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汽车保险的现状及发展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浅谈我国汽车保险的现状及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浅谈我国汽车保险的现状及发展

摘 要:我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随着汽车消费的不断增长,这点已经得到了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潜力的汽车保险市场。在未来的国际汽车保险市场竞争中中国汽车保险行业无疑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保险业实力相对薄弱,能否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国保险业的地域优势占领更多的市场,我国保险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汽车保险业;汽车消费;机遇;挑战

一、汽车保险概论

(一)汽车保险的产生

汽车的诞生和高速发展,无疑是一场巨大革命。汽车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加速了人类的进步,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汽车的交通事故和其它灾害事故,一方面构成了对国家的严重经济威胁,形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每一个汽车的所有者或管理者,都随时面临着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可能。社会需要安定,企业需要保障,人民需要安居乐业,汽车就需要避免风险,汽车保险即由此而生。

(二)汽车保险的分类

汽车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在财产保险领域中,汽车保险属于一个相对年轻的险种,这是由于汽车保险是伴随汽车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现代机动车辆保险不同的是,在汽车保险的初期是以汽车的第三者责任险为主险的,并逐步扩展到车身的碰擦损失等风险。

汽车保险可以分为三部分,即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和汽车附加险,保险公司分别承担不同的保险责汪,而这些保险责任也正是被保险人通过参加保险将本来应由自己承担,现在却转嫁给了保险公司的各种风险。

二、汽车保险国内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还不是汽车大国,机动车辆保费占全部财产保险业务如此之高的比

1

例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与机动车辆总值占整个社会资产份额的比例也是不相匹配的。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占全部财产保险业务比例之高,说明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及财产保险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同时也制约了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速度。

我国汽车保险业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保险程度尽管不能同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但是就以险种来分析,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比如,第三责任险。“我国于1984年提出第三者责任险为强制险,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推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第三者责任保险将成为机动车辆定期安检的一项重要内容。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如不按国家规定投保,国家公安部门有权扣留车辆。”这无疑是我国现今的汽车保险制度改革与世界接轨方面迈出的一大步。

汽车保险是我国财产保险中份额最重的一项,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汽车保险业也将迎来一个黄金期。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保险已经历了若干次的大规模调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绝大部分汽车保险还在遵循以过失责任为基础的汽车保险制度。在以后的改革中,加大以无过失责任为基础的汽车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总之,我国汽车保险与汽车王国美国相比较,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保险市场国际化趋势的日渐增强以及国内保险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我国交通责任强制险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汽车保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综合国内外汽车保险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各主要发达国家汽车保险种类和保费的具体计算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发展到了一定的深度。比如许多国家都实行汽车保险自由费率,保费计算既“随车”也“随人”,而且还“随地”,除了第三方责任险为强制保险,其它多为自愿投保等。这些经营之道都很值得尚处在发展时期的我国汽车保险业参考借鉴。

三、车险市场的尴尬处境——车险骗保

近年来,各类保险诈骗案件,特别是机动车辆保险诈骗案件呈数量增多、案值增大、手法多样化等趋势,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和金融稳定。车险

2

骗保现象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骗保本身属于违法行为,而部分产险公司为了争夺市场,采用了一些‘特殊手段'误导消费,使得车险市场陷阱较多。这说明我国的保险市场本身还不完善,人们法制观念、诚信意识都需要强化。

车险理赔业务赔案水分极高,大约占到了20%~30%,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属于人为骗保、诈保,虚报零配件赔付价格。

为谋取非正当利益,保险公司理赔员常常与汽修厂和不正规汽配商私下串通,通过向正规汽车零配件经销商询问价格作为参照,多报、虚报价格,以次充好,向保险公司报出进口或国产正厂产品价格,但给用户提供的却是低档甚至是伪劣产品,以赚取不正当利润。这与骗保、诈保等行为共同构成车险理赔中的“黑洞”现象。

上述不正当行为使得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加剧,理赔成本高居不下,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汽车零件厂商和经销商无法得到正常利润。消费者使用假冒伪劣产品,自身合法权益被严重侵犯。

尽管相关信息平台的搭建已纷纷提上日程,但业内人士依然对遏制车险诈保忧心忡忡。我国监管体系不够健全,过多的人为因素仍然会让作假者有很多可乘之机。对于保险公司,有两种声音冲突着,一种是消费者和代理商,认为保险公司有的是钱,甚至近似于暴利行业,而保险公司自己则强调,接近临界点的高赔付率让保险业走在亏损的边缘。

四、对车险骗保的应对措施

(一)规范市场秩序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汽配市场和车险理赔市场整体极不规范,存在许多严重问题,诸如假冒伪劣泛滥;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价格混乱,欺诈肆意,暗箱操作盛行等。这些问题屡屡发生,恶性循环,影响极其恶劣:正规汽车零件厂商和经销商丢失客户,无法实现正常利润,市场受到极大冲击,占有率下降,甚至被迫参与市场无序竞争。保险公司理赔成本高居不下,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迫使保险公司只好采取“选择客户”的做法,在外资保险公司的强大压力挤压下,生存艰难,甚至不得不放弃车险理赔业务。广大车主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安全无法保障,购买

3

使用支出膨胀,自身合法权益被严重侵犯。

上述问题产生巨大危害:“劣货排挤好货”,行业腐败滋生,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加剧,行业信誉急降,严重扰乱了汽配市场和车险理赔市场的正常秩序,极大伤害了保险公司、正规汽车零配件经销商的声誉和广大车主的合法切身利益,严重危害汽配市场和车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可以借用常规手段如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道德教育等来制约,但又不免带有被动、滞后、诉讼成本过大、效果有限等局限,因此,充分调动产业资源,及时采用经济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规范市场秩序的问题。

(二)提高交易效率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汽配市场和车险理赔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产生的信息隔离,再加上种种人为因素,致使暗箱操作盛行、交易成本过高、交易效率低下、服务差强人意。比如,由于保险公司与汽配商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保险公司车险理赔员在进行赔付时要针对零配件价格进行大量询价工作,工作量大,理赔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由于缺乏充分的信息,造成要么赔付额过高,给保险公司造成损失;或者赔付额低,保险公司与车主、汽车修理厂几方之间产生很大矛盾,影响了保险业务的发展,影响了汽车售后的服务质量。因此,改变信息隔离状态,提高交易效率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需要。

总之,我们要认清目前我国汽车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汽车保险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汽车保险产业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将整个汽车保险产业链整合起来,通过建立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共同解决汽车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整个产业链上各个主体的协同发展。同时,发达的汽车服务业是成熟的汽车市场的重要标志。作为汽车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汽车保险的健康发展是做大做强汽车行业的有效助推器。但是,要做好汽车保险,仅靠保险公司的力量是不够的,这也需要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汽车生产厂家、零配件商、服务提供商、汽车金融公司等相关行业协同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分工制的规模经济。

4

参考文献

〔1〕《机动车辆保险理论与实务》,周延礼,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2〕《保险学》,张代军,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