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人群共同约定俗成的 2、意义与声的结合总是先于意义与形体的结合音

(二)义变与音变的关系 1、汉语词汇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 2、形变可能引发义变,同样音变也可引发义变

(三)“形声字”与“右文说”

★形声字:大量的形声造字是汉字发展的显性特征。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声符不仅表音,还兼有表义的功能。

★右文说:北宋,王圣美提出“右文说”。

(四)因声求义的原则

戴震,他在《 转语》 :“各从其声,以原其义。”“稗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 王念孙《 广雅疏证? 自叙》 :“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

三 声训的作用

第一,说明文字的通假。

通假的方式有三种 :1、用本字释借字。2、用借字释本字。3、用本字的意义释借字。

第二,探索词语的来源。 ——音近义通。第三,保存古音的历史面貌。 四 声训的缺憾

1、主观推测,没有佐证。 2、曲解“音近义通”,扩大声训范围。 3、音义关系不明。

第二节形训+义训+境训

一、形训—以形说义的方法

《说文解字》是形训的代表和典范。形訓的特點就是在解說字義的同時還要說明字形,通過分析字形來說解字義。

(一)形训方法形訓就是通過分析文字形體結構來解釋字(詞)義。甲金篆—象形;隶(楷草行)——不像形

(二)形训的作用与缺憾

1、求本义 2、求词义系统 3、有利于语文教学和识字教育。 4、缺憾:形訓這種方法把字義和字形結合起來,能夠使人見形知義。但是,在“六書”中可以直接應用形訓方法說解字義的,主要是象形字、指事字和會意字。形聲字的義符固然可以指示它的意義範疇,但是不能指明它的本義。因此,對於佔漢字總數80%以上的形聲字來說,形訓的方法就有它的局限性了。所以,不能濫用因形說義的方法,否則就難免犯望文生義的毛病。

二、义训—直陈语义的方法

1、义训就是直陈语义而不借助于音和形。如果按性质严格区分,义训只是一种陈述语义的方式,而不是推求语义的方法,跟声训、形训不能并列。但它又是不可少的。

2、义训的方法 (1)同义相训 (2)反义相训 :乱,治也。(《 释诂》 )故,今也。(《 释诂》 ) (3)设立界说 (4)描写形象 (5)比拟事物 三、境训—观境为训,据境索义的方法

1、境,指语言的环境,也有人叫做词场。据境索义,就是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语的准确解释。为什么要在声训、形训、义训之外加一条观境为训呢?这是因为声训、形训并未尽善,它们只能解决有声可通、有形可说的部分,不能解决其他词语和句意。同时,声训也好,形训也好,都还需要其他方面佐证,所以说据境索义也是必不可少的办法。

第三节行文格式 + 常用术语

一、行文的格式 1、语言贵精练

人们读注总是希望注文言简意明,能很快掌握原文文意。为此,我国历代训诂大师都在这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力求做到语言精练。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则是语言精练的典范。

2、次序不固定

训诂通常是先解释词义,再串讲句意。 如果是章句之学,串讲句意以后,还要说明章旨。

3、说解可用韵

训诂一般都用散文,但也有用韵文的。注解中用韵最多的,要数王逸的《 楚辞章句》

二、常用训诂术语 (一)釋義的術語 1.曰 爲 謂之

這三個術語是用來解釋詞義的,一般都是對被解釋詞直接加以解釋或定出義界,而且往往暗含着相對的意義,目的在於區別幾個相關的詞。使用這三個術語時,把解釋的詞語放在前,把被解釋的詞語放在後。它們大致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叫”“叫做”。

2.謂 斥

“謂”和“斥”也是用來解釋詞義的,它們的用法也相同,都是把被解釋的詞語放在前,把解釋的詞語放在後。“謂”多用來指明被解釋的詞語是屬於某一特定概念的。“斥”是來指明被解釋的詞語所實指的人物的。它們大致相當於現代漢語的“說的是”“指的是”。

