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经典复习思考题附详细解答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发展经济学经典复习思考题附详细解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就业不充分(underemployment)。这类失业者是指那些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能够并愿意工作时间的劳动者。

3)伪装的失业(disguised unemployment)。这类失业完全被掩盖起来了,劳动者表面上在就业,实际上与失业无异。4)隐蔽的失业(hidden unemployment)。这是指有些人因无工可做而选择非就业的活动。

5)提前退休(prematurely retired)。在不少国家,尽管寿命在延长,但退休年龄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

6)健康受损(the impaired)————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可以做全日工作的劳动者,但营养不良和卫生保健差而四肢乏力,以至于不能做全日工作。 7)无生产性(the unproductive)————本来是有生产性的劳动者,但因补充性的物质资源不充分,生产效率低,生产出来的成果甚至还不能补偿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如,一个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工人虽然天天上班,但生产率很低。 3、人力资本对经济有什么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增长理论突出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能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进而实现规模收益递增。因此,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在经验研究中,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还从各个侧面证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关于利用外资 : 一般的意见是,要促进经济更快地增长,仅仅增加物质资本是不行的,必须在增加物质资本投资的同时扩大人力资本的投资,使两种投资平衡地增长。

(2)关于余值增长率: 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的增长率,这二者的差额被叫做余值增长率。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作用,一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后一因素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发展经济学家丹尼森计算出,教育、医疗卫生、知识的增进等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在一起,可能占这个余值增长率的60%以上。

(3)关于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 :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收益率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比只受过中学教育的人在收入上要高得多,而中学毕业的劳动者的收入要比小学毕业的劳动者的收入要高得多。经济学家认为,收入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劳动生产率水平,这就间接地证明了对教育的投资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事实也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必要的战略措施。

4、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教育的成本、收益关系是怎样的?

(1)教育的功能

教育像营养和保健一样,具有双重功能:它既可以作为消费品——它可以为教育者提供终身的文化上、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它又是一项投资——它可以提高劳动者或未来劳动者赚取收益的能力。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教育能够提高一国全体公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同时它也增进了全体劳动者的技能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具体说来,教育的社会功能有以下几点: 1)当一个人受教育之后,他可以终身享受更高层次的消费方式。

2)妇女接受教育甚至对社会贡献更大。首先,可以减少生育率;其次,有利于提高子女的文化修养和品德修养;再次,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最后,提高妇女的就业机会,增加社会生产力。

3)教育能够使劳动者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促进劳动力的职业选择和变换以及地域迁移,从而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4)教育能够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和寿命的延长。 (2)教育的形式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包括三种形式:学校正规教育、 非学校正规教育(短期的培训)、非正规教育(自学、边干边学)。 (2)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1)教育成本:由家庭负担的私人成本包括两个部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也叫直接成本,它包括家庭对子女完成最终教育的全部实际货币支出,如学费。隐性成本指学生在上学期间放弃的收入,因此,隐性成本也叫机会成本。显然,一个学生年龄越大,受的教育越多,放弃的收入就越大,隐性成本就越大。 一个家庭预期他的子女在读书期间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2)教育收益:如果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生产技能,从而增加了产出和收入,那么,这种增加的收入就是他的教育收益。一般来说,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收益就越大。

3)教育收入与成本的比较:教育的收益是预期的,因此,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估算教育收益时必须对某级教育的未来年份的收入进行贴现,然后把这种贴现值与该级教育成本进行比较。一个家庭是否对子女进行投资和投资多少,取决于贴现收入和贴现成本的关系。如果贴现收入大于贴现成本,投资就是有利的。反之,如果贴现成本大于贴现收入,投资就不值得进行。

4)教育投资收益率与其他投资收益率比较:通过计算内部收益率, 一个家庭可以把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与其他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 如果教育投资内部收益率在所有各种投资中是最高的,这个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就是最优的;否则,对教育

的投资是不合算的。西方一些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进行了大量的经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一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是高的,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一般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是合算的。

二是在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在各级教育中是最高的。 三是在发展中国家,各级教育的私人教育收益率大于社会教育收益率。 四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收益趋向于递减,其基本原因是,接受某种等级学校教育的劳动者不再变得那么稀缺。 5、什么叫知识失业和智力外流?

(1)知识失业:知识失业的过程也是教育深化的过程。由于现代部门有限的就业机会,那些怀才不遇者只好屈身俯就,寻找低一级的工作。而原中学毕业的人能做的事情现在被大学毕业知识分子抢占了。这就意味着,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力的需要而言,出现了“教育过度”(over education)的情况。

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发展导致了知识失业,但反过来,知识失业也助长了教育的进一步扩张。

(2)智力外流(brain drain)是指穷国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完成学业后迁移到另外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移民活动。按照西方正统经济理论的说法,国际移民是一件好事。 智力外流的作用:

1)从全球观点来看,当每个人在他的收入和劳动生产率达到最大的地方工作时,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最大值。

2)从迁出国角度看,它们也没有因技术专家迁出国外而遭受损失。 3)迁出国还可能增加很多利益。(如,寄回外汇)

4)这些移民与国内经常保持密切联系,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这对国内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 (3)智力外流的危害

智力外流不仅仅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关键性专门人才的供给,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不去思考和研究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是把注意力转到国际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成就上。

第十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复习思考题

1、技术进步的内涵和类型。

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 外生的技术进步与内生的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即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没有关系。有些经济学家反对把技术进步看作是外生的,认为技术进步是体现在物资资本中,新的机器设备代替旧的机器设备代表着技术进步。因此 ,技术进步是内生的。 技术进步的类型

经济学家把技术进步的类型分别称为资本节约型的和劳动使用型的、 劳动节约型的和资本使用型的以及中性型的。

2、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熊彼特在1912年第一次出版、1934年译成英文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把创新引入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把创新看作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后来,他又进行了发挥和完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1)发明(invention) 和创新 (innovation)两个概念的区分:

(2)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发明是新技术的发现,创新是把发明实际运用于市场生产。因此,发明是技术上的概念,创新是经济意义上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明和创新之间的界限已不象熊彼特所区分的那样严格,发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创新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3)创新的主体:在熊彼特看来,发明的主体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他们具有创建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梦想和意志,具有征服困难、获取成功的愿望,把创造过程当作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对于经济事业的开发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善于捕捉投资机会,具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魄力和冒险精神。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