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浅论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用标点符号,在口语交际中就能准确把握说话时的停顿及语气语调,交往中就更容易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白.

由此可见,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中必须并驾齐驱,才能共同提高。

三、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有机结合口语交际训练

既然口语交际与书面作文同出一脉、相辅相成,语文教学中就必须使其并驾齐驱,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有机结合口语交际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目标,有机整合

新课程中提出,必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即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水平测试的结果,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就成了新课程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我认为必须把二者有机整合,即在作文教学中有机渗入口语交际训练,让口语交际为作文服务,作文教学又促进口语交际训练。

其实,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古已有之。古代私塾中的必修课——对课,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雏形。学生与先生之间的互动,即是由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有机地结合。“云对雨,雪对风,落霞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岭北对江东??”在对课过程中,学生得到听话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思维的深度、广度、速度)的训练,还得到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真是一举多得。最能体现说、写结合的当数古人的吟诗、填词、作

4

曲,贾岛骑着毛驴偶得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因拿不准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便在驴上做推和敲的动作,以此吟哦不定,恰逢韩愈路过,帮他斟酌后才确定为用“敲”更好。无论吟诗、填词还是作曲,都总是先说,说出来之后再推敲,确定了之后才写到纸上。这个由说到写的过程,中间经历了思维、修改,既有“想明白”“说清楚”再“写清楚”的过程,也有用书面作文技巧来推敲、斟酌口语表达是否准确的过程,两者互动互补、有机结合,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初中学生大多数都活泼好动,渴望表达,但由于思想与情感逐渐趋向于闭锁性,其在口语交际中又往往羞于表达。许多孩子在课外也许很爱说话,可一到口语课上就沉默寡言。即使勉强地说说也是心跳手抖、面红耳赤、紧张兮兮的,因此而前言不搭后语,杂论无章。

鉴于此,在把口语交际与书面作文结合时,就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要想办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养成自觉训练的习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时代对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胆鼓励,允许说错,允许补充,允许修正,允许质疑,允许保留,不允许讥讽挖苦,逐渐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习惯。其次,要探索规律,由易到难。初训练时,可要求学生说话内容简单些、简短些,比如自我介绍,介绍家庭成员,说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即使说的过程条理性差,也要积极鼓励,耐心倾听,并指导其在写入作文时应该如何调整。当学生不再怯场之后,对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提高一些,如要说明白,有条理,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所选择的材料要与中心意思吻合,遣词造句力求准确、

5

生动、形象,表达时语气语调要合乎情理,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等;并指导他们在写成作文时该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组材,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感人。第三,持之以恒,逐渐训练表达技巧。无论是说还是写,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都必须长期坚持。在每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作文训练课上,我都要求学生按规定的内容先想、再说、再写,然后修改,自己确定无误后才交上来。这样,每单元我都安排两个课时来完成口语交际和作文指导,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得到训练。 3、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要把口语交际训练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单凭某种固定的模式是不行的,那样会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对作文产生反感,从而更怕写作文。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令学生长期坚持完成某件事情,首要的是要让他们对该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以此为乐。要让学生坚持口语训练和作文训练,无论是训练的形式还是方法,都必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此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那么,哪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⑴朗读与背诵 这是训练学生“说”的最基础的形式。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既训练说的能力,又训练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通过朗读成诵,在背的过程中既训练了识记能力,又培养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还积累了词汇,为书面表达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学生在朗读与背诵中所领悟到的语言文字的内涵,又为书面作文时构思、立意、选材、组材等提供了范例,写起来往往文从字

6

顺。

(2)复述与讲故事 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复述,或讲述自己在课外所看到的故事。这样,学生可以有创意地进行表达,可以根据需要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的复述往往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书面作文时多侧面多角度地立意。 (3)叙述见闻和模拟情景表达 初中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情都很感兴趣,可以在每堂课前用三至五分钟安排一两个学生叙述一下自己印象深刻的见闻。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为作文积累了素材,作文时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了。也可以在口语交际课上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讨论、辩论、演讲或模拟记者招待会进行问答等,这样对训练听说能力、思维能力、即兴表达能力、用口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对学生作文的条理性也有极大的帮助。

(4)口头作文 对学生写书面作文最有帮助的当数口头作文。每次作文都要求学生先想,想好再说,然后再写。当然,作文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机动灵活的,不一定每次都写完整的文章,也可以只训练开头、结尾或主要内容,还可以只作片段练习,甚至只把对这篇作文的写作思路说出来即可。这样,用作文的形式来训练口语表达,既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促进了书面作文,真是“一石二鸟”。

(5)互评作文 作文教学中,不一定都要教师批阅讲评,也可以在学生写好收齐之后,把作文交叉地发给学生,然后教师讲述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评改要领,要同桌互评作文,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作者本人,与作者交换意见,共同品读。这样既有对书面文字的领悟能力训练,也有口语交

7

流能力的培养,使二者互相促进。

总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科学,也充满了挑战。面对新世纪残酷而激烈的竞争,语文教学只有将口语交际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创造型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注释】

①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73页。 ②同上,第87页。

③王日新:《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纲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第243页。

【主要参考文献】

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周庆源:《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东北师范大学:《中学生作文指导》,《中学生作文指导》杂志社,2005年第8期。

王日新:《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纲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王杰:《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