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基站外电引接(市电接入)施工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通讯基站外电引接(市电接入)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5.2在混凝土或砖墙上固定明装配电箱时,采用暗配管及暗分线盒和明配管两种方式,如有分线盒,先将盒内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将导线理顺,分清支路和相序,按支路绑扎成束。

2.5.3待配电箱找准位置后,将导线端头套上塑料管加强绝缘引致箱内,逐个剥削导线端头,再逐个压接在器具上,同时将PE保护地线压在PE汇流排上,并将箱调整平整后进行固定。

2.5.4明配管进入配电箱时,明配管要理顺,不能交叉,管子进入箱体时,先成鸭了勃对谁敲落孔进入,进入箱体后用锁紧螺母固定,管了盔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3扣。

2.5.5明敷电缆直接进入配电箱时.配电箱进入孔要加装绝缘护套,防止电线划伤。电缆和设备连接之前,要套上热缩电缆终端头,电缆相线外露部分要套土相色热缩绝缘管,用压线鼻和设备连接。

2.6电缆线头制作

2.6.1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艺的人员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进行。

2.6.2制作电缆终端头前应保证电缆绝缘状况良好,无受潮;附件规格应与电缆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L密封材料不得失效:施「用机具齐全,便于操作,状况清沽,消耗材料齐备。

2.6.3电力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其截而而积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2.6.4制作电缆终端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衡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应清洁。

2.6.5 10KV电力电缆的终端头,应有改善电缓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并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2.6.6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二电缆通过零序互感器}付,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按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

2.6.7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2.6.8控制电缆终端可采用一般包孔,接头应有防潮措施, 2.7施工各阶段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

本工程采用的均为非常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工艺和技术经过多次实践,效果很好,完全能够满足质量要求。

3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工程在施工中需按照以下的标准严格进行,以防止在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导致的质量通病的发生。

3.1市电引入标准

3.1.1埋地长度不宜小于15米。对于自建基站交流供电线路宜采用套钢管直埋地的方式引入机房,

3.1.2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方式,电缆两端钢带应就近接地,接地方法同上。 3.1.3供基站下电的高低压架空线路应与周围的树木、建筑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2搭火点要求

3.2.1拱火点应合理,三相搭序应正确并美观。 3.2.2连接应牢固,铜铝对接应用线夹,并做滴水湾。 3.3交流配电箱标准

3.3.1交流配电箱位置正确(区分是否一体化配电箱),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3.3.2交流配电箱内各种接线连接正确并牢固。

3.3.3进线应用开孔器、用橡皮圈保护。压接头用热缩套管。

3.3.4交流配电箱具体安装要求需符合移动基站室内设备安装等相关规范。 3.4三相电要求

3.4.1应使用护套颜色为黑色的三相四线制阻燃铠装电缆。

3.4.2除租用机房外,三相线线径应不小于25mm2,中性线不小于25mm2。 3.4.3交流中性线与保护地不接触,不合用。

3.4.4三相四线,尽量各相均衡,单相电压范围为185V~265V。 3.4.5电源线走线合理、整齐。 3.5杆路要求

3.5.1线路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根据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

②路径短、交叉、跨越、转角少、靠近道路、方便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 ③应尽量避开易受洪水、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堆放可燃物,爆炸物的场院、房屋等地方立杆和地埋电缆。

3.5.2电杆须无裂纹、损伤,档距一般≤50米,架空电缆建议30米。 3.5.3跨越道路时,离地面距离>6米,离山坡、斜坡距离>4米,离高压线时距离>5米,其他线路距离>1米。

3.5.4水泥杆应用8米以上,跨公路10米以上,高山可用7米杆。电杆埋设深度,一般为杆长的六分之一,参见如下:

3.5.5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毫米,电杆倾斜不应使杆梢的位移大于半个杆梢。

3.5.6转角杆不得向内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

3.5.7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为45度,若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度。当一基电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各条拉线的受力应一致。不得有过松、过紧、受力不均匀的现象,拉桩杆(高板拉)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度。

