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博 civil 问题解答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桥博 civil 问题解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索张拉力,或按照系统根据拉索索力目标自动迭代计算的拉索张拉力(类似于以前的倒退分析),指定拉索张拉力的来源是在优化阶段信息中输入的。拉索的垂度效应已由系统考虑。-----回避

11 节点刚臂

结构节点刚臂是自动形成的,采用各单元共享同一个节点号,注意:一般情况下,连续刚构墩梁固结处,用刚臂来实现。刚臂与三向主从约束的差别就在于,前者,两个节点水平和竖向位移相同,而转角有差别;后者,两个节点,若定义了三个方向的主从约束,则三个方向位移完全相同。

六、 使用信息 1 收缩徐变时间

设定使用阶段收缩徐变计算的时间,使用阶段的收缩徐变效应是指从施工阶段的最终时刻经过在此输入的时间后得到的收缩徐变效应增量。如果不计算收缩徐变,系统将忽略该输入值。系统在进行荷载组合时,将使用阶段的收缩徐变效应作为可选荷载参与组合,即运营初期和后期取最不利效应进行组合。根据《公桥规》2004的编制理念,使用阶段的收缩徐变时间应为“0”天,而将结构的收缩徐变考虑到施工阶段中,即添加一个较长施工周期,用以完成结构的收缩徐变,而不在使用阶段考虑。

注:将该收缩徐变时间放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区别就在于:前者工况下,收缩徐变效应计入最终效应;后者工况下,效应作为可选荷载参与组合。

2 温度效应

内力组合时,使用阶段,温度的最不利效应系统是按升、降温最不利值+所有非线性温度效应的最不利值计算的,即升温或降温中对结构的最不利的、三个非线性温度中对结构最不利的,程序取升温(或降温)+非1(或2,或3)。

3 不均匀沉降

用户输入各可能沉降的约束节点位移,程序自动对各行进行组合。可能沉降的节点,可以是单个节点,也可以是多个节点。多个节点的同一沉降表示这些节点的沉降是同步进行的。

4 计入负效应荷载 需要计算负效应值的荷载。 ○1温度1-3:对应非线性温度1-3。

○2定义了非1,再选中计入负效应温度1,等价于定义非1和非4,非4的温度为相应的非1的相反数。

○3风力、制动力、地震力等:是指用户在“外力荷载描述”中输入的外力。 ○4若相应的荷载没有输入,即它们的“正效应”为0,则它们的负效应也为0。

例如,如果用户定义了风力1,且计入其负效应,则输出时,风力4就是风力1的反号值。但如果用户没有定义风力1-3的荷载值,则风力1-6的效应都为0。

注:新规范规定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 5 横向分布调整系数 1)进行桥梁的纵向计算时: a) 汽车荷载

○1对于整体箱梁、整体板梁等整体结构

其分布调整系数就是其所承受的汽车总列数,考虑纵横向折减、偏载后的修正值。例如,对于一个跨度为230米的桥面4车道的整体箱梁验算时,其横向分布系数应为4 x 0.67(四车道的横向

折减系数) x 1.15(经计算而得的偏载系数)x0.97(大跨径的纵向折减系数) = 2.990。汽车的横向分布系数已经包含了汽车车道数的影响。

○2多片梁取一片梁计算时

按桥工书中的几种算法计算即可,也可用程序自带的横向分布计算工具来算。计算时中梁、边梁分别建模计算,中梁取横向分布系数最大的那片来建模计算。

b) 人群荷载

○1对于整体箱梁、整体板梁等整体结构

人群集度,人行道宽度,公路荷载填所建模型的人行道总宽度,横向分布系数填1 即可。因为在桥博中人群效应= 人群集度x人行道宽度x人群横向分布调整系数。城市荷载填所建模型的单侧人行道宽度,若为双侧人行道且宽度相等,横向分布系数填2,因为城市荷载的人群集度要根据人行道宽度计算。

○2多片梁取一片梁计算时

人群集度按实际的填写,横向分布调整系数按求得的横向分布系数填写,一般算横向分布时,人行道宽度已经考虑了,所以人行道宽度填1。

c) 满人荷载

○1对于整体箱梁、整体板梁等整体结构

满人宽度填所建模型扣除所有护栏的宽度,横向分布调整系数填1。与人群荷载不同,城市荷载不对满人的人群集度折减。

○2多片梁取一片梁计算时

满人宽度填1,横向分布调整系数填求得的。 注:

1、 由于最终效应:

人群效应= 人群集度x人行道宽度x人群横向分布调整系数。 满人效应= 人群集度x满人总宽度x满人横向分布调整系数。

所以,关于两项的一些参数,也并非一定按上述要求填写,只要保证几项参数乘积不变,也可按其他方式填写。

2 、新规范对满人、特载、特列没作要求。所以程序对满人工况没做任何设计验算的处理,用户若需要对满人荷载进行验算的话,可以自定义组合。

2)进行桥梁的横向计算时

a) 车辆横向加载分三种:箱梁框架,横梁,盖梁。

○1计算箱形框架截面,实际是计算桥面板的同时考虑框架的影响,汽车横向分布系数=轴重/顺桥向分布宽度;

○2横梁,盖梁,汽车荷载横向分布调整系数可取纵向一列车的最大支反力(该值可由纵向计算时,使用阶段支撑反力汇总输出结果里面,汽车MaxQ对应下的竖向支反力,除以纵向计算时汽车的横向分布调整系数来算得),进行最不利加载。

b) 对于人群(或满人)效应,在“横向加载有效区域”中已经填入了人行道分布区域,程序会据此进行影响线加载。人行道宽度填1。

横梁、盖梁计算时,这里的人群横向分布系数与汽车的相似,是指单位横向人行道宽度(1m)的支反力。在计算支反力时,这个系数已经考虑人群集度的大小,所以此时窗口中的“人群集度”应该填1。

