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南亚地区音乐文化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论东南亚地区音乐文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福州大学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世界名族音乐

学 期: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 吴慧娟

学生姓名: 孙洪伟

学 号: 290900724

年级专业: 人文学院音乐系09

2011 年 06月 10日

论东南亚地区音乐文化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东南亚地区的分布、国家、以及宗教;分析多种外来地区音乐文化对东南亚地区音乐文化的影响;总结东南亚地区本土音乐文化特色的古典艺能和传统文化;重点研究东南亚地区各国音乐文化特色。 【关键词】:东南亚 地区音乐文化 音乐特色 【引言】: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地区和地区音乐。地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是以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世界上有多少地区就有多少地区音乐文化,地区和音乐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地区创造了自己的音乐文化,同时他们也在享受着自己的音乐文化。正是由于这些地区音乐文化,才组成了世界的地区音乐。

一. 简述东南亚地区的分布、国家、以及--宗教 东南亚指的是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大陆东南亚各国,即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新加坡等;海岛东南亚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居民主要由海洋蒙古利亚人种构成,也有少量的小黑人(如尼草利佗人)和混血人(如赛诺伊人),欧洲白种人很少。本地区的宗教也颇多样,中南半岛地区居民信仰小乘佛教,海岛地区多信仰伊斯兰教,菲律宾居民及少数婆罗洲岛上的居民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二. 分析多种外来地区音乐文化对东南亚地区音乐文化的影响

东南亚自古依赖就是东西方交通孔道,历史上曾经受到中国、印度、阿拉伯文化的强烈影响,近代又有欧洲文化的介入,所以,这里不仅存在着多元的宗教、繁丽的艺术、复杂的语言,也成为世界上音乐色彩特异、乐舞纷呈的最高艺术趣味的地区之一。

多种文化对本地区音乐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在音乐体系方面 中国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欧洲乐系并存,产生了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七平均律”(泰国)和所谓“佩罗格”音节以及“斯连德罗音节”(印尼)。 (二)在音乐形式上面

有不少印度、中国、阿拉伯的影响,如印度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歌曲、舞蹈、戏剧、器乐对东南亚音乐文化的持久渗透和交融。 (三)在音乐内容上

在许多乐种、剧种表演的是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的故事,《佛本生故事》也成为一些国家歌舞、戏剧题材的重要来源,有的地方还有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舞蹈,内容与伊斯兰教有关中国文化种的传说、故事、神话和戏剧,也深深化入民俗文化之中,成为乐舞、戏剧的源头。 (四)在乐器方面

东南亚是一个汇集东西方乐器的大博物馆,来自中国的笙、锣、笛、鼓、二胡等,来之印度的维那、纳卡拉、萨朗基等,来自中东和中亚的列巴布、乌德等,来自欧洲的提琴、钢琴、吉他等都出现在这一地区。

三. 总结东南亚地区本土音乐文化特色的古典艺能和传统文化 东南亚本土文化特色的古典艺能和传统音乐,还是表现出区别于外来影响的自己的特色,在长期的文化碰撞和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泰国的古典艺能“康”、“拉坤”、皮帕特乐队、马何里乐队;柬埔寨的古典艺能“练坚”;老挝的“莫拉姆”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艺能和音乐。

总的来说,东南亚地区的音乐审美特征表现在对青铜、竹制乐器的朴素、清新、稳健音乐美的喜好。

第一.在乐器方面,以青铜和竹子为制作材料的乐器成为本地区的特色之一。以青铜制作的乐器在本地区有:印度尼西亚的大吊锣、中吊锣、小吊锣等,泰国的大围锣、中围锣、小围锣等。这些乐器在传统乐队中成为主奏乐器。铜锣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传统形式中最重要的类型。

与东南亚“竹之王国”称号相适应的是,在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竹制管乐器和竹制打击乐器,如:竹管、竹笛、竹口弦等。其中,印尼的西爪哇流行的安格龙是一种摇奏竹筒琴。

第二.以二拍子、四拍子为基本节拍。但不像西方音乐那样以第一拍为重拍,而是从弱拍开始,强弱差异不大,多数是平稳、沉着的。在声乐、弦乐器、管乐器中,也有脱离二拍子、四拍子基本框架的情况。从整体看,被细分之后的节奏如果组合为多层次结构的话,也会产生复节奏。

第三.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所采用的音律是把一个八度划分为七个大致相同距离的所谓“七平均律”。所有音阶既有五声音阶也有七声音节,其结构根据各个民族的不同爱好而有差异。也存在着从局部看是五声音阶,但由于各部分的核心转移,所以从整体看又变成了七声音阶的情况。 第四.音组织形式以注重横向旋律发挥的单音音乐为基本形式,但在东南亚的音乐织体中,往往在各类乐器的演奏之间加进微妙的交错而产生复音层叠效果。这些乐器的组合构成复音层叠的乐音组织。总的说来,其音响效果体现了沉着稳健与丰富多彩相结合的特点。

四.东南亚地区各国音乐文化特色 (一)柬埔寨

(1)古典音乐与艺能

柬埔寨古典艺能的代表作剧目,是和泰国一样的来源于《罗摩衍那》的《练坚》 古典音乐使用着和泰国几乎完全相同的合奏形式和乐器,只是名称有所不同 。

(二)泰国

(1)南旺舞南旺舞是流行于泰国东北部的一种笙舞,是从老挝传入的以笙来伴奏的舞蹈。这种笙叫做“肯”(khen)

