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受力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三讲-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受力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讲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及受力情况分析

教师:丘海芬 学生:王天一

一、三种力情况分析

(一)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大小:G=,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方向: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问题1:重力是怎样产生?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位置所受的重力相同吗?

例题1:(双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在地面附近向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小,向下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大

B.同一物体,不论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在地球的同一位置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C.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变式1:北京时间2010年8月29日晚,中国男篮迎战土耳其男篮世锦赛小组赛第二个对手科特迪瓦队。易建

联在一次进攻中将篮球向空中斜抛出去,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篮筐。若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是( )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和易建联给球的力 D.只受篮筐给球的力

C.只受易建联给球的力

(二)弹力 1、产生条件:且 2、如何判断有无弹力

方法1:“假设法”:即假设接触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若维持现状则接触物体对

研究对象没有弹力;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弹力。

方法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弹力:即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分析是否符合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或

者由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反推弹力是否存在。

1

3、弹力的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并指向物体的方向。 (1)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沿着绳子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同一条绳子内各处的弹力相等) 4、弹力的大小:

(1)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

(2)弹簧的弹力可以由胡克定律确定,胡克定律的内容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

和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公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问题2: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吗?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例题2: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 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变式2:对于如图2所示的两种情况,若都在A处剪断细绳,在剪断瞬间,关于甲、乙两球的受力情况,下

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都只受重力作用 B.甲球只受重力作用

C.乙球只受重力作用,甲球受重力和弹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1

图2

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用两根轻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侧一根线是沿竖直方向。关于这四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例题3:图3所示的四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

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图5

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丁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2

变式3:(双选)下面图4中,静止的小球m分别与两个物体(或面)接触,设各接触面光滑,则A受到两个

弹力的是( )

O

60°

F

问题3:如何确定弹力的方向?

图4

例题4:如图5画出以下各种情况的A物体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

A A A 图5

A 变式4:如图6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

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问题4:如何求解弹簧弹力的大小?

例题5:如图7所示,为一轻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线,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长为0.20 m时弹力的大小。

图6

图7

3

变式5: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利用得到的弹力F和弹簧总长度l的数据,作出了F-l图象,如图8所示。

(1)弹簧不发生形变时的长度l0=________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

图8

例题6:(双选)如图9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4 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

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2 N,则细线中的张力FT及B对地面的压力FN的可能值分别是() A.5 N和6 N B.5 N和2 N C.1 N和6 N D.1 N和2 N

变式6:(双选)如图10所示,摩擦及绳子、滑轮的质量不计,物体A重4N,物体B重1N,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3N B.测力计的读数为2N

C.物体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2N D.测力计示数为3N

(三)摩擦力

1、产生条件:①不光滑;②有弹力;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2、如何判断有无相对运动趋势

图9

“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看原来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运动。若能发生,则两物体间

有相对运动趋势;若不能发生,则物体间无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且与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大小:f=μN,其中的N表示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2)静摩擦力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fm

注意: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计算。如果题目中没有特别说明,可

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