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黄冈市2019年春季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名句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杜甫)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4)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5)《竹里馆》诗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

(6)《逢入京使》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回家的诗句:______,_____。 (7)《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 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何人不起故园情 (2). (2)杨花榆荚无才思 (3).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 (4)海日生残夜 (5). (5)独坐幽篁里, (6). 弹琴复长啸。 (7). (6)马上相逢无纸笔, (8). (9). (7) (10). 寒光照铁衣。 (11). (8) (12). 凭君传语报平安。朔气传金柝,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故园、榆荚、幽篁、琴、啸、朔、柝、夜阑”等字词容易写错。 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

2.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全对的一项( )

o 污秽huìo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ì A. 调羹tiá 嗥鸣háo 祈祷qíng 迥乎不同jiǒng B. 校补jià 殷红yān 惩罚chéu C. 镐头gǎo 挚痛zhì 卓越zhuó 哽咽gěng 气冲斗牛dòn 疙瘩gē 亘古gèn 踱步duó D. 气氛fè 深恶痛绝wù【答案】B 【解析】

u-dǒu;D.气氛fèn-fēn。据此,答案为B。【详解】试题分析:A.锲而不舍qì-qiè;B.正确;C.气冲斗牛d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在教育系统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教师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B. 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C. 市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柳州多民族聚居的风貌。 ....D. 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D项成语使用不恰当,“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用于贬义词,不合语境。

点睛:解答此题 ,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如本题D 项,整个语境应该是褒义,而“夸夸其谈”是贬义词,故感悟色彩不当。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D.本句是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应改为: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上级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有一种既光荣又自豪的感觉是颇能形容的。 B. 这次我们完成的任务,大约是全年的40%左右。

C. 当上级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有一种既光荣又自豪的感觉。 D. 谁也不能否认这次成绩的取得不是学雷锋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句式杂糅,可去掉“是颇能形容的”。B.重复累赘,去掉“大约”或“左右”其中一个。C.正确。D.否定词滥用,把语句改成“谁能否认这次成绩的取得不是学雷锋的结果?”据此,答案为C。

6.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渴望”“疲惫”“南面”“公里”这几个词语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量词。 B. “最重要的”“很漂亮”“刚刚离开”“非常高兴” 这几个短语中加点词都是副词。 ......C. “把书拿来”“往前看”“向我点头”“终于明白”这几个短语中加点词都是介词。 .....

D. “伟大”“聪明”“慈祥”“豁达”这几个词语都是褒义词,“奸诈”“猥琐”“阴险”“愚笨”这几个词语都是贬义词。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终于明白”中的“终于”是副词,不是介词。故答案为C。 7.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都德,德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B.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 《资治通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都德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不是“德国小说家”。故答案为A。 8.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 ④②①③⑤

B. ③⑤①④②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⑤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②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仔细阅读此段文字,看出此案段是有个总起句,第③,排除AC.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②句与③相呼应。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语文实践活动。

某初级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通州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 目 从未写过信 年 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94.4% 90.6% 88.8%

探究结果:

(2)任务二:根据以上情况调查,该校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可是你班的小华同学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聊QQ、玩微信、打电话,你怎么劝说他呢? 【答案】(1)①扬州某中学绝大部分学生从未写过信; ②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 学应用文时写信的学生越来越多。

(2)小明同学,你好,传统书信能体现书写者的学养功底和气质风神,它饱含温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义务让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即可。从第一列数据分析,绝大多数同学从未写过信。然后再结合第二列,第三列数据分析,学生使用书信交流仅仅是在学应用文和寄贺卡时偶尔用到。(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得体的语言来表述,注意称呼,理由,语气委婉即可。

1.1% 5.2% 7.3% 4.5% 4.2% 3.9%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