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统计图的转化》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学案]《统计图的转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数学:4.4《统计图的转化》学案(青岛版七年级上)

一、教与学目标:

1、使学生在对统计图特点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正确进行统计图的相互转化。. 2、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二、教与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统计图描述数据。 难点: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的互相转化。 三、教与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说出我们学过的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导语:在制作统计图时,我们往往按照不同的要求,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有时我们为了研究需要,也要把一种统计图转化成另外一种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你能从教材P92页统计表中得到哪些数据? (2)你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吗? (3)你能根据P92页统计表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吗?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强化对条形统计图特点及绘制认识。 2、合作交流:

(1)请和小组内同学交换检查统计图规范性,有错修改。 (2)请小组同学共同交流,从条形统计图能得到哪些信息? (3)请小组交流探索,如何将条形统计图转化成扇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关键在于找到扇形的面积所表示的数据,并让学生说出“收看不同场数的人数占所有情况的百分比”的求法。比如:观看一场的人数所占百分比, ,相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2(4)请你独立完成扇形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换检查是否规范。 ?5@360??5%?18?强化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学生交换检查,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做图的规范性。 3、精讲点拨:

归纳总结:已知条形统计图制作扇形统计图,可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由各种情况的具体数据求出总的数据,然后可求出每种情况占总的情况的百分比,从而进一步地画出扇形

统计图。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P93页习题4.4A组第1题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已知扇形统计图制作条形统计图,在已知总数的情况下,可根据各部分之间的比求出各部分的具体数据,从而可

时间/时绘制条形统计图。 7点到晚上7点的时间安

4(2)下图是小明寒假里从早晨排统计图

①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折线统

3计图

获得哪些信息?

2②根据上面的条形统计图,你能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已知折

1线统计图则可知每种情况据可制作条形统计图;反

学习做家务吃饭看电视体育活动其他的具体数据是多少,根据具体数之,已知条形统计图,则同样可根据具体数据同样可以绘制折2、能力提升:

知每种情况的具体数据,线统计图。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小宇同学为了了解“限塑令”后使用购物袋的情况,6月8日到某集贸市场对部分购物者进行了调查,据了解该市场按塑料购物袋的承重能力提供了0.1元,0.2元,0.3元三种质量不同的塑料袋.下面两幅图是这次

调查得到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若每人每次只使用一个购物袋),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调查的购物者总人数是 ;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说明扇形统计图中0?2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 度0.3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 度;

(3)若6月8日到该市场购物的人数有3000人次,则该市场需销售塑料购物袋多少个? 并根据调查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0.1元 90° 135° 自备 0.2元 人数 50 40 30 45 33

(四)、达标测评:

(1)要反映泰安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2)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体之间的百分比关第的是( ) A、 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均可以

(3)某公司从家到公司的路程(公里)参照统计图,下列各值中,哪一个能最准确地表示该公司雇员,上班路途至少是16里的人数占总雇员人数的百分比?

A.25% B.30% C.40% D.50%

(4)初中学生的视力状况已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20万名初中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从中随机抽查了10所中学全体初中学生的视力,图1、图2是2004年抽样情况统计图。请你根据下图解答下列问题:

① 2004年这10所中学初中学生的总人数有多少人?

② 2004年这10所中学的初中学生中,视力在4.75以上的学生人数占全市初中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

少?

③ 2004年该市参加中考的学生达66000人,请你估计2004年该市这10所中学参加中考的学生共有多少

人?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

六、作业布置: 1、教材P92页练习 2、教材P93页A组2 七、教学反思: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