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学重点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劳动力市场学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劳动力市场学重点

1、 劳动力市场学的含义: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购买活动的

总和。

2、 劳动力的特点

1)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2) 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之中 3) 劳动力是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3、 工资与劳动报酬

工资按表现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劳动报酬包括货币报酬和非货币报酬

4、 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

1) 主体要素 2) 价格要素 3) 基础要素 4) 保障要素 5) 调控要素

5、 劳动力市场的类型

(一) 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范围划分

1) 区域劳动力市场 2) 产业劳动力市场

3) 职业(工种)劳动力市场 4) 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二) 按照交易方式和途径划分 1) 有形市场 2) 无形市场

6、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一) 资源配置 (二) 激励鞭策 (三) 经济促进 (四) 信息传递 (五) 窗口导向

7、 劳动力需求的含义: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

量。

8、 P32 工资率=W ,边际成本=MC MRP=MC

MRP=VMP=MP·P=MC=W MRP=VMP=W

9、 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分类P41

1) 需求无弹性 2) 需求有无限弹性 3) 单位需求弹性 4) 需求富有弹性 5) 需求缺乏弹性 10、 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

1) 产品的需求弹性

2) 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3) 要素间的相互代替 4) 资本的供给弹性 11、 预算约束线的含义:指在既定工资率条件下,个人可能获得的收入(物品)和闲暇的

所有组合。

12、 因此,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带来

较高的回报预期,那么,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负向的影响作用。

13、 有关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一) 无线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二) 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 (三) 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 (四) 劳动力供给的无弹性

14、 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此时的工资

率为均衡工资率,或称为出清工资率;此时的就业量也即为均衡就业量。

15、 “发散型蛛网”含义:当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均衡

点将越来越远,永远也无法恢复均衡。

16、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

1) 企业组织及集团内部的流动 2) 地狱之间的流动 3) 行业之间的流动 4) 职业之间的流动

5) 劳动力队伍本身的流动 6) 就业和失业之间的流动 17、 劳动力流动的规律性

1) 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2) 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 3) 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4) 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流动

5) 从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动

18、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一) 年龄因素 (二) 教育程度

(三) 迁移距离与迁移成本 (四) 家庭因素

19、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集中反映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三阶段论” 第一阶段: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 第二阶段: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

第三阶段: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大于零,剩余劳动力消失了

20、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假定:城市工资率在某种程度上是外生决定的,根据这一

假定,内生决定的市场结算工资将会导致流向城市部门的移民人数减少,由此产生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低的失业率。

21、 劳动力市场分割含义:是指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的制度性因素或者经济内生因

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

22、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追溯到约翰·穆勒和凯恩斯时代) 一元劳动力市场 二元劳动力市场——界限在于报酬 一级市场 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作业的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 二级市场 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且粗暴、毫无个人升迁机会。 多为穷人

23、 职位竞争理论(是瑟罗和卢卡斯与1972年提出的)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职位有好有坏,其数量种类和结构由技术进步状况决定,生产力的提高归功于职位

而不是工人。

2) 各职位之间的工资是不同的,但每个职位上的工资却是相对固定的,其高低由技术

状况、社会习俗、工会力量、培训费在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分配等决定。 3) 每个工人的工资收入取决于他在劳动力阶梯中的位置。

4) 相应地,教育没有了人力资本理论中的那种提高生产的作用,而只是一种“信号”,

起着“过滤器”的作用。 24、 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把劳动力市场的分

割看成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阶段斗争发展的产物。

25、 体制性分割是由我国在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就业双轨制造成的,它主要表现在公有

制与非公有制劳动力市场的差别。 26、 1957年12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要

求城市“一切部门的劳动调配必须纳入计划,增加人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统一调配”,并且,“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工矿区找工作”。

27、 转轨期间,我国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

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而且这种分割更多的不是体现为功能性分割,而是一种制度性分割。

28、 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政府为调控劳动力市场使其正常运行和不断完善而制定实施

的正常。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体现了政府的劳动管理职能。

29、 人力资源政策,又称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

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达到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等目的的政策,其主要是针对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而提出的扩大就业政策,主要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

30、 调节人力资源政策:

1) 加强就业服务 2) 实施创业就业计划 3) 加大教育投资 4) 激励就业

5) 开发临时性就业岗位 31、 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性收入还有以下的特点:

1) 公共部门工资性收入中附加福利的比重要高于私人部门,因而在比较公共雇员和企

业雇员的工资收入时,不能仅仅考虑工资水平的差异 2) 公共部门雇员的社会保险待遇高于各类企业部门,公共部门雇员的辞职率低于各类

企业部门

3) 职业工资结构在公共部门比在私人部门公平,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位的工资比较平均

化。 32、 就业的社会功能 (1) 增加社会财富功能 (2) 社会稳定的功能 (3) 社会发展的功能

33、 将弱势群体界定为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

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助的社会群体。

34、 弱势群体的成因 (1) 城乡差距扩大 (2) 城市化进程缓慢 (3) 产业结构调整

(4) 市场经济竞争出现分配不公

35、 与城里人相比,农村户口的人在出生、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都处于不平等的

起点。再加上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机制失效,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更加剧了弱势群体的不利地位和劣势程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