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功能和数量应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6.4.2 各部门要建立应急物资清单,明确专人定期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进行检查、功能确认、维护、保养,确保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6.5 应急响应与事故救援

6.5.1 发生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事故(件)时,事故部门要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事故报告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报告事故情况。事故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b) 事故的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c) 事故已经造成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d)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应对措施。

6.5.2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通信畅通,将现场救援情况及时报告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集团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指挥部。应急信息的传递与接收由专人负责。

6.5.3 应急响应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事故部门首先要考虑并及时采取对受影响人员的防护和救援行动,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健康伤害。应当及时撤离与应急无关的工作人员, 加强危险场所的出入控制。

6.5.4 事故部门应当组织技术人员对事故工况进行评价,分析研究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 对事故现场和周围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为应急响应决策和执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并提出实施可行的运行控制、工程控制和抢险措施,控制并缓解事态的发展。

6.5.5 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指挥应组织编制应急救援总结。 6.6 应急恢复

6.6.1 现场险情已处置完,危险因素消除,公司内应急响应由公司内应急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应急人员撤离,应急组织向内或外部有关部门汇报最终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公司外应急响应由公司外应急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应急人员撤离。

6.6.2 事故发生部门在得到应急指挥的同意后,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事故隐患,恢复工作

6.6.3 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7 附录

应急预案评审记录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