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住宅楼 创优计划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群体住宅楼 创优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充分发挥施工中人员、材料、设备的潜力,针对工程特点和技术难题,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攻关活动。

(4)通过技术管理,积极开发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施工技术现代化。

1、施工组织设计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可视为现场施工的法规,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1.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组织本项目技术人员编写,经公司技术部审核后,报公司总工审批,最后报甲方、监理审批。

1.2施工方案由项目专业工程师制定,项目总工审核,项目经理审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吊装工程、冬雨季施工方案、脚手架施工方案等重要或技术复杂的分项工程报技术部审批。

1.3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规划包括: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划分施工区段;选择施工机械;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的决策;安全施工措施;季节施工措施。

1.4编制施工方案应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符合国家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

1.5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项目总工组织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作。各业务科室负责人和各专业主管工程师参加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会议。针对主要问题,向项目员工做详细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下发至各科室主任。

1.6设计出现重大变更或项目施工中出现重大问题,影响施组的执行,应及时对施组进行修订,并报公司审批。

2、图纸会审管理(李志毅负责):

图纸会审的目的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和审核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做法和质量要求,为质量控制和规划施工生产提供依据。通过审查图纸,提出修改和洽商意见,避免产生技术事故或产生工程质量问题。

2.1图纸会审工作由项目总工主持,在基础、结构工程开工前和装修工程开工前各进行一次图纸会审。

2.2图纸会审的程序:由各专业技术人员自行审查图纸,发现本专业施工图存在的问题,及时做以记录;各专业施工图放在一起核对,检查尺寸、细部做法是否有相互冲突之处,发现问题及时记录。

2.3项目总工主持项目内部的图纸会审会议,将各专业和专业配合中会出现的问题汇总,并组织大家进行分析,提出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由设计、建设、

5

监理、施工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会议,与会人员达成一致的意见,在会后由项目专业工程师及时同设计单位和业主办理工程洽商。

2.4项目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坚持日常的图纸审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总工汇报,重大问题由项目总工向公司技术部和总工程师汇报,同设计单位和业主协商解决。

2.5坚持做到施工前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完毕,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如果施工中出现本应该发现的问题,并影响了经济、进度,追究当事人一定的责任。

3、技术交底管理:

技术交底是使参与施工的人员对施工对象从设计情况、建筑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到施工工艺等方面有较详细的了解,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合理地安排工序,避免发生施工操作错误。

3.1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的一次技术性的交待与说明。包括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施工交底、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交底。

3.2设计交底:通过向施工人员说明工程主要部位、特殊部位及关键部位的作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建筑及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施工图的主要内容。

3.3施工组织设计交底:项目总工组织项目各专业管理人员召开施组设计交底会,通过介绍施组的主要内容,使项目人员掌握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质量要求、进度要求、主要工种搭接关系、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及各种管理措施。

3.3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交底:专业工程师及时将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的主要原因、部位及具体变更做法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交待清楚,以免施工时漏掉或仍按原图施工。

3.4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对非常规工序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重点部位的特殊要求等,要编制作业指导书进行着重交待,把住关键部位的质量技术关。

3.5技术交底内容要和《规范》、施组、施工方案吻合,不发生矛盾。

4、材料、设备进场检验管理:

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要把好进货

6

质量检验关。

4.1做好进货接收时的联检工作。在材料、半成品及加工订货进场时,项目材料室负责组织质检员、材料员参加的联合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外观质量、产品出厂合格证、准用证以及其他应随产品交付的技术资料是否符合要求。材料室负责填写《材料进场检验》表格,相关人员签字。

4.2做好材料进场复试工作。对于钢材、水泥、砂石料、砼、防水材料等须复试的产品,由项目试验员严格按规定进行,对原材料进行取样,送实验室试验。同时做好监理参加的见证取样工作,材料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3对于设备的进场验证,由项目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专业工程师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调试,并填写相关记录。

4.4在进行材料、设备的检验工作完成后,相关的内业工作(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等569号文件要求归档的材质证明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应及时做到位。

4.5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设备原则上应做退货处理,并进行记录,按“外埠进入不合格品”进行处置,报项目总工审批。如可进行降级使用或改做它用,由项目总工签署处理意见。

4.6材料室做好材料的标识工作,进货检验后要全部入库,及时点验,库管员要做好发放记录。

5、技术内业资料管理:

技术内业资料是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图纸、表格、文字等技术文件的总称。

5.1技术内业资料包括以下内容: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的出厂证明和试(检)验报告;施工试验记录;施工记录;预检工程记录;隐检工程验收记录;基础、结构验收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

设备安装工程记录,有四个方面的内容:A.电器安装工程资料;B.采暖卫生与燃气安装工程;C.通风与空调工程;D.电梯安装工程。

5.2技术内业资料执行项目总工领导下的专业工程师负责制度。各专业工程师负责本专业内业资料的填写、收集工作。项目总工定期对各专业工程师的内业工作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内业资料定期移交项目资料员处归档保存。

5.3对施工试验记录、材料试验记录及施工记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向项目总工汇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7

5.4技术内业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资料的管理必须严肃认真,如有任意涂改、伪造、丢毁或随意抽撤,造成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6、测量放线管理:

6.1严格审核图纸尺寸,按图放线,明确树立高度负责感,确保工程施工放线的准确性。

6.2在测量放线过程中,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细部的工作程序。严格审核依据点的正确性,测量记录应原始、正确、完整、工整,计算依据正确,步步校核。

6.3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检验合格后,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复测验线,确保线位正确无误。工程定位放线由项目总工进行验线后,组织甲方、监理进行验线。

6.4测量主管负责控制轴线及标高控制线的放线工作,由测量主管对其它线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做到可追溯性。

6.7按月份对测量员进行考核,和奖金挂钩。

四、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b、编制并组织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c、工程质量控制时,开展QC活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组成质量管理小组,进行PDCA循环,不断地克服质量的薄弱环节,以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

d、认真进行质量检查。贯彻操作人员自检和专职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施工队进行自检活动,做好自检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工作;专职质检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工作,做好预检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e、项目总工组织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工作。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设计图纸,对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f、配合公司质量部做好工程质量的保修服务及回访工作,及时收集质量信息,对于施工不善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要认真进行处理。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