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大全-高中生物实验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中生物实验大全-高中生物实验一轮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实验原理: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受精作用时,比例相等的两种雌配子与比例相等的两种雄配子随机结合,机会均等。随机结合的结果是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其比为1:2:1,表现型有两种,其比为3:1。由于此实验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不可能,就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此实验方法称模拟实验)。3.实验材料小塑料桶2个,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球的大小要一致,质地要统一,手感要相同,并要有一定重量)。

三、实验用具:小桶2个,分别标记甲、乙;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记录用的笔和纸。 四、方法步骤:

1、分装、标记小球取甲、乙两个小桶,每个小桶内放有两种色彩的小球各10个,并在不同色彩的球上分别标有字母D和d。甲桶上标记雌配子,乙桶上标记雄配子,甲桶中的D小球与d小球,就分别代表含基因D和含基因d的雌配子;乙桶中的D小球与d小球,就分别代表含基因D和含基因d的雄配子。

2、混合小球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3、随机取球找三个学生:一个记录,两个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录下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这表示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的过程。

4、重复实验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动小桶中的彩球,使小球充分混合后,再按上述方法重复做50~100次(重复次数越多,模拟效果越好)。记录时,可将三种基因型写好,以后每抓一次,在不同基因型后以“正”字形式记录(如下表):基因型 次数 总计 百分比DD Dd dd

5、统计小球组合统计小球组合为DD、Dd和dd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6)计算小球组合计算小球组合为DD、Dd和dd之间的数量比值是多少,计算小球组合为DD和组合为dd的数量比值是多少,并记录下来。(7)实验结论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合理的结论(可将全班每一小组结果综合统计,进行对比)。

五、考点提示:

1、选择小球大小要一致、质地要统一、抓摸时手感要相同,以避免人为误差。

2、选择盛放小球的容器最好采用小桶或圆柱形容器,而不要采用方形容器,以便摇动小球时能充分混匀。

3、桶内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D、d基因的小球必须1:1,且每次抓出的两个小球必须统计后各自放回各自的小桶,以保证机率的准确。

4、不要看着桶内的小球抓,要随机去摸,且顺便搅拌一下,以增大其随机性,用双手同时去两个桶内各抓一个。

5、记录时,可先将DD、Dd、dd三种基因型按竖排先写好,然后每抓一次在不同基因型后以“正”字形式记录。

6、每做完一次模拟实验,小球放回后要摇匀小球,然后再做下次模拟

实验十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三、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实验十四: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 2、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

1、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缍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三、实验材料:

洋葱或大葱、蒜、卡诺氏固定液,盐酸酒精解离液,质量浓度为10mg/mL的龙胆紫溶液。

四、实验用具:

冰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剪刀、镊子、吸水纸、滴管、小烧杯。

五、方法步骤:

1、把洋葱放在盛满水的广口瓶上,让它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待洋葱根长到lcm时,放入冰箱内4℃低温下培养,诱导培养36小时

2、剪取根尖约0.5—1cm,放人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30min,然后用体积分数95%酒精洗两次,用体积分数70%酒精保存于低温处,贴好标签。

3、取固定好的根尖,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同。

4、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再换上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使物像清晰,仔细观察,辨认哪些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找出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 胞,进行染色体计数。

实验十五: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一、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

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二、实验原理: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缓冲物质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三、实验材料: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

PH=7的磷酸缓冲液,0.1mol/L HCl(盛于滴瓶中)、0.1mol/L NaOH(盛于滴瓶中)。

四、实验用具: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

PH试纸、镊子、自来水。

五、方法步骤:

1、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

2、用PH计成PH试纸测试起始pH,并作记录

3、一次加一滴0.1mol/L HCl,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4、充分冲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PH,再如步骤3,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

5、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步骤4,记录结果

6、充分冲洗烧杯,选两种生物材料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4记录结果。

六、实验结论:

PH 加酸 10.5 水 加碱 7 缓冲液或生物材料 缓冲液或生物材料 3.5 水 0 5 10 15 20 25 30 加入酸碱滴数

自来水中加入酸碱物质后,PH逐渐偏小或偏大,而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酸碱后PH几乎不变或变化不大。

七、考点提示:

1、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请你分析目的是什么?答: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第二次和第三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防止不同的生物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过程中腐蚀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答:HCl和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若有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min。

实验十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一、目的要求:

1、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

适宜的浓度的NAA溶液促进迎春条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三、实验材料:绿化树种或花卉(如:月季、杨、加拿大杨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2,4-D、IPA、IBA和生根粉等。

四、实验用具:蒸馏水、天平、量筒、容量瓶、滴管、试剂瓶、烧杯、玻璃棒、矿泉水瓶。 五、方法步骤:

1、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生长素类似物母液分别配成浓度为0.2、0.4、0.6、0.8、1、2、3、4、5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矿泉水瓶中,深约3cm。再取一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清水,作为对照,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2、制作插条:将准备好的枝条剪成长约5~7cm的插条,插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 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条件应尽量相同。

3、分组处理:将制作好的插条,分成10组(每组不少于3个枝条),分别将其基部浸泡在盛有清水和浓度为0.2、0.4、0.6、0.8、1、2、3、4、5mg/ml溶液的矿泉水瓶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4、进行实验:设置10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分别培养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及清水处理过的插条,注意保持温度为25-300C。 5、定期观察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状况,并记录结果。

六、实验结论:

经过5天观察,用浓度为0.8 mg/ml和1 mg/ml处理过的插条生根最早,生根数最多,所以对于月季(或杨等)植物来说,促进插条生根的这种生长素类似物NAA(或2、4-D等)的最适浓度是0.9 mg/ml(注:在环境、材料等实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取得的数据会有所不同,可按实际所得的实验数据作结论)。

七、考点提示:

1、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2、在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温度要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

3、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不是一回事。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 4、在本实验中,若在适宜浓度范围内不能生出不定根,请分析可能的原因?答:可能是枝条质量和规格不好(如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实验十七: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①逐个计数,②估算:样方法(双子叶植物、昆虫);标志重

捕法(动物)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