3.5.8拉桩坠线上端固定点距杆顶端为0.25米。

3.5.9拉线棒应露出地面为0.3-0.5米,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拉线坑应有斜坡,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夯实。拉线坑宜设防沉层。

3.5.10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拉线绑扎线应采用不大于3.2mm(#8或#10)镀锌铁线,扎线长头为15圈,短头为5圈,扎线尾线应拧花。扎线短头离线尾留25mm,扎线须均匀、紧密、美观。

3.5.11直线档每8根杆装人字拉,人字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3.5.12终端杆不得向受力方向倾斜,向拉线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有地形的角拉、终端拉拉距比1:0.75以上,终端杆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长杆路终端拉应采用双拉。

3.5.13钢吊线7/2.2,拉线7/2.6。或25、35平方毫米。

3.5.14杆洞深度无法达标的须做护墩,但杆深须确保杆长的十二之一深。护墩的高度应大于未挖杆深部分的1.5倍,护敦上直径不少于电杆直径的8倍(含杆),护墩下直径是上直径的1.3倍。护墩需用混凝土内外筑实片石无空隙。

3.6线缆的布放

3.6.1电源线、信号线及铜(铝)接线端子,螺栓,螺母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3.6.2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射频线、地线、传输线、控制线应分开敷设,避免在同一线束内,不要互相缠绕,要平行走线,其间隔尽可能大,应至少预留100~150mm空间。布线整齐,尽量直角弯曲。如线缆需要使用PVC线槽明敷时,要求横平竖齐,转弯处要使用专用弯头,线槽可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面,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m。

3.6.3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不能交叉;若交叉,交叉部分须套绝缘管屏蔽处理。

所有直流电源线与铜鼻子要紧固连接,可采用胶带或热缩套管封紧,没有裸露的铜线。

3.6.4交流电源线两端要有标签,标签上要标明路由。

3.6.5开关电源工作地线应采用70mm2的铜导线就近与基站的室内地排连接。 3.6.6电源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性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

3.6.7设备接地线连接越短越好且不得与信号线并排敷设。 3.7导线要求

3.7.1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应防止发生导线擦伤、断股、扭弯、小圈等现象,放线时,绝缘线不得在地面、杆塔、横担、瓷瓶或其它物体上拖拉,以防损伤绝缘层。

3.7.2线芯损伤的处理:

1) 线芯截面损伤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的17%时,可敷线修补,敷线长度应超过损伤部分,每端缠绕长度超过损伤部分不小于100mm。

2)线芯截面损伤在导电部分截面的6%以内,损伤深度在单股线直径的1/3之内,应用同金属的单股线在损伤部分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损伤部分两端各30mm。

3) 线芯损伤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锯断重接:

a)在同一截面内,损伤面积超过线芯导电部分截面的17%; b)钢芯断一股。

3.7.3绝缘层的损伤处理:

1) 绝缘层损伤深度在绝缘层厚度的10%及以上时应进行绝缘修补。可用绝缘自粘带缠绕,每圈绝缘粘带间搭压带宽的1/2,补修后绝缘自粘带的厚度应大于绝缘层损伤深度,且不少于两层。也可用绝缘护罩将绝缘层损伤部位罩好,并将开口部位用绝缘自粘带缠绕封住。

2) 一个档距内,单根绝缘线绝缘层的损伤修补不宜超过三处。 3.7.4 绝缘线连接的一般要求:

1)绝缘线的连接不允许缠绕,应采用专用的线夹、接续管连接。

2)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绝缘线,无承力线的集束线严禁在档内做承力连接。

3) 在一个档距内,分相架设的绝缘线每根只允许有一个承力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0.5m,低压集束绝缘线非承力接头应相互错开,各接头端距不小于0.2m。

4) 铜芯绝缘线与铝芯或铝合金芯绝缘线连接时,应采取铜铝过渡连接。 5) 剥离绝缘层、半导体层应使用专用切削工具,不得损伤导线,切口处绝缘层与线芯宜有45°倒角。

6)绝缘线连接后必须进行绝缘处理。绝缘线的全部端头、接头都要进行绝缘护封,不得有导线、接头裸露,防止进水。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