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2015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税收基础2015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幅度比例税率.金融保险业适用税率为5%.夜总会、歌厅、舞厅、射击、狩猎、跑马、游戏、高尔夫球、保龄球、台球、游艺、电子游戏厅等娱乐行为一律按20%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应税行为的,应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提供营业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二、计算分析题

1、分析:①社会团体按规定收取的会费,不征收营业税;

②对福利彩票机构以外的代销单位销售福利彩票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应征收营业税;③对培训费和资料费按文体业的适用税率全额征税;④外派专家取得的咨询费,免征营业税。

计算:应纳营业税=600*5%+(150000+10000)*3%=30+4800=4830(元)

2、分析:转让出售的减免税货物需要补税时,应以海关审定的该货物原进口时的价格,扣除折旧部分价值作为完税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款=海关审定的该货物原进口时的价格×[(1-申请补税时实际已使用时间(月))/(监管年限×12)]×税率

计算:应纳税款=800*〔(1-34)/(5*12)〕* 20%=88(万元)

3、分析:属兼营行为分别计算增值税和营业税 应纳营业税税额=65200*3%+3800*5%=2146 元

应纳增值税税额=333450/(1+17%)-200000*17%=251000元

4、分析:酒厂的粮食白酒按复合税率计算

甲酒厂应纳消费税=(90000×20%+1000×0.5-4000)+[2000×(15+15×10%)/(1-20%)]×20%+2000×2×0.5=24750元

乙酒厂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60000+15000+25000)/(1-20%)]×20%+8×2000×0.5=33000元

5

税收基础作业3

一、理论分析题(任选四题)

1、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税对象是如何确定的?

答: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按其的一定比例计算征收,专项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一种税.纳税人只要缴纳了上述三种税,就发生了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义务,必须按照税法规定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全国范围内征税,不仅包括城镇,还包括广大农村在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2、印花税的缴纳方法和其他税种有什么不同?

答:根据税额大小、贴花次数以及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印花税分别采用以下四种纳税办法:⑴自行贴花办法;⑵汇贴办法;⑶汇缴办法;⑷委托代征办法 3、契税的缴纳与征收有什么特性?

答:①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纳税期限是纳税人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 ②契税在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征税机关缴纳.

③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的同时,要将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有关资料提供给征收机关审核、鉴定.

6、征收资源税的必要性是什么?

资源税实际上就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资源税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它为引导社会投资向节能型能源产品生产转移,提高资源开采效率和利用效率,促使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保证未来我国资源的有效供给,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至关重要,尤其是资源税在促进节约能源和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有着其他调节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主要作用是:

1)、有利于促进国有资源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有效配置。

2)、有利于合理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差异而形成的资源级差收入,促使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3)、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6

4)、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计算分析题

1、分析:①税法规定,以房产投资取得固定收入,不承担联营风险的,实际是以联营名义取得房产租金,应按租金收入计征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房产税税率为12%; ②对房产原值从价计征时的税率为1.2%,并从房产原值中扣除规定的比例后计算.

计算:①租金应纳税额=50*12%=6(万元)

②房产应纳税额=2000*50%×(1-20%)*1.2%=9.6(万元) ③合计应纳税额=6+9.6=15.6(万元)

2、分析:为避免在盐的连续加工过程中重复征税,税法规定,纳税人以自产的液体盐加工成固体盐的,以加工的固体盐数量为计税数量.纳税人以外购的液体盐加工成固体盐,其加工固体盐所耗用液体盐的已纳税额准予扣除. 计算:应纳税额=26000*50-50000*8=90(万元)

3、分析:税法规定:企业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其用地能与企业其他用地明确区分的,可以免征土地使用税、绿化用地不免征土地使用税. 计算:应纳税额=(80000―3000―1500)*5=37.75(万元)

4、分析:按印花税税目分别进行计算 各项目计算:

(1)3*5=15元;(2)7*5+2200000*0.05%=1135元; (3)2800000*0.03%=840元;(4)500000*0.005%=25元; (5)(30000+70000)*0.05%=50元;(6)600000*0.03%=180元; (7)500000*0.1%=500元;(8)1500000*0.03%=450元 合计应纳印花税=3195元

7

税收基础作业4

一、理论分析题(任选两题)

1、个人所得税中对不同应税收入扣除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项所得税制的模式,其应纳税所得额是按各应税项目分别确定的,即以各应税项目的收入额减去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后的余额作为该项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①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外籍人员和在境外工作的中国公民,按4800元的费用扣除额.

②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③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每月800元的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④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⑤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因属纯收益性质,不允许扣费用,并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⑦个人用于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扣除: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向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在税前所得额中全额扣除;个人的所得用于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经主管税务机关确定,可以全额在下月或下次或当年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抵扣的,不得结转抵扣.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