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题:0.5/空 20分 不定项选择:两分/题 20分 名词解释:2分/个 20分 简答:5分/题 25分 问答论述:15分/题 友情提示:要结合着ppt理解背诵

第一章 病理学基础 第一节 疾病概论

一、疾病学

1、疾病概念:疾病是集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表现为集体生命活动障碍,对畜禽造成生产能力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二)疾病的分类(选择、填空)

1、按疾病发生的原因可把疾病疾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 2、按疾病的经过:急性病、慢性病、亚急性病 (三)疾病的经过

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过程,称为病程,分为四个阶段: 1. 潜伏期 2.前驱期 3.明显期 4.转归期 (四)疾病的转归

疾病的转归分为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三种形式 二、病因学

(一)病因是指引起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包括1、外因 2、内因 3、诱因 (二)疾病的分类

1.疾病发生的外因分为五大类:(1)机械性因素;(2)物理性因素;(3)化学性因素;(4)生物性因素;(5)营养性因素 2.疾病发生的内因:所谓内因就是机体本身的生理状态,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 (1) 机体的感受性: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作用能引起损伤;由于种系进化和个体

发育过程形成集体的一般特性,如种属,品种,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营养的差异,对疾病的反应亦不同;

(2) 集体的抵抗力:机体防御致病因素的能力; ① 主要有机体的防御结构

A.浅部屏障:皮肤,粘膜和淋巴结

B.深部屏障: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脏、肾脏、血脑屏障

② 机体的免疫性:生物体识别我物质排斥异己物质,已达到维持机体自身稳定性的一种生理功能。 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对致病因素具有感受性和机体抵抗力的降低,但是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引起,而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三)疾病对机体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通过体液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 (四)疾病的因果转化规律: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是某种原因的结果,原因和结

果不断地在相互作用中更换着位置。 以感冒为例概括说明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 发热→头痛→浑身酸痛→流涕→寒战→干咳→呕吐 第二节 基本病理过程 第一类 血液循环障碍

1、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是指休克和心脏功能不全;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包

括充血、缺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填空) 2、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包括: 血量、血流速度发生变化—充血和缺血 心血管壁完整性和通透性受到破坏—出血 血管腔受阻硬气的变化—血栓、栓塞、梗死 一、充血【与静脉充血的比较】 (一)动脉性充血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和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动脉充血,简称充血。 肉眼观:体积大、鲜红、温度上升、机能加强 1、动脉性充血的原因

(1) 物理性因素:温热等物理性因素 (2) 化学因素:酸碱等化学因素

(3) 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4) 机械性:如摩擦 2、病理性充血类型

A、炎性充血:炎症早期或急性炎症 B、贫血后充血:减压后充血 3、结局对机体的影响

(1) 短时间的轻度充血,对机体影响不大,出去原因即可恢复;(脑补充血高

血压——脑出血)

(2) 长期持续性充血时,往往继发淤血,会引起不良后果;

(3) 充血对机体的有利影响:能使局部组织血流加速,营养物质输入增多,代

谢旺盛,改善血液循环,可增强抗病能力。 (二)静脉性充血

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或发绀。

肉眼观:静脉性充血(淤血)组织,器官呈暗红色或蓝紫色,体积肿大,机能减退,表温降低。

1、静脉性充血的原因:①静脉受压:肿瘤、肠套叠 ②静脉阻塞:血栓形成

③ 心衰:又→全身淤血,肝;左→肺淤血 3、 静脉性充血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短时间的淤血,不发生显著后果,若引起淤血的原因长期存在,则淤血将逐渐加重,淤血的组织缺氧,代谢障碍,可使局部出现(1)淤血性水肿 (2)淤血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器官硬化

左心衰→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淤血

右心衰→体静脉回流受阻→肝淤血或全身淤血

心力衰竭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后,红细胞崩解,血红蛋白被分解为棕黄色含铁血黄素,这种胞质内含有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在左心衰时出现。

槟榔肝:发生肝淤血时,肝脏肿大,包膜紧张,切面肝小叶中心淤血呈紫红色,周围呈黄褐色,这种红黄相间的结构,状似槟榔,故称槟榔肝。 二、出血

【出血的原因以及它们的区别】

1、出血的原因主要有破裂性出血和渗透性出血

① 破裂性出血:是由于血管壁受损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常见于外伤,炎症,肿瘤及血管硬化。

