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畜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海南畜牧业发展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适合岛内气候的高产奶型奶牛,建立饲草种植基地,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推广母牛高效繁殖、日粮补喂、犊牛育肥技术,以及秸秆青贮技术、精饲料补饲增产等配套技术,建立奶牛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推广种养平衡生态养殖模式,加强鲜牛奶加工及配送销售,实现奶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4.4.4产业布局

综合考虑各市县牛饲草料资源禀赋、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等条件,重点发展西部优势养殖区域。该区域主要包括海口、澄迈、东方、儋州、三亚等地。该区域内的海口和三亚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数量大,收入水平高,对优质鲜奶的需求量比较大,而澄迈、东方、儋州饲草种植丰富,能够为奶牛的养殖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发展重点是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娟姗牛、荷斯坦、奶水牛等适合热带饲养的奶牛品种的引进、筛选或改良及推广,挑选出适合海南高温高湿条件饲养的奶牛品种;加强标准化奶牛养殖棚圈等饲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饲草料储备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奶牛养殖先进技术,提高奶牛单头产奶水平;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企业养殖技术水平,逐步形成完整的奶牛生产体系。

4.5肉羊

4.5.1现状

1. 生产现状

——综合生产能力。2015年,全省山羊年出栏77.5万头,比2010年降低6.9%。其中东部出栏31.3万只、中部出栏11.3万只、西部出

36

栏34.9万只,分别占到总出栏的40.5%、14.5%、45.0%。羊肉产量1.04万吨,羊肉占全省肉类总产量1.33%。

——养殖区域。海南省肉羊生产主要集中在儋州、乐东、澄迈、东方、临高、昌江等西部6市县和海口、万宁、琼海等东部6市县,2015年海南省东、西部山羊年出栏量占全省85.5%。

——规模化养殖水平。近年来,规模化养殖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肉羊出栏率。2015年,全省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出栏占全省出栏量11%。

2. 市场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羊肉消费量不断提高。2015年,海南省生产肉羊77.5万只,消费肉羊130万只左右,肉羊年缺口50万只以上,肉羊需求量大。另外受人们消费需求影响,羊肉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据行业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海南本地黑山羊带骨羊肉平均价格为70.06元/公斤,2013年带骨羊肉平均价格为81.58元/公斤,同比增加11.52元/公斤,上涨16.4%,2015年平均价格则上涨到100元/公斤左右,比2012年上涨42.0%。

未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增长,城乡居民对羊肉消费将不断增加,2015年,我国人均羊肉占有量仅3.2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海南省人均占有量只有1.14公斤,比全国人均水平低2.07公斤。随着羊肉消费的快速增长及健康消费理念的逐步深入,海南羊肉消费结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羊肉价格将以持续上升为主要趋势,羊肉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发展空间巨大。

37

4.5.2发展目标

至2020年,建设1000家年出栏200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存栏500只以上的种羊繁殖规模场50家,全省黑山羊出栏率达到100%,肉羊年出栏200只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0%,建设海南黑山羊原种场3家,良种覆盖率达到90%,羊年出栏量105万只,羊肉产量1.5万吨,进一步补充外来游客和全省居民的消费空缺,打造“东山羊”国内知名品牌。

4.5.3发展模式

普及高床养羊、全混合日粮养殖技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行100养殖模式(农户饲养100只母羊,年出栏200只,盈利20万元),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组织运行方式,推广优质海南黑山羊,建立羊饲草种植基地,发展肉羊标准化适度规模饲养,推广舍饲圈养、场繁农育、母羊高效繁殖、日粮补喂、羔羊育肥等养殖技术,以及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精饲料补饲增产等配套技术,建立肉羊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推广种养平衡生态养殖模式,加强肉羊屠宰加工及配送销售,实现肉羊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4.5.4产业布局

综合考虑各市县饲草料资源禀赋、生产基础、屠宰加工和区位优势等条件,重点加强西部肉羊养殖区,稳妥推进东部肉羊养殖区,适当兼顾中部肉羊养殖区。

——西部肉羊养殖区。包括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

38

乐东6个市县。该区域是海南省肉羊主产区,2015年肉羊年出栏量为34.9万只,占全省的45.0%。但存在基础设施较差,饲草料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饲草料供给不平衡,良种化程度不高,专业化、规模化集中育肥发展滞后,防灾抗灾能力弱的问题。规划重点是加强纯种选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杂交改良,加大黑山羊种公羊推广力度,提高基础母畜性能,重点培育一批生长繁殖效率高、适应性强、育肥性能好的黑山羊新品种;加强棚圈等饲养设施的建设,推行规模化、标准化育肥,因地制宜开展人工种草,加强能繁母羊棚舍通风防暑降温、防灾饲草储备、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推广母羊产前产后补饲、同期发情和羔羊早期断奶、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精饲料补饲增产等先进养殖技术,提高两年三胎成功率和羔羊成活率,增加母羊数量和羔羊供应,提高母羊繁殖性能和育肥羊单产水平;强化羊布病,口蹄疫、胸膜肺炎、羊痘、小反刍兽疫等疫病的防控;重点推进海南黑山羊品牌打造;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执行雨污分流、改进清粪工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推广储存还田和能源生态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羊出栏达到54.3万只,占总出栏的52%。

——东部肉羊养殖区。包括海口、文昌、琼海、陵水、万宁、三亚6市县。该区域为海南省传统的肉羊养殖区,2015年肉羊出栏31.3万只,占全省的40.5%,但存在规模养殖发展滞后、地方品种选育程度低等问题。规划重点是加强纯种选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杂交改良,加大黑山羊种公羊推广力度,提高基础母畜性能,重点培育一批生长繁殖效率高、适应性强、育肥性能好的黑山羊新品种;

3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