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系就是规律

(4)联系与系统

系统——是指一定数量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系,构成具有整体新质特征而又相对独立的事物整体。

系统性——是指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客观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系统。

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出发,综合地、精确地考测和把握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二、世界时永恒发展的“过程的集合”

1、发展的定义

发展史由量变到质变的、前进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的过程。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一切变化→运动(包括循环、倒退与发展) 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性质的运动→发展

历史是前进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南明王朝、洪秀全、孙中山(倒退、循环、发展【推翻帝制】)

不辩论与循环论(形而上学) 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 瑞典生物学家林耐:“现在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和它们由造物主新创造出来时的数量相等。” 倒退论 孔子:“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克己复礼”回到“郁郁乎文哉”的周朝。 老子:“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以乘之,虽有甲兵,无以阵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上如标枝,民为野鹿;相爱而不知以为仁,相实而不知以为忠;黎动相使,不以为觞。”

胡锦涛论“科学发展观”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完善 ??

2、事物的发展是个过程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其发展也是一个过程。(马克思:自然历史过程)

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规律和范畴构成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1)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唯物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范畴

范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唯物辩证法有五对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

(3)规律与范畴的关系

规律包含范畴,范畴体现规律。 注:1、原因和结果

(1)宏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或因果关系。

(2)其中,引起某一种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3)因果关系的特点: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对立

第二,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第三,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四,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3、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事进行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前提 (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 (3)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了事物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引起的。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A.对立性: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a.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的内在根据。偶然性它产生于事物的次要的或外部的原因,使事物发展的趋

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

b.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由于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因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的支配地位,它确定不移地贯彻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由于偶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因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的地位,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存在形式不同。由于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的支配的地位,因而,它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比较稳定的、持久的趋势,是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发展趋势,具有确定性。由于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的地位,因而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或暂时性,它或者以这种方式出现,或者以那种方式出现,或者突然出现后又马上消失,具有不稳定性。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存在于,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a.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处于事物发展同一过程中。一方面,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总是受必然性的支配,离开必然性而独立存在的纯粹的偶然性也是没有的。

b.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一种情形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原来是必然性的东西,因其内部根据的丧失而转化为偶然的东西,原来是偶然性的东西,因获得了内在的根据而转化为必然的东西。另一种情形是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上是必然性,在另一种关系上则转化为偶然性,反过来也如此。

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A.我们只要把握住了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就会有高度的预见性,就能够正确地确定改造世界的总目标和行动的方案,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不断实现由必然向自由的转化。

B.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它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并使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带上一定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自觉地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促进事物的发展,同时要尽可能地排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并且要积极地做好对付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利偶然事件的准备工作,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在偶然中把握必然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存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显示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现在实际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的事物或现象,是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对立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对立。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现实性已不再是可能性。

统一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正是由于具有相互贯通的同一内容,所以能够相互过渡、相互转化。可能性一旦具备必要条件,就会转化成现实性,现实性的事物又产生发展成本来现实的根据,从而转化为新的可能性。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可能性到现实,再由现实性到新的可能性,川流不息、不断转化的过程。

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创造条件,争取好的前途。

从可能到现实

可能性是指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争取好的现实

内容和形式

事物的内容是指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包括组成事物的成分、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规定的事物的特性、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等。

事物的形式是指把内容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这便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二者存在着确定的差别,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2、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一方面,内容和形式作为事物所固有的两个侧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另一方面,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能够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3、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还表现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上。一方面,内容是主导的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另一方面,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内容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