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 - 选修4 - 重点考点整理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化学 - 选修4 - 重点考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均表示整个溶液总物质的量浓度。

5、 促进水电离的因素:a、升温。B、加入能水解的盐。C、加入活泼金属,如Na、K等。D、

电解,如电解NaCl溶液等。

6、 抑制水电离的因素:a、降低温度。B、加入酸。C、加入碱。

7、 pH越小,氢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溶

液的碱性越强。 8、 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 变色范围pH 溶液颜色 甲基橙 3.1-4.4 红、橙、黄 石蕊 5-8 红、紫、蓝 酚酞 8-10 无色、浅红、红 9、 pH试纸:(取一小块pH试纸在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部,

随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色对照溶液的pH。

10、 标准比色卡的颜色与光谱一致,按pH从小到大依次是:红橙黄(酸色)、绿

(中色)、蓝靛紫(碱色)。pH试纸在使用时不能用水润湿,否则非中性溶液的pH测定值比实际pH大或小。

11、 关于中和滴定:①、有关读数:V末—V始;注意零示数在上方。

② 、向20.00ml 0.1000mol/LHCl中滴加0.1000mol/LNaOH过程中pH的变化如下表所

示: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20.00 20.04 21.00 22.00 30.00 V(NaOH)/ ml pH 1 1.48 1.85 2.28 2.59 4.00 7.00 10.30 11.39 11.68 12.30

①、酸碱指示剂不能选用石蕊试液,因为其变色不明显,反应迟钝,范围宽。 ②、中和滴定的指示剂,用量及颜色变化见下表: 滴定种类 强酸滴定强碱 强酸滴定弱碱 强碱滴定强酸 强碱滴定弱酸 选用的指示剂 甲基橙 酚酞 甲基橙 甲基橙 酚酞 酚酞 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 黄色→橙色 红色→无色 黄色→橙色 红色→橙色 无色→粉红色 指示剂的用量 2—3滴 滴定终点的判断标准 当指示剂刚好变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认为已达滴定终点。 无色→粉红色

12、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A、11:1 B、9:1 C、1:11 D、1:9

估算法:因强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是强酸中氢离子浓度的10倍,故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体积比应为1:10,而题中不是恰好反应,而是碱过量,因而体积比应大于1:10,故得出答案D。

13、计算:①、当两种pH之差△pH≥2的强酸以等体积混合时,pH=小pH+0.3。 ②、当两种pH之差△pH≥2的强碱以等体积混合时,pH=大pH-0.3。

③、当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时,若两者的pH之和等于14,溶液呈

中性。

③、相同体积酸溶液与碱溶液混合,若有一者为弱酸(或强碱),pH之和等于14,在

未指定强弱时,pH不一定是7。若为强碱弱酸,则弱酸大量过量。 ④、酸碱溶液无限稀释时,pH之能约等于或接近于7。 14、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 步骤 洗涤 操作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锥形瓶中指示剂加的过多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 读数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两次滴定所消耗酸液的体积相差太大 V(标准液) 变大 变小 变大 不变 变小 待测液浓度 偏高 偏低 偏高 无影响 偏低 变大 变大 偏高 偏高 变小 变大 变大 偏低 偏高 偏高 变小 偏低 变大 偏高 无法判断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1、 在溶液中,由于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2、 盐的水解可看作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为吸热反应.

3、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4、 酸式盐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要看其电离和水解的相对强弱。硫酸氢钠只电离不水解显

酸性。

5、 盐类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用可逆符号连接,并且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即便是难溶物

或易挥发或不稳定的物质也应写其化学式,且不能标“↑”“↓”等状态符号。 6、 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分步书写,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7、 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较复杂,只要求一步写到底。注意:其最终生成的

弱碱即使是难溶物也不标“↓”等状态符号,因为水解生成的量极少,不会生成沉淀,但可形成胶体。

8、 弱酸弱碱盐中阴、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

9、 下面具体分析不同条件对氯化铁和醋酸钠水解平衡的影响情况:

