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货币银行学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1.拥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是( )特有的权利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A.财政部 B.商业银行 C.中央银行 D.投资银行 12.在中央银行三大职能中,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 )职能的具体表现。 A.银行的银行 B.发行的银行 C.国家的银行 D.最后贷款人 13.( )属于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职能范畴。

A.货币发行 B.代理国库 C.清算业务 D.最后贷款人 14.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是( )。

A. 复合中央银行制 B. 二元中央银行制 C. 多元中央银行制 D.一元中央银行制 三、多项选择题

1.目前各国的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 )。

A.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C.联合型中央银行制度 D.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E.准中央银行制度 2.实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有( )。

A. 美国 B. 德国 C. 瑞士 D. 新加坡 E. 意大利

3.下列采取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包括( )

A.瑞士 B.日本 C.美国 D.前苏联 E.中国1983年以前

4.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的类型有( )

A.按经济区域设置 B.按地理方位设置

C.按行政区划设置 D.按经济区划同时兼顾行政区划 E.按各国意愿设置

5.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

A.再贴现 B.贷款 C.证券买卖 D.黄金、外汇储备 E.固定资产 6.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

A.自有资本 B.代理国库 C.货币发行 D.应收未收款项 E.集中存款准备金

7.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是( )

A.财政存款 B.企业存款 C.储蓄存款 D.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 E.外汇储备

8.中央银行清算业务包括( )

A.再贴现 B.同城票据清算 C.异地资金汇兑 D.出售有价证券 E.代理国库 9.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有( )

A.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C.经理国库 D.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E.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0.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通过( )投入市场,从而形成流通中的货币。 A.再贴现 B.再贷款 C.购买有价证券 D.收购黄金外汇 E.给政府公务员发工资

四、重要概念

1.中央银行 2.发行的银行 3.银行的银行 4.国家的银行 5.最后贷款人 6.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7.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8.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9.准中央银行制度 10.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12.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五、判断题

1.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一般不经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普通金融业务。( ) 2.中央银行从事“存、放、汇”银行业务的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企业。(错 )

3.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程度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没有一家中央银行能够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

( )

4.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又被成为国家的总出纳。( )

5.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以除中央银行外任何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都不会影响货币供给。( )

6.中央银行的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

7.新中国一成立,我国就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 ) 8.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是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 9.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 10. 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作为国家的银行的表现。( ) 11.监管商业银行的经营完全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 ) 12. 票据交换所通常是由当地人民银行直接设立。( ) 13.中央银行自有资本的形成都是通过政府出资。( ) 14.单一中央银行制即一元中央银行制。( ) 15.我国人民币的发行有发行保证的规定。( )

六、简答题

1.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二战后,各国政府是如何强化和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

3.为调节货币流通和资金供求,中央银行怎样操作有价证券买卖? 4.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的作用。 5.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融资方式有哪些? 6.简述人民币的流通程序。

7.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七、论述题

1.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2.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是什么?怎样理解?

第九章 货币供给

一、填空题

1.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它由商业银行的 和流通中的 组成。 2.政府增发通货或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会 货币供应。 3.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的前提是 。

4.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其中货币存量 M1= + 。

5.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___________货币供给。

6.基础货币与央行资产总规模呈 关系,与非基础货币负债项目是 关系。 7.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是以 为标准的。

8.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的主体是 。

9. 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 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0.一般来说,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有五项,即 、 、 、 以及 。

11.货币供应量是 与 的乘积。

12.现金是 银行的负债,存款是 银行的负债。 1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____________。 14.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______也随之提高。 15.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______降低。 16.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17.通货存款比例取决于____________的持币行为。

18.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______和_______。 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准货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____________影响因素的货币存量。

21.基础货币的供应是通过中央银行的信用活动来实现的,中央银行资产的运用形成基础货币的 。

22.在我国,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是通过 和 业务。 23.外汇储备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在于基础货币与外汇的 和 。

24.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人手来分析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的 形成基础货币的来源,中央银行的 形成基础货币的使用。

25.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数量关系上看,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 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26.相对于其他存款形式或货币形式而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对其中的 。

27.在决定货币乘数的5个变量k、rd、e、t和rt中,中央银行能够控制 、 两个变量。 28.任何影响商业银行决策的因素,都决定和影响超额准备率,所以,超额准备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

29.从货币乘数方程式来看,货币乘数与超额准备率呈 相关。 30.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叫做 。

31.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m1)和货币供应量(M1)之间的关系等式为 。

32.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是公众财富持有的两种形式,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t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 行为。

33.模型M1=B·同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 )

说明,M1是由 、 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几方面共

A.流通中的现金量 B.流通中的存款量 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 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 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 )

A.银行贷款 B.财政支出 C.企业收入 D.个人收入 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 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 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 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 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 ) 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 B.成比例地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方向性的振荡 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 ) 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 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 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 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提高利率,对货币供求的作用是( )

A.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同时增加 B.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同时减少 C.货币供给减少,货币需求增加 D.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减少 7.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8.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

A.投资基金 B.商业银行 C.中央银行 D.财政部 9.派生存款是由( )创造的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证券公司 D.投资公司 10.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

A.流通中的通货 B.央行的外汇储备 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 11.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公众偏好持有通货或活期存款的是( )

A.定期存款利率上升 B.国库券利率上升 C.公众流动性偏好下降 D.活期存款利率上升 12.如确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下列对货币供给没有影响的是( ) A.投资 B.收入 C.微观主体 D.中央银行

13.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 A.市场利率上升 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 C.央行贷款条件苛刻 D.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稳定

14.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中央银行的是( )

A.财政性存款成本 B.法定存款比率 C.现金比率 D.定期存款比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