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考语文题(5)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直击高考语文题(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趣持至验之,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遂归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瘦马图[宋]龚开 房兵曹胡马[唐]杜甫 一从云雾降天关,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空尽先朝十二闲。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今日有谁怜瘦骨,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夕阳沙岸影如山。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释:①龚开,南宋遗民诗人,宋亡后,深居不仕,卖画为生,守志以死,此诗作于宋亡后。②十二闲:闲,马厩。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此句言当初南宋所有御马都不及瘦马。③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④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峻:尖锐。

(1)龚开《瘦马图》前两句描写了瘦马哪些特点?后两句抒情采用了什么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开《瘦马图》与杜甫《房兵曹胡马》同样写马,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屈原《离骚》)

(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3)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我国明代最负盛名的通俗小说代表作是《三言》《二拍》。其中,《三言》指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辑的三部话本和拟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_____

___》。

(6)《________》是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诗意旅途 卞毓方

告别小木屋,走进黑森林,我挑了靠橡树的一张长凳坐下,闭上眼,放松四肢,一任霞光亲吻我的面颊,林风荡涤我的肺腑。静静地――静,你猜我感觉到了什么?我感觉自己也成了一粒橡实,正在阳光下破土发芽,舒叶展枝??旋即想起――怎么又想――尘虑未尽,无法不想,唉――旋即想起《金蔷薇》一书作者的告诫,他说:“只有我们把自然界当作人一样看时,只有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的爱、我们的喜怒哀乐,与自然界完全一致时,只有我们所受的那双眸中的亮光与早晨清新的空气成为浑然一体,我们对往事的沉思与森林有节奏的喧哗成为浑然一体、难以区别时,自然界才会以全部力量作用于我们。”

森林离周围的村落其实很近,看上去,却仿佛是原始森林,黑、莽、乱、怪,密密匝匝,郁郁森森。这是植物的世界,也是生物、动物,以及阳光、雨露、空气和风的世界,真正的天人合一,万类霜天竞自由。我无壮怀激烈,也学岳武穆仰天长啸,身后惊起一群飞鸟,扑拉着翅膀在林梢盘旋,发现我并无恶意,须臾复归原枝。我注意到,这期间,没有一只鸟儿飞离林区,飞离它们世代相传的伊甸园。

半空飘下一片橡叶,款款落在桌角,叶柄的断面还很新鲜,似是刚刚离枝。我顺手捡起,从它的脉络遥感莱茵河、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太平洋,从它的浓翠联想太阳、月亮和星星,从它的轻盈体态感悟虫吟、鸟鸣与风语,正把玩间,手机响了,屏幕显示一则短信:“老魏拟去蒙特卡罗一游,你去不去?”“不!”我断然拒绝。蒙特卡罗并非不值一游,只是这消息来得不是时候――它破坏了我此刻无欲无垢、无牵无挂的心境。饱含轻蔑,我狠狠关掉手机,想,人生最大的赌局,不在拉斯维加,不在蒙特卡罗,而在整天价为蜗名蝇利浪抛生命,那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生命,稍纵即逝、一去永不复返的生命。

有一股力量催促我扭过头,我能感觉出,是背后的黑森林。“您是有话要和我说吗?”我从长凳站起,拨开身前繁茂的灌木,向林丛探出三五步。啊,谁说草木无言,那如沸如鼓、万籁齐鸣的林涛――不正是它自由而神秘的抒发。我侧耳谛听,说来你也许不信,在盈耳的复调中,有一束柔婉的清音破空而至:“欢迎!欢迎你还乡!”嗨!我的老家没有森林,平生也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原始林,这种“还乡的”说法从何而起?难道我的前身,真的是一株橡树?适才“破土发芽,舒叶展枝”的幻觉,不过是既往经历的再现?也许在上帝的设计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株树,区别仅仅在于松柏、榆杨或桃李?人是上帝园中的树也好,是思想家眼底的芦苇也罢,反正是植物,是植物就必须扎根大地,与大地同呼共吸,与自然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把蓝天、白云、绿地、碧波从生活中抹去,如果我们把诗意的劳作、栖居、思

想及性灵从生命中放逐,那么,我们就势必不幸如荷尔德林所言:“还乡者到达后,却尚未抵达故乡。”

故乡在我心上,故乡在诗意旅途。老夫聊作少年狂,我退出林莽,拔脚沿它的边缘一溜小跑,放怀舒啸,尽情呼吸。

(卞毓方《马克思先生在垂钓》,选自《十月》2007年第1期,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15.如何理解“我感觉自己也成了一粒橡实,正在阳光下破土发芽,舒叶展枝”在文中的意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全文看,作者在旅途中获得了哪些诗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安排材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把自己比成一粒“橡实”,后比成一棵“橡树”,联系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联系现实,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还乡者到达后,却尚未抵达故乡。”这句话的理解及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9.哲学家说:“座位这个东西是典型的物质与精神的结合。”请围绕这句话,联系现实,举例加以证明,续写一段文字。要求续写的文字与引文衔接自然,语句通顺。字数在60至100之间。(6分)

哲学家说:“座位这个东西是典型的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20.阅读下面的新闻,筛选信息要点,用一个单句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10月15日,卫生部长陈竺在北京香山举行的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上强调:“东方文化中占主流的认知方法一直是经验和直觉,从整体上来认识和处理包括疾病和生命等复杂事物和问题,而不先把它们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来认识”;而西方则主要是沿着“实证加推理”发展其认知方法。在这两种认知方法下的医生看病就大不相同,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事实上中医的基本概念与现代生命科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前要特别强调对中医的尊重,如果不知道中医的内涵、优点、精华是什么,需要改进和改善的部分是什么,就草率对它下结论,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应该有的态度。但是中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似乎一直停留在经验和哲学思辨的层面,没能“自上而下”地走下去,这导致长期以来中医理论无法用现代语言予以描述,中医与西方医学无法互通互融的格局。因此中医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21. (5分)

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翠堤春晓”楼盘山环水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准备在“五?一”盛装开盘,为营造热烈隆重的气氛,打算在大型热气球上悬挂巨幅促销广告,假如你是该公司的营销策划人员,请你用比喻或拟人手法,拟写两则促销广告,要求贴切恰当,简练生动,每则不超过20字。(5分)

第一则

第二则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不少于800字。

有个郑国人,想学就一桩手艺,便去学做雨伞。三年后,手艺学成了,师傅送给他一套做伞的工具,让他自谋生计。可是正好遇上大旱天,连个问伞价的人都没有,郑人一气之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