病理变化:A、内出血:血肿、积血

B、外出血:呕血、咯血 ②

渗出性出血:是指血管壁无明显变化的解剖学变化,红细胞和血液成分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血管壁出血管。常见于中毒、某些传染病及维生素C缺乏。 病理变化:A、内出血:淤血、瘀斑、出血性浸润(出血性素质)

B、外出血:血尿、血便 2、出血对机体的影响

(1) 小出血,出血量少,完全吸收

(2) 急性大出血,失血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时,必须进行紧急抢救,否则后

果严重。

(3) 长期慢性出血,可致全身性贫血。 (4) 血肿可压迫组织,引起压迫性萎缩。 三、血栓的形成

1、概念:血栓形成:是指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凝固成固体质块的过程。血栓则是该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 2、血栓形成的条件与机制

(1) 心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内膜下胶原纤维:①血小板反复凝集 ②释放组织

因子,启动凝血系统。

(2) 血流缓慢,涡流形成:①血小板与血管壁接触 ②血液粘滞性增加 (3) 血液凝固性增高

3、血栓的结局:软化、机化、钙化

【概念】机化:血栓形成后,从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肉芽组织,逐渐溶解、吸收、取代血栓,称为血栓的机化。 四、栓塞 概念: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常见的栓子有脱落的血栓、脂肪滴、气体、肿瘤细胞、寄生虫或虫卵、细菌团块 五、梗死

1、概念:由于动脉血液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2、原因:动脉受压、动脉阻塞、动脉痉挛 3、梗死的分类及病理变化

(1)贫血性梗死:见于肾、脾、心、脑,梗死区缺血、细胞蛋白凝固而呈苍白色,病灶呈锥体形,贫血性梗死——心、肾、脾梗死,梗死灶内明显出血,暗红色或紫黑色出血

第二类 物质代谢障碍的局部变化

当动物机体发生疾病时,动物组织中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基质和纤维)均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引发代谢功能障碍。研究这些病变的原因、机理、和结局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机体代谢障碍引发的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包括:

(一)萎缩 (二)变性 (三)坏死 (四)其他:钙化、结石 (一)萎缩

1【概念】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提及的缩小,伴随功能减退。 2、类型:(1)生理性萎缩 (2)病理性萎缩

生理性萎缩:指动物到达一定年龄时,某些组织器官即发生萎缩,生理机能自然减退。如胸腺、性腺、子宫、乳腺的萎缩。 病理性萎缩:

① 营养不良性萎缩——缺营养→全身萎缩(长期饲料缺乏或消化道疾病) ②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肾萎缩 ③ 废用性萎缩——长期卧地→肌肉萎缩

④ 内分泌性萎缩——脑垂体肿瘤→肾上腺萎缩 ⑤ 神经性萎缩——脊髓灰质炎→肌肉麻痹 3、病理性萎缩的病变:

肉眼观:器官均匀缩小,重量减轻。镜下: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 4、病理性萎缩的结局:

(1) 轻度萎缩→病因去除→恢复正常 (2) 持续性萎缩→细胞变性、坏死

(二)变性

变性是指细胞和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类形态学变化,其表现为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

常见的变性有:细胞肿胀、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粘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

(三)坏死

多种刺激因子造成组织、细胞严重损伤,导致细胞死亡。细胞死亡表现为:坏死、凋亡。

坏死: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干燥坚实,凝固性坏死还有两种特殊类型 (1) 蜡样坏死(纤维蛋白坏死):纤维蛋白凝固所致,心肌组织的凝固性坏死,

眼观坏死的心肌组织浑浊、干燥、灰黄色。镜检可见心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肌核溶解、破裂或浓缩;胞浆红染均质无结构,称为蜡样坏死。 (2) 干酪样坏死:蛋白质与脂肪凝固所致,结核杆菌引起的凝固性坏死,其特

点是坏死组织崩解彻底,并含有较多的脂质。坏死组织切面上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其外围有包囊,坏死物呈灰黄色乳酪样;镜检可见干酪样坏死组织固有的结构完全破坏,实质细胞和间质彻底崩解,呈粉红染无定型颗粒状物质,称为干酪样坏死。

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分解成液体

3、坏疽:坏死组织发生腐败: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坏死的病理变化:细胞核变化是主要的形态学变化标志,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三)炎症

1、概念: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防御反应为炎症。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根据炎症的局部基本变化课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填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