在泰国,传统艺能基本上是口传的,特别是向南旺舞旋律的细微变化等,对语言能力的要求高,更需要口头传授和长时间的练习、钻研 (2)“康”、“拉坤”

在泰国,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古典音乐艺能形式是:“康”和“拉坤”。

康,是以宫廷生活为基础,在宫廷的礼仪、婚丧嫁娶、宗教行事中演出,以印度叙事诗《罗摩衍那》中的《罗摩坚》为题材的戏剧音乐。 拉坤,是与康一起演出的舞蹈剧。

构成康和拉坤的基本动作技巧的是叫做“拉姆”的舞蹈。 康和拉坤的音乐伴奏由皮帕特乐队担任。皮帕特乐队中,由锣类打击乐器大围锣担任主旋律,再加上“皮”(pee)“竹排琴”“塔朋鼓”(铁排琴、铓锣、大鼓、鳄鱼琴——拨弦乐器;三弦胡——擦弦乐器) 。

(三)老挝 (1)摩拉姆

使用符合于语言声调的抑扬来进行歌唱,在老挝中南部和泰国东北部成为拉姆,延长拉姆的专家叫摩拉姆,摩是专家的意思。(由肯伴奏)这种歌唱是结婚仪式和寺庙行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缅甸

(1)古典音乐“约塔呀”(yo-daya)

约塔呀是缅甸古典歌曲的一种形式。原意为“泰国风格”,是由泰国传入缅甸的一种古典歌曲,也叫雅玛萨特坡哎。《雨神之歌》用桑高克和帕塔拉(pat-tala竹排琴)伴奏,并且用叫做恰朗巴的有音高的鼓来丰富其音色。 (五)越南 (1)宫廷音乐

越南的宫廷音乐包括:郊庙音乐、寺庙乐、大朝乐、五赐宴乐、宫殿乐、祭祀乐等。

(六)马来西亚 (1)古典艺能

代表性体裁是宫廷舞蹈和《罗摩衍那》舞蹈剧。 (2)民俗艺能

克龙爵士以16世纪葡萄牙人带来的音乐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大众歌谣,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广受欢迎。

东马来西亚具有比西马来西亚更为多样的音乐文化。

在动马来西亚的各民族中,有把一种鸟的鸣叫声作为神谕的信仰。 (3)乐器

萨佩也叫萨皮(sapi)、散贝(sambe)这种乐器是被归类于“琉特”的。 此外,还有普南族的鼻笛和竹皮琴。 在马来人音乐中,最普遍使用的乐器是鼓类的膜鸣乐器和锣类的体鸣乐器。称为“更坦”(gendang) (七)印度尼西亚

甘美兰(gamelan),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所用乐器大多数是青铜制乐器。

锣类乐器:大吊锣、中吊锣、小吊锣、大釜锣、小釜锣、排锣 排琴类乐器:木琴、金属排琴、共鸣筒金属排琴 弓弦乐器:列巴布

拨弦乐器:切连朋(Celempung) 竹管乐器:竖笛 鼓类乐器:双面鼓等

甘美兰如果按地方特色分的话,大致有四种代表性类别,即:西抓哇、中抓哇、东抓哇、巴厘

巴厘岛的甘美兰,旧时称为内卡拉、贝利,主要是节奏性重叠的合奏。 (八)菲律宾

菲律宾音乐如果从音乐风格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地区:1、以吕宋岛低地为中心的城市地区 2、南部棉兰老岛及其附近岛屿和苏禄群岛 3、吕宋岛北部及其附近岛屿 赏析

(1)缅甸《王子王女的舞蹈》 又名情侣舞、男女双人舞。是缅甸决定对艺人艺术水平评价的重要演出节目之一。

《王子王女的舞蹈》大场面多数是他们回国和最后结婚的场面。 (2)印度尼西亚合唱剧“克恰”《罗摩衍那》 克恰(kecak)是巴厘岛的男声合唱剧。 (3)菲律宾民族乐器演奏

1、散竹琴(巴林兵,balingbing)

2、鼻笛(托加利,togari)鼻笛的分布很广的,从东南亚到大洋洲都有很多,在欧洲和非洲也能见到一些类似的乐器。 3、竹皮弦琴(库利比特,kulibit)

在粗竹筒的表皮上切割出细长的竹皮作为琴弦。 4、竖笛(帕利冬,paldong)

5、分散组合的排箫(萨格依泼,saggeypo)

这是没有指孔的竹管乐器,只能吹奏出一个单音。 分散组合的排箫的演奏,与散竹琴有相同的演奏原理,演奏者根据节奏互相错开演奏。

6、竹筒敲击组合(通加通,tongatong)

通加通也称为斯坦兵纠布,是竹制敲击乐器,也是6人一组进行演奏。 总的来说,东南亚地区的音乐文化既有多地区对它影响产生的特征,也有它本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特征。汲取东西方音乐文化的长处、有点,弥补自己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不足,更好的发展本地区特有的音乐文化,使得东南亚地区的音乐文化更加多元化、丰富化发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