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课时分层作业13 鸿门宴 苏教版必修3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课时分层作业13 鸿门宴 苏教版必修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春眠不觉晓课时分层作业(十三)鸿门宴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令将军与臣有郤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沛公奉卮酒为寿

D [A项,“郤”同“隙”;B项,“倍”同“背”;C项,“蚤”同“早”。]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①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背叛) .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隔阂) .③秦时与臣游(交往) .

④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⑤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慢走) .⑦项王按剑而跽曰(直身跪) .A.①⑤ B.②③

C.④⑦ D.⑤⑥

D [D项,⑤谢:辞谢;⑥度:估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留沛公与饮?项王即日因.A.?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示之者三?举所佩玉玦以.B.??身翼蔽沛公?常以.?得复见将军于此?.C.??坐?因击沛公于.

?,籍何以至此?不然.?D.

?项王默然不应?.

C [C项,“于”,介词,在。A项,“因”,就/趁机;B项,“以”,来(表目的)/用(表方式);D项,“然”,这样/……的样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1

春眠不觉晓C.秋豪不敢有所近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

C [A项,婚姻:古义为儿女亲家,今义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项,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常作程度副词,十分、极。D项,山东:古义指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不能举?杀人如.?A.

?沛公起如厕?.

?项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B.?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樊哙从良坐.C.???因击沛公于坐.

?诸侯?毋内.?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D [A项,如同,好像/去;B项,谢罪/感谢;C项,坐下/同“座”,座位。D项,均同“纳”。]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导学号:51362093】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理有节的,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难怪项羽愿听。

A [A项,项庄未能刺杀到刘邦,不能理解为他心软、手软,而是因为有项伯及时保护。]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刻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总在沛公身上。

(2)秦王有虎狼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对人用刑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

8.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鸿门宴》一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情节有基本的掌握,然后才可以根据题目画线处前后文的句式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张良机智的安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导学号:51362094】

何师俭,字桐叔,浙江山阴人。以纳赀,于康熙六十年选授兵部员外郎。奉职勤恳,常....数月不出署。雍正元年,迁广西右江道佥事,部请留任一年,世宗命以升衔留任,赐人参、貂皮。师俭以执法却重贿,忤要人,因诬以避瘴故留部。侍郎李绂昌言曰:“今部曹不名一钱,才者尤劳瘁,苟得郡,争趋之,况监司耶?”期满,复请留,加按察司副使衔。司疏奏皆出其手,他司事难治者亦时委之。

三年,出为江南驿盐道副使,上召对,勉以操守,复赐人参、貂皮,许上疏言事。四年,调广东粮驿道副使。岁大祲,师俭以存留米五万石给饷,饬所属缓征。或疑专擅获咎,师俭曰:“请而后行,民已苦箠楚矣!”总督孔毓珣与巡抚杨文乾不相能,以师俭署盐法道,欲引以为助。文乾疑为毓珣党,令买铜,将以赔累困之。明年,文乾入觐,上示以毓珣弹事,亦及师俭,乃知师俭非阿毓珣者。令署按察使,毓珣又疑师俭暱文乾。及文乾卒,劾师俭违禁开矿,侵蚀铜价。逾年,署巡抚傅泰会鞫,事始白。上知其无罪,命往陕西佐治军需。

师俭在兵部,谙悉诸边形势扼塞、战守机宜、刍饷缓急。至凉州,每集议,指画如素习,总督查郎阿深重之。署凉庄道参政。师过凉州,檄至肃州支饷。两路遥远,师俭即以凉州所.蓄给之,师行无乏。一日羽书数过,师俭策必调取生兵,峙以待。已而果然。肃州师将行,..飞檄令截取公私骡马,官民皇皇。师俭曰:“在道官商皆赴肃者,若官顿于途,货弃于地,非军前所宜。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茭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檄虽严,吾自当之。”于是官商皆安,军事亦无误。

寻调补西安盐驿道副使。关中旱,诏以湖广米十万石自商州龙驹寨运陕西。师俭董其役,未半,大雨谿涨,骡马少,不足供转输。商於山中无顿积所,水次隘,运艘不齐。师俭以秋谷将登,请止运,民亦不饥。军中马缺,檄取驿马。师俭谓:“置邮传命,如人身血脉,不

3

春眠不觉晓能一日废。”拒不可,事竟寝。

擢按察使,数平疑狱。吏有故入人罪者,必按如法,虽贵势贤亲不徇纵。十三年,以目疾乞休。高宗即位,赦诏至,时目已失明,令吏诵案牍,谛听,得邀赦典者,立出之而后上陈。留两月,毕其事始归。后卒于家,陕西祀名宦。

(选自《清史稿·何师俭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茭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B.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茭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C.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茭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D.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茭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文断句题目,可根据句子结构来判断。“进剿未有定期”结构完整,动词“有”的宾语是“定期”,其后应断开,排除A、C。“释所载而后供役”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D选B。]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纳赀,封建社会的选官办法,即交纳一定的钱财就可以取得入选做官的资格,实质上是公开的买官卖官。

B.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羽书,插上鸟羽,要求迅速传递的军事文书。《汉书》注:“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

D.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声讨或晓谕的文书。也指科举考试应试录取的名单。 D [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檄”不是科举考试应试录取的名单。]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雍正元年,何师俭被提拔到广西担任右江道佥事。因为他执法公正、拒绝受贿,他得罪的权贵就诬告他想逃避瘴气,于是他又被滞留在兵部。

B.何师俭调任广东的那年,庄稼歉收,何师俭担心老百姓遭受疾苦,就自作主张把存留的五万石粮拿出来作为应急粮饷,并命令下属官吏暂缓征收赋税。

C.何师俭在兵部时,就对各个地方的地势要塞、攻打守备的时机和军粮供应的情况很熟悉。到凉州后,他对每次集会讨论的事情都了如指掌,受到总督的赏识。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