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毛概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D、刘少奇

3、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革命信息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D、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

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D、执政兴国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二、多选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

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邓小平房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从此中国有了( )

A、正确的革命道路 B、科学的指导思想 C、坚强的领导力量 D、崭新的奋斗目标

4、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5、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俩大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共同具有的()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C、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选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分建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以( )为开端,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3.党的()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六大 4.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B.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D.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5、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决定的

A.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B.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C.当时的具体战斗情形决定的 D.领导军队的人物决定的 6、( )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A.武装斗争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C.革命斗争D.土地革命 7、()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A.人民群众的领导权B.资产阶级的领导权C.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帝国主义的领导权 8.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

A.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B.革命战争胜利

C.消灭资本主义剥削D.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9、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

A.以无产阶级联盟为基础

B.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它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C.包含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D.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10、毛泽东指出,( )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B.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C.人民斗争和党的建设D.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的形成来看( )

A.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B.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C.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

D.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理论。 2、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 )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殖民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人民的支持

5.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集中概括:(),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

A.由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 B.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C.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 D.有人民领导的革命军队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

1 过渡时期总路线主体是( )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 我国建国初期属于( )

A 新民主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

A 固定不变的社会 B 过渡性的社会 C 独立的社会形态D 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4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

A 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 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 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5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 )

A 重视工业建设 B 强调三大改造

C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 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6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 )

A 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 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C 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 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7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 A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B 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 把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D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8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

A 新民主主义性质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D 社会主义性质 9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

A 个体经济 B 公有制经济 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0、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

A 新民主主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多选题

1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 )

A 社会主义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资本主义经济 E 外资经济 2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

A 自愿互利 B 听从上级安排 C 典型示范 D 国家帮助 E 少数服从多数 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包括( )

A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 A 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 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C 要求过急,发展过快 D 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5 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 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

1.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做出了( )的报告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毛泽东文集》D.《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 )的方针

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 )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A.资本主义B.官僚主义C.社会主义 4.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和( )的矛盾

A.物质基础与经济基础之间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

5.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所做的( )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 C.《毛泽东文集》 D.《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毛泽东说:“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 )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A.独立和解放B.专政和民主C.封建和民主D.强制和自由

7.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 )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

A.美国 B.俄国 C.苏联 D.德国 8.( )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A.党的八届二中全会B.党的十八大C.十三届二中全会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9.毛泽东在( )年2月做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

A.1957 B.1956 C.1949 D.1951

10.毛泽东提出以( )为基础,以( )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A.工业,农业 B.农业,工业 C.重工业,农业 D.重工业,轻工业

11. 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12.《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13.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14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不包括() A.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5.党的( )改变了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八大B、八大二次会议C、九大D、九大二次会议

16.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7.“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 ) A.《不要四面出击》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8.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19.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大资产阶级 2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多项选择

1.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有( )

A.团结—批评—团结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E.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2.“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指( )

A.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B.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