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成本会计》习题集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月 6 6 6 6 6 日 30 30 30 30 30 摘要 5月份记录略 直接费用及工时累计数 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本月完工转出成本及工时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在产品 直接 材料 —— 12000 生产 工时 —— 3800 直接 人工 —— 制造 费用 —— 合计 —— 产品成本明细帐

工作批号:#501 开工日期:2010年6月 产品名称:丙产品 产量:20件 完工日期: 月 6 日 30 摘要 本月发生 直接材料 3000 生产工时 400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9.甲公司大量生产A、B、C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近,因而归为一类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7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总成本及生产费用见该类产品成本明细账数据。 该公司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是:直接材料费用按用料系数比例分配,其他各项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公司规定以A产品为标准产品。A产品用料系数为1,B产品用料系数为0.6,C产品用料系数为1.52。工时消耗定额为:A产品10小时,B产品12小时,C产品18小时。本月完工产品的产量为:A产品2000件,B产品4000件,C产品5000件。 要求:(1)登记该类产品成本明细账;(2)编制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 (1) 该类产品成本明细账 月 日 摘要 7 7 7 7 7 1 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31 本月生产费用 31 生产费用累计 31 完工转出产成品成本 31 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直接材料费用系数 直接材料 3000 35400 2400 直接人工 4000 36000 8400 制造费用 4400 45600 2600 合计 11400 117000 13400 (2)该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 项目 费用分配率 产量 直接材单位工定额 料费用时定额 工时 总系数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成本 合计 产品A 产品B 产品C 合计 10.甲种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份该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9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为超支50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降低40元,定额变动差异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25

(2)本月定额费用为414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140元,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5%,材料成本差异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3)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为4600元。

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制造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成本计算对象 B.费用归集与分配 C.成本项目设置 D.成本控制职能 2.从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上来说,标准成本法可以取代( )。 A.分步法 B.分类法 C.定额法 D.品种法

。 3.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标准成本是( )

A.理想标准成本 B.实际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基本标准成本 4.( )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A.现行标准成本 B.基本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理想标准成本

5.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通常它又被认为是( )。

A.估计成本 B.机会成本 C.应该成本 D.增量成本

6.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

A.采购数量 B.入库数量 C.领用数量 D.耗用数量

。 7.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

A.质量控制部门 B.采购部门 C.工程设计部门 D.生产部门

。 8.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B.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C.材料价格差异 D.直接人工差异

。 9.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在采用计件工资制度下,就是( )

A.实际的工资率 B.预定的小时工资 C.预定的工资率 D.实际的小时工资

。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11.某企业生产M产品,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标准为20小时,标准工资率为9元,实际每件产品耗用工时为16小时,实际小时工资率为10元,则M产品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 )。

A.-40元 B.-36元 C.160元 D.180元

12、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类似于( )。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C.直接材料配比差异 D.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3.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应由( )负责控制。

A.总经理 B.部门经理 C.车间主任 D.财务科长

14.若人工效率差异为500元,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则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 )。

26

A.1000元 B.200元 C.100元 D.2500元

。 15.以下关于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

A.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变动制造费用预算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B.(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

(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C.(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 16.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之为( )

A.耗费差异 B.能量差异 C.效率差异 D.闲置能量差异

17.在固定制造费用的三因素分析法中,二因素分析法中的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可进一步分为( )。

A.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C.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D.实际差异和计划差异

。 18.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指( )

A.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 B.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差异 C.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

。 19.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 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

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 20.期末标准成本差异的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 )

A.结转成本差异的时间可以是月末,也可以是年末 B.本期差异全部由本期损益负担

C.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期末产成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D.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 1.标准成本按适用期不同可以分为( )

A.现行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基本标准成本

。 2.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步骤有( )

A.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B.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 C.汇总计算实际成本 D.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 3.需要调整基本标准成本的情况有( )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 B.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 C.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小幅调整 D.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 4.企业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无论对哪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 )

A.工时标准 B.费用标准 C.用量标准 D.价格标准 E.材料标准

。 5.用量标准包括( )

A.原材料单价 B.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C.小时工资率 D.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E.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

。 6.在进行标准成本分析时,形成材料价格差异的原因有( )

A.供应厂家价格变动 B.购入材料质量低劣 C.未按经济采购批量订货 D.违反合同被罚款 E.紧急订货

27

。 7.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包括( )

A.工作环境不好 B.新工人上岗太多 C.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 D.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 E.加班或使用临时工

。 8.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使用( )

A.直接人工工时 B.机器工时 C.直接材料消耗量 D.直接工资总额

。 9.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有( )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0.关于成本控制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成本控制制度会受到大多数员工的欢迎 B.对数额很小的费用项目,控制可以从略 C.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

D.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确定成本超支的责任人 三、判断题

( )1.标准成本制度不仅可以用于制造类企业,也可以用于服务类企业。

( )2.在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系统中,原材料无论是借方和贷方都只能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

( )3.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 )4.在标准成本系统中,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预计下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材料市价。

( )5.购入材料30000千克,标准成本0.3元/千克,实际成本 0.27元/千克,则其会计处理为:借:原材料 9000 贷:材料数量差异 900元 贷:银行存款 8100。 ( )6.作为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用量标准必须是直接人工生产工时。

( )7.利用三因素法进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时,“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与“实际工时’之差,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求得的。

( )8.企业月初、月末均无在产品,按正常生产能力预计本月计划生产甲产品100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15元。本月实际生产95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330元,则本月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为节约170元。

( )9.为了贯彻一致性原则,会计期末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必须一致。

( )10.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产品成本,因此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会计期末必须将完工产品成本加减各项差异,将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四、计算题

1.兰花公司生产B产品,单位产品标准材料成本为800元,其中材料标准用量为40千克,材料标准价格为20元,实际材料成本为648元,其中,单位材料用量为36千克,实际材料价格为18元。 要求:(1)计算兰花公司B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B产品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以上计算需列出算式)

2.某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控制乙产品的成本,乙产品每月正常生产量为1000件,每件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为4千克,每千克的标准价格为1.5元;每件产品标准耗用工时为2小时,每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200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为12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8000元。本月实际生产乙产品880件,实际材料价格为2元/千克,全月实际耗用了6500千克;本期实际耗用直接人工2000小时,支付工资12600元,本期实际耗用变动变动制造费用1296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7800元。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