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及答案1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及答案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胳标本,介绍鱼骨胳的结构和作用。重点描述脊柱的组成和作用。 鱼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鱼的上浮和下沉又靠什么呢?原来鱼的体腔背侧有一个白色的结构叫鱼鳔,里面的空气可增减,从而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

由于肌肉、骨胳、鳍和鳔的协调作用,鱼在水中便可以自由自在地运动了。 (三)鱼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鱼的种类。

2.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国常见的海洋捕捞鱼类以及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所采取的措施。 4.淡水养鱼中的“四大家鱼”及淡水养鱼业的前景。 5.针对鱼类资源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渗透保护环境和动物资源的思想情感教育)。

(四)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一)鱼的形态特征

体形: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 体色: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体表:鳞片和粘液,有保护、减小阻力作用 侧线:测定方向、感知水流 鳃; 呼吸器官 鳍: 运动器官 (二)鱼的呼吸

水 口 鳃(气体交换) 鳃孔 水 (三)鱼的运动

尾鳍:稳定身体、推动前进、控制方向

骨胳:保护和支持身体

鳔: 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 (四)鱼与人类的关系

1.鱼的种类(2.4万种)及作用(食物、滋补品等)。 2.海洋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4.四大家鱼:鳙鱼、鲢鱼、草鱼、青鱼。

检测案

1、下列不属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是( C) A.体表大多被有鳞片 B.用鳃呼吸

C.体内有脊柱 D.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游泳 2、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关闭,这是鱼在( C) A.吞咽食物 B.喝水 C.呼吸 D.散热

3.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死的鱼中,她可判断鱼是否新鲜的依据是( B ) A.鳞片是否新鲜 B. 鳃丝的颜色 C.身体有无伤痕 D. 体表是否湿润

4.下列生物中是鱼类的有(A )

①海马 ②鲨鱼 ③娃娃鱼 ④鳄鱼 ⑤鱿鱼 ⑥鲫鱼 A.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5.下列关于我国水域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C)

A.我国的海域面积广大,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可以将工厂和生活污水排入江海,丰富鱼类的饵料 C.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用先进技术改进渔业 D.耗巨资修建的三峡水利工程,非常有利于鱼类生活 6. 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B ) A.虾 B. 鲫鱼 C. 蜗牛 D. 乌贼

7.对“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进行探究时,发现能够保持鲫鱼身体平衡的鳍是( A ) A.胸鳍和腹鳍 B. 背鳍和尾鳍 C. 背鳍和臀鳍 D. 鳍和尾鳍 8.你有过捉鱼的经历吗?下河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挣脱,这是由于体表有很滑的粘液,鱼体表粘液的作用是( B )

A.预防人类捕捉 B. 减少运动阻力 C.保持体表湿润 D. 辅助呼吸

9.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鱼的尾鳍没有的功能是( B) A.产生前进的动力,控制前进的方向 B. 使鱼体直立 C.维持鱼体的平衡 D. 帮助鱼体转换方向 10.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D)

A.章鱼 B.鲸鱼 C.甲鱼 D.海马 反思与补充: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知识与技能 :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5. 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 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3.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一、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两栖动物

1.通过观察发现,青蛙的眼睛后面有( ),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 ),是呼吸是气体的通道;青蛙的前肢( ),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 ),即能跳跃也能划水。青蛙肺的结构简单,不 ( ),需要裸露的( )辅助呼吸。 学生按顺序回答 教师重点强调 2.常见的两栖动物有什么? 二、爬行动物

1、描述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常见的爬行动物有什么? 一、小组交流、生生互动

【学习任务一】青蛙的形态特征 1、想一想,议一议 青蛙和龟既可以 在水中游泳,也可以 在陆地上生活,然而,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而龟属于爬行动物, 1.可能与二者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 关。

投影出示图片 这是为什么呢?

2、观察与思考 (1)观察青蛙成体的 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2)不同环境中的青蛙身体的颜色相同吗? 为什么? (3)当你手握青蛙时有什么感觉? (4)比较青蛙前后肢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 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5)仔细观察青蛙的头部有哪些器官? 分别有什么作用?

(二)爬行动物 1、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 2、常见的爬行动物。 (1)青蛙的身体 分为头、 躯干 、四肢三部分,没有 颈和 尾部 。

(2)不同。 青蛙会根据环境颜色改变自 己的皮肤颜 色而适 应不同的环境。 (3)体表光滑有黏液

(4)前肢短小,可以身体;后肢发达,趾间 有 蹼 ,既能 跳跃 也能划水 。

(5)头部前端有一对 鼻孔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口中有 舌,没有牙齿。 有一 对眼睛,眼睛后方有一对 鼓膜 ,可以感知声波。 个别强调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学习任务二】引导学生自学青蛙的图片, 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青蛙的呼吸是什么样?如何生殖的? 2、常见两栖动物的形态特征。 3、总结两栖动物主要特征。

二、师生互动、归纳点拨

【学习任务三】爬行动物。 1、蜥蜴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2、呼吸和生殖。

【学习任务四】通过以上认识,感知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肺和皮肤;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2、蟾蜍、大鲵、蝾螈。 详见P26. 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1、P27 2、呼吸:肺;生殖:体内受精,陆地产卵。 板 书 设 计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1、青蛙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两栖动物 3、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爬行动物 3、主要特征

检 测 案

1、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D ) A.肠 B.肺 C.口腔黏膜 D.皮肤 2、两栖类是( C )。

A、典型的水生动物 B、真正的陆生动物 C、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D、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3、爬行动物覆盖着鳞片或甲 ,其作用是(D ) A.有利于运动 B.保护皮肤

C. 有利于防御敌害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及保护作用

4、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没过几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A )。 A.缺氧 B.饥饿 C. 惊吓 D.水质有问题

5、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最主要的原因是(C ) A.皮肤裸露 B. 幼体用鳃呼吸

C. 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D.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6、蜥蜴的呼吸特点是(B)

A.完全用肺呼吸 B.肺呼吸,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C.用体表呼吸 D.用鳃呼吸 7、判断:

(1)既能生活在水中,有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属于两栖动物。( × )

(2)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里。( √ )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 ) 8.连线

体表覆盖鳞片

青蛙 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

在陆地产具有坚韧卵壳的卵

蜥蜴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终生生活陆地上

反思与补充:

第六节 鸟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 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教学重点: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的探究活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