6 横梁计算 (1) 计算方法概述

横梁按照一次落架的施工方法采用平面杆系理论进行计算,考虑长度为6倍顶板厚度的顶底板参与横梁受力,根据荷载组合要求的内容进行内力、应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按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应力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横梁)验算结构在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应力、极限承载力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荷载施加方法

横梁重量按实际施加,同时将纵向计算时永久作用和除汽车、人群以外的可变作用引起的支反力标准值作为永久荷载平均施加在横梁的各腹板位置,汽车、人群荷载在其实际作用范围按最不利加载。

当然,用户可以采用其他的荷载施加方法,不必拘泥于上述内容。

(3) 将纵向一列车的支反力作为汽车横向分布调整系数时(注意城市荷载纵向计算的车道数大于4时,计算剪力时荷载乘1.25,故用多列车支反力除横向分布系数较真实),横向加载有效区域需手动扣除车轮距路缘石的距离。

(4) 每m宽人群纵向支反力作为人群横向系数,人行道宽度为纵向宽度,填1,人群集度填1,加载有效区域按实际填。

(5) 满人横向系数与人群相同,满人总宽填1。 7 桥面板计算

(1) 桥面板横向框架按照一次落架的施工方法采用平面杆系理论进行计算,沿主梁纵向取出1m宽度,将车轮荷载按有效分布宽度计算出作用在每延米桥面板的荷载值,在其实际作用范围按最不利加载。根据荷载组合要求的内容进行内力、应力、极限承载力计算,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验算结构在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应力、极限承载力及整体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汽车荷载按照规范中板的计算算出折线系数,横向加载有效区域需手动扣除车轮距路缘石的距离。

(3) 人群集度按实际填,人行道宽度指顺桥向,填1m,横向分布调整系数填1,横向加载有效区域按实际填。

(4) 满人横向分布系数填1,满人总宽填1。 8 盖梁计算

与横梁的算法相同,可以不考虑支座传力的实际模型,偏安全计算,也可以建立虚拟的桥面单元,虚拟立柱与盖梁用主从约束连接。

9 自设定冲击系数

新规范中,冲击系数大小0.05—0.45, 由结构基频算出。我们采用新规范进行计算时,需自己计算该值大小并填入。此时,计算出的汽车效应不包括冲击力的影响,汽车冲击力可由该值乘以冲击系数得出。如果该项没有填写,系统仍按照老规范自动根据影响线加载长度计算汽车的冲击系数。

老规范时,可以自己输入,或不填,让程序计算。总之,如果该项填写了,输出的汽车单项不包含冲击力;若没填写,输出的汽车单项包含冲击力(如果冲击力不为0)。

注:程序工具菜单下的计算冲击系数的工具,是按老规范计算的,即根据跨径计算。目前,程序还没有按新规范计算冲击系数的工具。

七、有关输出 1 单元信息

(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单项荷载应力不具备可加性,仅供参考使用;配筋结果只在计算类别为估算配筋面积时才有;裂缝宽度只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进行输出。

(2) 裂缝计算中对骨架钢筋直径应乘以1.3的系数系统没有考虑,用户可通过等代钢筋直径来解决,即保持面积不变,变化直径和根数;

(3) 构件抗裂验算中已经考虑了现浇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算法不同; (4) 强度验算

有关抗力R:当受力性质为受弯构件时,R指的是弯矩,要与Mj来进行比较;受力性质为偏压时,R指的是轴力,要与Nj 进行比较。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最小配筋率的验算也放在了这里。

关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对于配筋率大小的显示,目前是存在问题的:有时候,四个值都会显示为0,有时候会有两个值显示大小(此值即为实际的大小),我们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注意一下就可以了,程序计算还是按实际输入的来计算的,只是结果显示上可能不能完全正确的显示。

2 施工阶段信息

施工阶段单项效应仅指本阶段的效应,不累计前面的该单项效应;施工阶段累计效应指本阶段与前面几阶段的累计。

3 使用阶段信息

关于使用阶段中的结构重力、预应力、收缩、徐变效应说明

? 结构重力:最后一个施工阶段的结构累计内力,即成桥内力,包括施工阶段中的结构自重、永久荷载、收缩、徐变和预应力效应;

? 预应力:结构中的预应力钢筋在使用阶段的期间内,由于结构的收缩徐变产生的预应力损失而产生的结构效应;

? 收缩、徐变:结构在使用阶段的期间内,由于收缩徐变产生的结构效应。 八、辅助工具 1 抗剪计算

(1) 抗剪计算是针对新规范的。

(2) 模型的截面内力、腹板宽度、截面高度和钢束信息可直接装载,而其它一些信息则需要自己输入。

(3) 要进行抗剪计算,需在总参里指定计算斜裂缝(下缘)的位置,否则无法进行计算。 (4) 有竖向预应力筋时,不计箍筋抗剪。没有竖向预应力筋时,其信息不要输入。即使将根数都输成0,算出的结果也会失真,配箍率会为0。

(5) 抗剪计算汇总结果里面,设计剪力对下缘受拉的构件来讲指斜裂缝承压端的剪力值,对上缘受拉的构件来讲指的是该处的剪力值。而左下角内力里面剪力值指的是验算截面处的。好多用户不明白为什么左下角剪力值与同坐标处计算结果里面剪力值有时会不一样,原因就在此。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