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力在哪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 科学知识: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准备: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二、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

2、给力起名称。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 三、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过 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 2、游戏:弹棋子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 记分方法。(板书说明) 分组,每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 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馈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2.《物体形状改变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形状; 2、能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 3、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2、通过实验体会到弹力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1、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形状;

2、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准备:各种弹性物体:如弹簧、泡沫塑料、橡皮、竹片、娃娃跳等;各种非弹性物体:如橡皮泥、湿黏土块等;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言谈话:

这节课,老师要送一些小礼物给大家。这些礼物看上去很不起眼,但里边也有科学。大家想不想研究它们?

二、学习新知

(一)学生分组实验认识弹性物体

1、教师谈话: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袋子里都有些什么?学生向教师汇报袋子里的材料。 2、(教师拿出分组材料中的荧光棒)问:哪位同学玩过荧光棒? 学生汇报并向其他同学演示自己是怎样玩荧光棒的。

3、教师提问:当我们把荧光棒戴在手上的时候,荧光棒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把荧光棒取下来的时候,荧光棒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可边提问边向学生演示)

4、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来形状 形状改变 恢复形状 5、教师质疑:桌上的其他物体是否也会发生像荧光棒那样的变化?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好吗?

6、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的方法和要求:研究桌上的材料,观察它们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者图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研究完自己手中的物体还可以研究桌上的其他物体(强调注意安全)。

7、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帮助指导。 8、学生到黑板填写实验记录。

9、 教师谈话:下面,让我们来分析我们的实验记录。

①(教师与学生一道分析黑板上的实验记录)问:这些物体它们的形状为什么会改变? ②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外力作用) ③ 教师质疑:为什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④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去掉外力)

10、教师质疑:你认为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的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弹性)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弹性。

(二)认识物体的弹力

1、 教师谈话:下面,请大家跟我做一个实验。

2、教师演示实验:拿起竹片,用手握住竹片的两端,用力将竹片弄弯,然后慢慢地松开手,让学生体验手的感觉。(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竹片折断发生危险)

3、学生按教师要求实验,将手上的感受记录在实验表上,教师帮助指导。学生汇报实验的体会。讨论:为什么手会被一股力推开?

4、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当我们松开手的时候,物体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就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教师板书: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弹力)

5、 学生读教材49页有关弹性、弹力的表述。 二、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向学生出示娃娃跳)问:哪位同学会玩娃娃跳?请他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 2、 学生到台前给其他同学表演娃娃跳。

3、教师质疑:当我们踩在娃娃跳上面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跳起来?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向学生讲解娃娃跳的构造并小结:当我们踩在娃娃跳上面的时候,给娃娃跳施加了一个力,娃娃跳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力。所以,我们就向上跳起来了。娃娃跳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丰富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弹力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5、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6、学生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撑杆跳高的撑杆、跳水运动的跳板、自行车的坐垫、沙发、睡宝床垫、夹克、蹦蹦床等)

三、教师小结本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橡皮筋、竹片这些不起眼的物体里面也有科学。其实,科学离我们并不远,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里处处有科学。

板书设计

(外力作用) (去掉外力)

原来形状 形状改变 恢复形状——弹性 (荧光棒)(拉簧)(橡筋)------ ------ 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会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3.能够通过游戏对物体的平衡现象进行研究。 科学知识:

1.认识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所引起的。

2.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物体的平衡与物体重心的高低和支撑点是否在重心的作用线上有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听到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 2.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各种小物体、不倒翁、三角木块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力

1.熟了的苹果会落地,被抛起的石头最后会怎样? 我们跳得再高最后都会怎样?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上事物的共同点。

得出共同点都受到一种力的影响,这种力是重力。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是因为地球的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而产生的。 3.组织学生讨论:停留在空中或受到支撑的物体有没有受到重力的影响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研究重力的大小,学习测量重力。 1.讲解测力计的使用。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和认识力的单位:牛顿 2.学生选择身边的物体来进行测量。

让学生通过实践逐步熟悉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规则。

3.教师巡视进行及时的指导,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1牛顿的大小。 三、研究重力平衡现象 1.出示不倒翁

2.组织讨论:怎样使不倒翁平衡,不再倒下。 3.学生动手实验。4.指名汇报实验结果。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物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4.《摩擦力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能够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现象产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

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3、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难点在对摩擦力的理解和摩擦力大小与有关因素关系实验研究。

教学准备:洗洁净、不锈钢管、钩码盒,钩码,测力计、砂纸、实验记录单,玻璃杯,大米等。

实施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根不锈钢管(一端已涂上洗洁精)

今天这堂课,老师需要两名小助手来帮忙,一名力气要大些,谁的力气大些?我还需要一名力气小些的助手,谁的力气比他小些?指名

他们到底谁的力气大呢,老师不知道,先让他们比一比,好吗?老师这里有一根铁棒,现在请他们俩进行拔河比赛,大家猜一猜,谁能够胜利?

让一大一小两名男生上台比赛拔河。结果大家十分惊讶胖子竟然输了。 2、师:是什么原因让原来的大力士输了呢?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