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 - 意象(形象)性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文学性 - 意象(形象)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文学性——意象(形象)性

摘 要:在现代主义的“典型形象”论中,在象征主义和20世纪欧美“意象派”诗论中,文学的意象(形象性)性始终被视为文学的本质因素。意象(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共性,它使文学区别于其他语言形式的意义就在于审美意蕴通过形象化方式间接地传达给读者。

关键词:意象性 感物 形象性 典型

意象(形象)性最早来源于我国的“感物”说。中国的“感物”说是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几乎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的《诗经》创作实践中的初露端倪,到战国时代《乐记》中的“感物”观念的初步提出,再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刘勰等对“感物”说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再经过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人们对其的不间断的关注和论述。

1.“感物”说——中国古代的早期意象性

由于原始宗教、民间习俗以及人们在自身发展不同阶段的心理因素等原因,《诗经》的比兴体诗中,物与情之间大量存在着一种意义上的象征比附关系,如《魏风·硕鼠》、《卫风·淇奥》、《唐风·鸨羽》等,都是先写物后言情,自然物与情感之间只存在一种外在的意义比附关系,而不具备内在的有机联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有《物色》一篇,全面论述了“感物”说,他在《物色》中写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圭璋挺其蕙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他首先对自然景物的感召力量进行了突出的强调,“四时之动物深矣”,连“玄驹”、“丹鸟”这样的“微虫”尚且“犹或入感”,那么,“圭璋挺其蕙心,英华秀其清气”的诗人们,受到外物的剌激和感召,当然就不可能无动于衷了。其次对自然景物如何感召诗人,作了更为具体的论述,即是说各个季节有不同的景物,各种景物又有不同的风貌,不同风貌的景物又引发了诗人不同的情感。

2. 意象性——通过对意象的描写,展现文学性

文学的意象是表意之象。现代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说:“意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止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它“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② 例如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用了28个字,就精妙绝伦地描绘出了一幅苍茫萧杀的深秋夕照图,真切地表现出了天涯浪客的孤寂愁苦之情,真实地影映出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意义。

诗、词、曲,都要靠组合意象、描绘塑造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志,《天净沙·秋思》最大的特点也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一组有形的、可感的、灰色基调的意象群,即“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某个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晚秋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独行。他走过缠满古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乌鸦在一棵老树上跃动,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水边的人家门前······这九个意象被作者三个一组地分割组合成三组意象,但每组意象里的景物在空间和语义特征上相对集中和统一,从而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两组。第一组意象,即小令中描绘出的第一幅图画,就劈头给人一种萧条、衰败、冷落的悲凉情调。当诗人目睹这一情景时,特别是看到乌鸦归巢,联想到自己长年漂

泊他乡,寄人篱下,欲归不得时,内心深处更加激起一种异乡孤苦的思家欲归之情。第二组意象,即小令中描绘的第二幅图画,又把一种肃杀、凄凉、劳顿和悲切的情调笼罩在意境展示的末梢。“古道西风瘦马”,几多劳顿的艰辛,几多离愁别恨,几多人生的惆怅,几多世间的忧叹,从这六个字中间抒发出来。

三组意象,十八个汉字,寥寥数语中,又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外延意义?从更深一层的意义去看,《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又何尝没有代表对国家、家庭和个人的三种价值取向的否定呢?也许可以这样想象,作者马致远挥笔写下这首小令之前,心中波涛起伏,国家的日益衰弱,官场的腐败与污浊的世俗社会,和美而与世无争的家庭,个人的人生艰辛,为世俗功利而奔波的生活方式,一起涌上心头,他才由衷地感到“断肠人”奔波在“天涯”的愁绪。虽然苦苦的仕途奔波者有时也不禁萌发对家庭的思念,但一旦受封建礼教熏陶的所谓封建主义价值观念占上风时,他仍旧会不辞辛劳地去继续奔波,甚至不惜殉身于途中。因此,这首小令实际上包含着三重否定,也就像一种三维否定,“断肠人”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座标,认不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否定之后又该肯定些什么呢?它展示的是一代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那份哀伤,是对当时文人精神家园失落的最高表现。难怪,这首小令仅仅将一个意象群罗列出来,我们就感受到了他那令人心痛的深刻了。

这就是文学的意象性,以描写物的形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打造出作品的独特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现了作品的文学性。 3. 形象性——典型的人物形象

文学的形象性特征,是文学审美本质的具体展开。文学创造艺术美,而艺术美必须保持感性的形式,这就决定了文学一定是形象的。形象性是文学传达、交流审美情感的必要形式。作家将内心所体验的审美情感艺术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包蕴丰富的情感,实际上发挥了情感导体的作用。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对主人公的个性刻画,把严肃和可笑、悲剧性和戏剧性、生活中的琐屑与庸俗和伟大的美丽的东西交融在一起描写,堂·吉诃德因而成了一个悲喜交集的不朽典型。

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短片小说《外套》,塑造了给人留下至深印象的小公务员阿卡基。这一因丢失御寒外套而凄凉丧生的人物形象,有着直接的现实素材依据。 只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同作品的形象系统一定各有特色。即使同一部作品,形象系统中的不同形象,也一定个性鲜明。如中国古典小说中,明代的《水浒传》描写了梁山泊的众多好汉,武松、李逵、林冲、鲁智深、史进、花荣······却能做到“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

清代的《红楼梦》刻画了贾府上下的众多女性,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秦可卿、探春、妙玉、晴雯、袭人······却能做到人人个性鲜明,互不重复。

个体的典型虽然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影响深刻,却不如大众性来的容易引起共鸣。向英国19世纪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长篇小说《简·爱》中塑造的知识女性简·爱,她有着独特的相貌、心理、人生经历‘而她身上有同事叠加了所有那些勇敢坚强、富有反抗精神、用于捍卫人格尊严的女性的影子。我国现代作家郁达夫小说《沉沦》中的主人公“他”,也是这样。“他”有着特殊的背景,但在留学日本期间那无法排解的苦闷,又代表了五四时代接受新文化启蒙的青年们的共同心理。小说一经发表便产生了强大的共鸣,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 ①

《文学概论》 陶东风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59页 ②

《二十世纪文学评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 108页 ③

《文学概论》 杨铸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55页 ④

《忠义水浒传》 明代容舆堂刊本 第三回回末评语

④③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