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理解。 2、组内读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4、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读,评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个人在丛林中探险时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人,为了实现一个承诺而历尽艰辛、团结一致,最终走出丛林获得生存的故事。) 四、出示中心话题,全班交流。

是什么原因使这四个人走出了丛林,获得了成功?从中能体会出格拉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并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书的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感受。

预设的感悟点有:

其一:这四个人遵守诺言、团结协作。

1、从“我们一定要把格拉夫的箱子搬出去”,“他是个好人,我们答应过他。”这两个句子中能感受到他们所以能走出丛林的原因是为了遵守诺言。 为了实现他们的承诺,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四个人在丛林里蹒跚地走着。他们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一只沉重的箱子似乎是一根无形的鞭子,撵着他们拼命向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 1、(理解“蹒跚地走着、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这几个词。

想象他们历尽艰辛后狼狈不堪的形象,体会他们探险旅途的艰辛。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2、从“撵”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里把箱子比作“一根无形的鞭子“连同一个“撵”字,体会箱子对于他们既是 负担又是鞭策。)

3、四个人的语言表明了他们信守诺言的坚定信念。

启发学生想象:他们在途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如果没有箱子,结果会怎样?

引导学生抓住第7和第19段自然段感悟。“当他们不愿继续向前迈步时,它牵制他们的身体,鞭策他们的精神;当他们想要各奔东西时,它把他们紧紧地拴在一起。”“在那里,许多迷了路的孤身旅人现在只剩下一堆堆白骨”“那股使他们四个人为了遵守诺言而努力奋斗的力量,而四个人之所以能够团结在一起,仅仅是因为他们共同承担着一项义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箱子的凝聚力,也就是信守诺言的信念。

其二、他们是为了得到丰厚的报酬。 “格拉夫接着命令道,“我要你们都向我保证,在把箱子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以前决不离开它。地址在箱子上,如果你们把它交给我的朋友唐纳教授,你们将会得到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我能保证你们得到丰厚的报酬。”

(神秘木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他们认定只有齐心协力把这只箱子抬出去才能获得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

师:像这种通过回忆补充事件原因的写作方法叫做插叙。

其三、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 师:当他们最终打开箱子时,他们发现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格拉夫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你能理解他的做法吗?从中能体会到格拉夫是个怎样的人?

(因为格拉夫知道当四个人身处极度危险的境地,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他们需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需要走出密林的力量,需要团结协作,于是格拉夫用这只充满希望的箱子,使他们团结协作,战胜了重重困难,重获生命。)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体会着反复读1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这只箱子里装的仅仅是石头吗?还有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让学生明确,这只箱子里装着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装着四个人信守诺言、团结协作的高贵品质和必胜的信念。懂得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困难。在生活中做一个信守诺言,讲诚信的人。 板书设计: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五人森林探险 格拉夫死前留下一只箱子,并互相许下诺言 箱子鞭策他们团结一致,继续前行 终于走出丛林 箱子解密(石头) 猛然醒悟 比黄金还宝贵的是生命

14、白杨

教学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两个生字,领悟“茫茫、戈壁、浑黄一体、清晰、高大挺秀、分辩、沉思、新疆”等词语。

2、认识白杨的特点,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思考和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难点:

了解白杨树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的句子;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白杨树是我国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庭前屋后,道路旁边随处可见。它既不像松树那样四季长青,也没有柳树那样清新妩媚,更不能与观赏树木相提并论。也许,我们平时根本没有注意他们,可是假如你在茫茫的戈壁上看到白杨的时候,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作家袁鹰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为我们写出了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白杨》。 二、教师介绍有关西部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交流对新词的理解。

2、默读课文,读前出示思考题:“文中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白杨生长的环境怎样?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四、认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白杨的语句,比如”高大挺秀”、“卫士”,以及哥哥和妹妹的对话。人们描写树木一般都用高大挺拔、高大挺直等词语,本文作者却用“高大挺秀”,表达的感情很不一般。“秀”有清秀、秀丽、秀气、高雅等意思,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对大戈壁上的白杨树的赞美敬佩之情。 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准备,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著名作家袁鹰写的《白杨》一文,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品味文字,体会含义。

出示中心问题:文中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白杨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文中有关的字、词、句说一说,并试着读一读。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提问:这些话写出白杨什么特点?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重点理解划线的词 ,体会出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 2、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他的嘴角有浮起一丝微笑,?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提问: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为什么突然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父亲看到了什么?想些什么?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什么?“几棵小树”又指谁?“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含义是什么?(使学生体会出爸爸看到白杨,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到边疆落户,于是他想,怎样才能将孩子培养得像白杨一样。当他看到几棵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他欣慰地笑了。因为他看到了建设边疆后继有人。他坚信他的孩子也会像白杨一样,茁壮成长扎根边疆。) 3、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提问:“卫士”是什么意思,“卫士”一词写出白杨什么特点?体会白杨的高大坚强、正直无私,哪里需要就在那里安家的品质。) 四、理清线索,总结升华。

《白杨》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先写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特点,借以表达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志向。同时也表达了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和信任,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一样,迎着风沙茁壮成长,成为建设边疆的生力军。 五、延伸探讨

1、孩子到新疆后干了些什么? 2、以后新疆会变成什么样子?

书: 借物 喻人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白杨 适应性强 ??爸爸 生命力强 建设边疆 小白杨 —— 茁壮成长 —— 孩子

15、米芾学书

教学目标:

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4、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所受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课文就是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板书:米芾学书 二、引导学生从题目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看到题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呀?(米芾是怎样学书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样练习书法的??)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一会在小组中解决。

2、指名读课文。目的:检查自学情况,纠正生字读音。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们觉得米芾小的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呀?(刻苦、认真) 四、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米芾与秀才学书为什么能找到写字的窍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己按要求默读思考。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大声朗读画出的语句。

五、谈收获,总结全文。

1、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米芾小的时候是个刻苦练字的孩子,所以他长大了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那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吗?

2、指名再读秀才说的练字的窍门的一段话。 3、谈谈对秀才说的话的看法和理解。 六、拓展延伸 作业: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完课后的体会,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2、运用秀才说的窍门练习写一写今天学的这两个生字。 板书设计:

米芾学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