3.猶 :也是用來解釋詞義的,使用這個術語時,是把兩個詞義本來不完全相同的詞聯繫起來,使讀者於兩者相通之處明瞭其義,即段玉裁所說的“義隔而通之”。大致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相當於”“等於說”。

4.貌 意 一般是用來解釋狀態形容詞 的,大致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樣子”。 5.辭 詞 使用這兩個術語時,只表示被解釋詞是個虛詞,並不作具體的說明。 6.渾言 析言 散文 對文

“渾言”“析言”是專用來辨析同義詞,說明詞義的解釋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渾言”是指對事物的統稱,“析言”是對同類事物細加分別,辨析異同。

7.言:一般是用來串講大意,闡發被解釋詞語的內在含義的。大致相當於“就是說”。 (二)注音的術語

1.讀若 讀如—主要是用來注音的。

2.如字—是用來注音的,使用這個術語,通常是告訴讀者,在特定的上下文中,這個字要按照它本來的讀音去讀。

(三)釋義兼注音的術語 1.之言 之爲言

是用來表示音義全通的,使用這兩個術語時,必然是“音訓”,它除了解釋詞義之外,還表示被解釋詞和解釋詞之間有音同或雙聲、叠韻的關係。因此,它們兼有釋義和注音兩種作用,大致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所謂??”“就是??”的意思。

2.讀爲 讀曰—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的,一般都是把假借字放在前,把本字放在後。本字和假借字之間都是音同或雙聲、叠韻的關係。因此,它們也兼有釋義和注音的两種作用,意思是“某字是某字的假借字”。

(四)辨明通假的术语 1.以某为某、名某为某

训诂中讲文字通假,还可以说“以某为某”、“谓某为某”、“名某为某”。

2.古字某某同、古声某某同、某某义同、某与某古字通 这一组术语也是讲文字通假的,

(五)校勘文本的术语 1.当为、当作

训诂中改正误字误读,则说“某当为某”或“某当作某”。

2.或为、或作、本作、本或作、本亦作、本又作、一本作、某本作 这组术语用于校勘文字异同。 3.今文、古文、故书

汉代经学家郑玄兼通古今文诸经,所以他作经注时能用今文本、古文本和故书本来校对,择善而从,并注明某字今文作(为)某,古文作(为)某,故书 作(为)某

第七讲训诂的应用

一、 解读古书

(一)能准确地理解词义—解释词语是训诂的核心内容。 (二)能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章句 (三)能细心地琢磨古人行文的体例

二、整理古籍

整理古籍,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和辨伪,以便古为今用。这些工作,都一与训诂学的运用有密切关系。

(一)训诂与校勘 (二)训诂与标点 (三)训诂与注释 (四)训诂与翻译 (五)训诂与辑佚 (六)训诂与辨伪 (七)训诂与简帛书整理 三、辞书编纂

辞书字典是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它提供人们翻检查阅有关问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线索,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有力助手,是普及文化教育的有效工具。辞书字典的编纂和出版,在我国源远流长,它一开始就是和训诂密切相连的。我国最早的训诂专著《尔雅》、《说文》、《方言》、《释名》等,实际上也就是我国最早的辞书字典。

(一)训诂与解形(二)训诂与注音(三)训诂与释义(辞书编写的灵魂在于释义,而释义的根本问题是要对字、词义进行科学的概括。)

(四)训诂与引证(辞书的引证是释义的根据,注意要提供典型用例和为了说明语源) 四、古籍今注 (一)如何作注

1、批判地继承前人传注的优良传统而不墨守成训

2、科学地利用旧注和其他语言材料进行词义辨析 (怎样准确地辨析词义?(1)准确地利用古注和辞书的释义(2)利用本书的词例进行对比(3)某一词语利用本书材料得不到确解时,应求他书材料相互比照)

3、准确确定具体词义

字/词:本义/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语境义

(二)作注应避免的“十弊” 1、崇古尊经2、党同伐异3、烦琐寡要4、穿衔附会5、增字解经6、随意破字7、望文生义8、拆骈为单9、不懂古义10、不通语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