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020年)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020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说明

2 区域概况

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交通和商贸中心,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2005年,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长沙、望城、宁乡三县和浏阳市,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幅员11820平方公里。

2.1 区位条件

长沙市位于湘中偏东北,湘江下游,洞庭湖以南,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之间。东临江西省宜春、萍乡两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

长沙市水、陆、空交通网络齐全。铁路有京广、洛湛、焦柳铁路贯穿南北,湘黔、浙赣、石长铁路连接东西。公路四通八达,京珠、长永、长益、长潭高速贯穿全境。内河航运便利,经过湘江、洞庭湖可以通江达海。黄花国际机场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空港之一。长沙市还是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图2.1 长沙市区位图

为核心的华东经济圈和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华东经济圈沿长江向内陆辐射、华南经济圈沿京广铁路向内陆腹地扩展的必经之地,又位于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四大全国性商贸中心聚辐的交错地带,东南西北四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可在长沙地区产生叠加效应,使之成为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长沙市在全国“东靠西移”、“南北对流”的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作用。

6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说明

2.2 自然概况

(1)地貌

长沙市处于湘中丘陵向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东、西两端山地环绕,中部渐趋低平,南部丘岗起伏,向北倾斜,逐渐平坦开阔。市域内最高处大围山主峰七星岭海拔1607.90米,西部雪峰山余脉东伸,最高处沩山瓦子寨海拔1071.80米。中部湘江斜贯,最低处乔口湛湖海拔23.50米,境内最大高差1584.40米。区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比例分别为30.70%、19.30%、28.60%、21.40%。

图2.2 长沙市地形概况

(2)土壤

市域范围内土地的母岩主要有花岗岩、变质岩、灰岩、砂砾岩、红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七大类,发育成以红壤、水稻土为主的十个土类,二百一十六个土种。土壤大多土层深厚,适种性广。

(3)气候

长沙靠近北回归线,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地肥沃,江河密布,作物生长期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年平均气温16.8-17.3°C,年平均无霜期275天,年积温5457°C,年日照时数1555-1750小时,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农作物活跃生长期4-9月集中了全年63.3%的日照,64.5%的热量和65.0%的降水。

7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说明

(4)水系

市域内河流水系大多属湘江流域,湘江自湘潭流经长沙县西南边境,然后由南向北纵贯市区,经望城县乔口出境,经过市境的长度有74.00公里,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其中较大的一级支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河、八曲河。长沙水资源丰富,总蓄水量30亿立方米,灌溉条件较好。

(5)矿产资源

长沙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有大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16处,矿点300多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尤以非金属矿独具特色。已查明的有铁、锰、钒、铜、铅、锌、硫、磷、海泡石、重晶石、菊花石、煤等50余种,其中菊花石在全国独一无二,海泡石储量居全国首位,永和磷矿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

(6)旅游资源

长沙市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城内岳麓山巍峨西峙,浏阳河逶迤东来,湘江水穿城而过,橘子洲静卧江心,融山、水、洲、城于一体。城外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胜地,是休闲、旅游、观光的绝好去处。

2.3 历史文化

长沙之名始于西周,距今约有3000多年历史。长沙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的美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绚丽多彩,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长沙境内遗存丰富,现已发掘春秋古墓300余座,战国古墓1800余座,汉墓8000余座,保护完好的出土文物2万多件。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长沙曾有“革命摇篮”的赞誉,黄兴、蔡锷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以及后来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等都在长沙度过了“风华正茂”的“峥嵘岁月”。长沙是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五四运动后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的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色鲜明的湖湘文化在长沙得到继承和发展。近年来,“文化湘军”异军突起,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大文化产业享誉中外。

8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说明

2.4 经济社会

(1)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长沙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省会经济的首位度进一步提高(表2-1)。2005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19.9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81.44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24478.00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二、一”产业排序逐步形成并不断提升,一、二、三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4:43.1:49.5。

表2-1 长沙市GDP变化情况(2001-2005年)

年 份 长沙市GDP(亿元) 湖南省GDP(亿元) 占湖南省比重(%) 2001年 728.08 3983.00 18.28 2002年 812.85 4340.94 18.73 2003年 929.49 4633.73 20.06 2004年 1133.88 5612.26 20.20 2005年 1519.90 6473.61 23.48 自“兴工强市”战略深入实施以来,长沙工业经济大步迈进,实现了总量、效益、投入三个翻番,目前长沙已拥有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烟草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涌现了一批名牌产品。与此同时,长沙第三产业优势逐渐提升,商贸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入全国“十强”,保险市场、信托投资、期货交易、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等日趋活跃,与国际金融接轨率也日益提高。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四大产业带初具规模,农村经济生机勃发。区县(市)经济竞相发展,四县(市)跻身全省“十强”,内五区被誉为湖南“五小虎”。

(2)社会发展状况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全市从业人员达358.81万人,同比增加2.7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126.48万人,同比增加2.0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0%。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434元和4735元,同比增长12.80%和13.30%;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9660元和4166元,同比增长7.00%和14.25%;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40和42.60。

教育科技发达。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在校学生27万人,科研开发机构97个,各类科技人员27万多人,特别是在系统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

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