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2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重要保障之一,如果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则会直接威胁到内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给予了独立性明确的含义: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没有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独立性是针对内部审计机构而言的①。然而,经验证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主要来源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组织形式以及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素质。众所周知,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设置的机构,在本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

因此,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企业的利益限制。于是,企业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作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尤其是当面对企业领导者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审计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如若服从于管理层意志,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监控,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便会埋下巨大的隐患,导致审计风险。

2.3 我国内部审计理论滞后,内部审计不规范,其业务无准则可行

在内部审计的理论方面,如内审的目标、职能、原则等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体系;而实务理论方面,如经济效益审计,企业集团审计,比价审计的有关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以至理论落后于实践,指导意义被淡化。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审计人员,但因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制约,因而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完全发挥出来。同时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分别有《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法律依据,而关于内部管理审计的法规则是一片空白。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而事实上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依据,往往审计人员不知道该怎样开展和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

2.4 对企业内部审计认识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内部审计在思想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别是一些企业领导,对企业审计工作怀有一种很不友好的思想,他们往往认为内部审计工作限制了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削弱了自己的权威。于是,他们便任意的精简内部审

郭瑞恒.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统计,2002年第6期.

6

计机构,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受到了很到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目前许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都不被重视,甚至在一些企业中审计部门应经“名存实亡”了。

2.5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不完善

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国许多企业在实现各部门信息化的同时,也逐步开始整合与集成其信息化应用系统。然而在财务与管理信息化的同时,人们却没有对内部信息系统审计这一概念有足够的重视。顾名思义,内部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对内部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过程,通过收集和审核审计证据,对信息系统是否能够维护数据的完整、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使被审计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使企业的内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等方面做出评价。然而如果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不完善,就难以发挥其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作用①。

贺颖奇,陈佳俊.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J].审计研究,2006(4).

7

第三章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仅停留在对企业经营运作行为合规性合法性的审计,着重于揭露经营管理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没有把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管理现状、建立和健全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作为审计的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企业内部是否有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作为企业审计部门则是对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及实施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不仅仅参与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充分的空间来观察企业的经济行为。在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之所重要,就是能够发现企业经济运作中种种弊端,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规范管理、减少漏洞、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主观和客观因素。

3.1 客观因素

3.1.1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带来的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是实施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或者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都会直接导致控制风险难度加大。 3.1.2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带来的风险

企业经营方式越复杂,内部管理层次越复杂,意味着对其审计的难度也越大,审计工作面临失误与差错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大.其审计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单位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社会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制约。内审人员面临的是与单位领导层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以及与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同事关系,所涉及的人不是领导就是同事,非直接有关也是间接相关,审计过程及结论必然涉及到具体的个人利益,因而审计过程难免受到各类人员千扰。

3.1.3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

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保障审计人员合法权益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法律保障,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审计工作处在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之下,我国法律法规制定的时滞性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合理性和缺乏操作性也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相应地增加了审计风险。

3.1.4 企业审计业务复杂化和审计范围不断扩大。

企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被审计的经营业务也变得日趋复杂,为内部审计带

8

来了更多的困难。一个企业已经不再是单一经营,可能涉及到多个行业,其经营业务也千差万别,再加上企业所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多,这就容易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比原来更加复杂,使得会计记录中出现错记、漏记的可能性随之加大,为企业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

同时企业的审计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不仅包括对财务上的审计也包括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等工作,审计人员通过对财务上的检查发表正确全面的审计意见难度比较大,因此,增加了审计风险的产生。

3.2 主观因素

3.2.1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有的一种重要技能,审计经验需要实践的积累。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中不少人仅熟悉财务会计业务,一些审计人员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审计经验有限。

3.2.2 内部审计的局限性与审计手段的缺陷带来的风险

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审计技术从过去人工审查发展到现在的电子计算机辅助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但是审计技术和审计手段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从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应技术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审计最佳效果。 3.2.3 轻视审计带来的风险

审计工作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近年来,由于企业转型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管理者对审计的作用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只把审计当作是一种核实财务数据的程序,未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有的甚至对此加以回避,致使审计在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地位,很大程度降低了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不能与审汁的“独立性、权威性”相匹配,而且容易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