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五、文言文阅读

9.1)第一篇:谢家雪日聚会,儿女咏雪,谢公高兴大笑。第二篇:徐孺子月夜玩耍时,巧妙回答别人有关月亮问话。 2)C

3)都很聪明,比喻精美恰当。

4)把月亮中有物比作眼睛里有瞳仁,恰当生动地指出了某些事物存在的重要性。 5)示例:清晨,树林里鸟儿就像是百唱不厌的歌唱家,给大自然带来欢乐。

10. (1)目似瞑,意暇甚 (2)盖以诱敌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六、现代文阅读

11.1)本文写了“我们”在冬日清晨走出家门,在野外上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对冬天雪后大自然纯洁、坚强、淳朴性格的崇敬、喜爱和赞赏的感情。__

2)渲染了冬日雪后清晨寂静、清冷、美丽的气氛,为下文描写雪后美景和抒发情感作了铺垫。 3)好。大自然包容着我们,给了我们温暖和欢乐,而且永远照顾着我们,所以大自然就像保姆和良友。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很贴切,很新鲜,而且寓意深刻。

4)示例:“我们”从屋内的“舒适愉快”,到在屋外欣赏美景后的“更为激动”,最后到“最为高兴”。因为同雪后寒冷的室外相比,屋内就给人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可是当“我们”走出室外,看到了意外的无比美丽的景色后,便觉得“无比激动”,并由此想到了冬天雪后大自然的纯洁和坚强,所以便觉得“最为高兴”了。

12.1) “弄”字用得好。一个“弄”字,与上文的“装作”、下文的“好像”“系”相互照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骗子装模作样的形象,从而对表现皇帝的昏庸、愚蠢起到有力的衬托作用。 2) 皇帝在镜子面前转身、扭腰,是装出欣赏自己的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这反映了他虚伪、愚蠢而又荒唐的性格特点。

3) 人们齐声称赞皇帝那并不存在的新装,是因为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谁也不愿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4) 因为小孩子天真单纯,无私无畏,所以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这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天真单纯的童心,诚实、无私无畏。 七、作文

13.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三角梅的红色花瓣就像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滚烫 干躁 酬劳 地毯 B.张扬 呼啸 流倘 添置 C.帐蓬 琢磨 硬朗 爆发 D.荒地 废弃 飘荡 水渠

2.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B.他们出发了,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狗。 C.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12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

C.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与虚伪。 D.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

B.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C.春回大地,福满人间。喜迎戊戌狗年的除夕之夜,普天同庆演绎时代精彩。 ....D.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流淌 呼啸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B.酬劳 硬朗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C.帐蓬 峭壁 淡泊明志 不毛之地 D.溜达 派遣 沉默寡言 见异思迁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论语》中阐述学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表现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1)(参加辩论)某电视台在播出了《皇帝的新装》后,人们就骗子的形象展开辩论,正反双方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骗子能骗到皇帝是智慧的。他们耐心地研究了皇帝的心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他们骗了皇帝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而不是骗百姓,可见他们是类似于那些劫富济贫的人,是在惩罚骄奢的皇帝。 正方:

(2)(网络跟帖)《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会如何呢?某网络上,有很多初一学生就《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小孩的命运展开了想象。请你在网上发帖表达自己的看法,注意给自己起个富有个性的网名。

帖子一 网友“岁月单车”:小孩天真无邪,皇帝愚蠢暴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给了他一个“说真话罪”。

帖子二 网友“ ”: 。

(3)(漫画解读)仔细阅读漫画,并联系《皇帝的新装》一文,说说这则漫画的深刻含义。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文中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有哪些?本文教导我们对待学习应有怎样的态度? 3)文中谈学习方法的句子有哪些?本文教导我们对待学习应有怎样的方法? 4)文中谈品德修养的句子有哪些?本文教导我们赢有怎样的品德修养? 10.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不亦说乎( ) (2)传不习乎( ) ..(3)不堪其忧(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习的态度。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勉励学生要珍惜时间。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4)你从文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请结合其中一则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六、现代文阅读

1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寻春 韩少华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