条件 升高温度 通氯化氢气体 加水 加镁粉 加碳酸氢钠 加少量氟化钠 加少量氢氧化钠 少量碳酸氢钠 升温 加水 加醋酸 加醋酸钠 加氯化氢 加氢氧化钠

移动方向 向右 向左 向右 向右 向右 向右 向右 向右 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增 增 增 减 减 减 减 减 pH 降 降 升 升 升 升 升 升 铁离子的水解率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现象 颜色变深(黄→红综) 颜色变浅 颜色变浅 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颜色变深 红褐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水解程度 升高 升高 降低 降低 升高 降低 醋酸根离子的浓度 降低 降低 升高 升高 降低 升高 醋酸的浓度 升高 升高 降低 升高 升高 降低 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升高 降低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氢离子的浓度 降低 升高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pH 升高 降低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10、 水解平衡常数.(学校补回)

11、 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氢氧根

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A、 不论温度高低,何种溶液,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总相等。 B、pH.笔记

12、 溶液中微粒浓度的比较方法:

①、对多元弱酸溶液,可根据多元弱酸的分级电离来分析判断。 ②、对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可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来分析判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要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 ④、涉及两溶液混合时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时,要综合分析,如发生反应,电离因

素,水解因素等。

13、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①、电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质子守恒:

盐类水解的应用:

①、 某些物质水溶液的配制:配制氯化铁的水溶液,氯化铁溶于水后发

生水解反应,因生成氢氧化铁而使溶液变浑浊,通常先将氯化铁溶于浓盐酸中,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使溶液保持澄清。 ②、 判断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 ③、 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④、 判断离子能否共存:弱碱的金属阳离子(如铝离子、铜离子、铵根

离子、铁离子等)与弱酸的酸根(如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氟离子、偏铝酸根离子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再总结)

⑤、 明矾等物质净水的原理:明矾在水中发生电离,其中铝离子发生水

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较强吸附性,可吸附杂质下沉,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氯化铁也能净水,原理相同。

⑥、 某些化肥的施用会使土壤的酸碱性改变: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

用。

⑦、 利用盐的水解可以除杂质:如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氯化铁,可

以加入氧化镁或氢氧化镁,促进氯化铁的水解,使氯化铁转化为氢氧化铁而除去。

⑧、 热的纯碱水溶液去污能力较强:加热使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

因而溶液的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增强。 ⑨、 镁与氯化铵水溶液的反应。

⑩、 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泡沫灭火器内装饱和的硫酸铝溶液和碳酸

氢钠溶液,它们分装在不同的容器中。当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灭火器内压强增大,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铝一起喷出覆盖在着火物质上使火焰熄灭。 ?、 制备纳米材料。

有关水解相互促进、抑制。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1、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 >10g 1g-10g 0.01g-1g <0.01g 2、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离子与该固态物质之

间建立动态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3、 离子积大于溶度积,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离子积等于溶度积,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离子积小于溶度积,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

4、 对同种类型物质,溶度积越小其溶解度越小,越容易转化为沉淀。 5、 沉淀的方法:

①、调节pH法。 ②、加沉淀剂法。 6、 不同沉淀法的应用:

①、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种离子或获取该难溶电解质。 ②、分步沉淀法:鉴别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或分别获得不同难溶电解质。 ③、共沉淀法:除去一组某种性质相似的离子,加入合适的沉淀剂。

④、氧化还原法: 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

质便于分离除去。

7、 沉淀的溶解。

8、 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

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9、 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问题:

①、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一般为弱

酸根离子或易分解的酸。 ②、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一般为能生成不溶性碱的金属离子或生成

弱碱的离子,或酸式盐的酸根离子等,如氢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银离子、锌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硫氢根离子等。

③、相互间反应生成沉淀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铅

离子、银离子、钙离子等不共存;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镁离子、钡离子等不共存;硫离子与铜离子、铅离子、汞离子、银离子、亚铁离子等不共存; ④、因氧化性强而不能与强还原性离子大量共存: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与碘离

子、亚铁离子、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不共存;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与碘离子等不共存(但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高锰酸根离子与碘离子、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溴离子、氯离子等不共存。 ⑤、水解显酸性的离子(铝离子、铁离子等)和水解显碱性的离子(偏铝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等)不能大量共存。

⑥、溶液若无色,则不存在有色(溶液中)离子。如铁离子、亚铁离子、铜离子、

高锰酸根离子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